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11E-0309)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冯胜利李彦龙董长银阿雪庆李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当量
  • 1篇液固
  • 1篇涩北气田
  • 1篇疏松砂岩
  • 1篇水采
  • 1篇水平井
  • 1篇排水采气
  • 1篇泡排剂
  • 1篇平井
  • 1篇气井
  • 1篇气田
  • 1篇气液固三相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携砂
  • 1篇携砂能力
  • 1篇携液
  • 1篇临界携液流量
  • 1篇井底
  • 1篇井底积液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2篇董长银
  • 2篇冯胜利
  • 2篇李彦龙
  • 1篇李文魁
  • 1篇曹光强
  • 1篇贾敏
  • 1篇阿雪庆
  • 1篇陈新安
  • 1篇隆佳佳
  • 1篇熊春明
  • 1篇李隽
  • 1篇程家胜
  • 1篇杜竞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在泡排剂研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在泡排剂的配方研发中,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研发的周期。响应面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实验设计方法已经在化工、农业、机械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在尽量少的实验次数内取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它利用回归分析建立评价指标随泡排剂组分连续变化的曲线模型,同时利用方差分析来检测模型的准确性,使设计更加合理。使用该方法来指导泡排剂的研发省时省力,具有科学性。所研发出的泡排剂CQS-1在涩北气田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刘治坚熊春明李隽李文魁曹光强贾敏
关键词:响应面法排水采气
产水气井井筒携砂机制及携砂能力评价试验与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对垂直井筒不同水气比和含砂体积分数下的气水砂三相流动机制及气水携砂能力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单相气体携砂和气水携砂临界流速与砂粒径的定量关系和规律。根据试验数据揭示的气液携砂机制,建立不产水和产水气井的临界携砂流速模型,用于预测给定生产条件下的携砂条件和携砂能力,并提出考虑井筒携砂的新型气井综合协调曲线用于实际气井工况分析和制度调整。结果表明:一旦气井见水,气井携砂能力将比不产水条件下严重降低,气体流速和水气比是控制携砂动态的主要因素;随着水气比从零开始升高,流型依次为无携砂现象的泥状流、具有携砂能力的环雾流、段塞流,以及其他相同水气比条件下的气水两相流型;气液两相流要达到携砂条件,气体流速必须达到携液流速,并且液相流速要达到基本的单相液体携砂条件。
董长银陈新安阿雪庆陈宇康瑞鑫冯胜利
关键词:产水气井出砂携砂能力
涩北气田出水水平井井底积液诊断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涩北气田水平井出水凸显的问题,对气井水平井垂直段、倾斜段、水平段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进行了筛选,建立了不同产气量条件下的最大携液量预测方法。以此为基础,研究提出了包括临界携液流量分析法、最大携液量积液诊断分析法、测压资料分析法、生产日报综合分析法等在内的气井水平井井底积液综合诊断流程与方法。对涩北气田58口水平井进行了井底积液诊断分析,准确率在88%以上。
冯胜利董长银李彦龙康瑞鑫吴胜利隆佳佳
关键词:涩北气田临界携液流量积液诊断
降水防砂工艺措施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2014年
降水防砂材料充填防砂能改善井底流动条件,起到降水增油稳砂的作用,但其施工效果综合评价模型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通过降水防砂材料油水相对渗透率性能评价实验,探讨了降水防砂充填材料的基本渗流性能及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建立了降水防砂材料充填简化模型,推导了降水防砂材料充填降水效果及增产效果预测的计算模型。应用软件对预测模型的敏感性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降水防砂充填工艺措施的降水效果和增产效果。研究成果对疏松砂岩高含水油田降水增油措施的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彦龙董长银李怀文邵力飞陈新安许拓拓
关键词:疏松砂岩防砂降水率
东坪1井井下节流工艺优化设计与应用
2013年
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原理是将地面节流气嘴移到井下,在井下实现节流降压,并利用地层能量对节流后的天然气进行加热升温,从而有效地降低地面集输管网集输压力等级,提高集输过程的安全性,达到节能降耗和简化地面集输流程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井内积液和水合物的形成。以东坪1井为例,根据东坪1井的具体情况,对其井下节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行了井下节流工具的优选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优选的井下节流器坐封可靠,投捞成功率高,能够满足东坪地区耐高温和耐高压差的需求。
马鸿礼冯胜利程家胜杜竞
关键词:井下节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