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LZ09016)

作品数:8 被引量:108H指数:5
相关作者:马勇鲁俊山郭杨袁涛刘尚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骨质疏松症
  • 3篇中医
  • 3篇细胞
  • 3篇成骨
  • 2篇药物
  • 2篇蛇床子
  • 2篇蛇床子素
  • 2篇中药
  • 2篇中医药
  • 2篇骨靶向
  • 2篇骨靶向药物
  • 2篇骨细胞
  • 2篇靶向
  • 2篇靶向药物
  • 2篇成骨细胞
  • 1篇单味
  • 1篇单味中药
  • 1篇衍生物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作者

  • 8篇马勇
  • 5篇鲁俊山
  • 4篇郭杨
  • 4篇袁涛
  • 2篇刘尚仑
  • 1篇王培民
  • 1篇魏铭浩
  • 1篇黄国淳
  • 1篇王建伟
  • 1篇夏岩
  • 1篇黄姵慈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组方配伍规律探析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核心用药,分析药物间的配伍规律。方法收录近十年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文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探讨用药规律,分析核心药物及方剂的应用规律。结果检索出103个验方,涉及125种药物,使用频次依序为熟地、淫羊藿、杜仲、当归、黄芪、牛膝、骨碎补、补骨脂、山茱萸、山药、茯苓、鹿茸、丹参、甘草、白术等。常用药物主要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两大类。所有验方基本方来源多为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在其方上加减化裁为各自的经验方。结论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用药的确是以补益肝肾为主,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辅。
黄姵慈马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关联规则
温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温肾法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多部位的影响,对骨代谢多层次的调节而实现的,能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和骨微结构等作用。温肾法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魏铭浩鲁俊山袁涛马勇
关键词:温肾法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最早在骨髓中被发现[1]。但由于骨髓源性MSCs存在高度病毒污染的可能,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细胞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
鲁俊山王建伟马勇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血成骨分化
蛇床子素骨靶向药物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骨靶向药物(NSC-OS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OB)护骨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NSC-OST作用于成骨细胞7 d,采用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OPG、RANKL的表达。结果终浓度为10-6mmol/L和10-5mmol/L组促进成骨细胞OPG的表达作用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0-7、10-6mmol/L和10-5mmol/L组具有抑制大鼠成骨细胞表达RANKL的作用(P<0.01);终浓度为10-6、10-5mmol/L的NSC-OST可显著上调OPG/RANKL的比值(P<0.01)。结论适当浓度的NSC-OST可促进成骨细胞OPG的表达,抑制RANKL分泌,上调OPG/RANKL的比值。
马勇郭杨袁涛鲁俊山刘尚仑黄国淳
关键词:蛇床子素成骨细胞
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8
2012年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袁涛鲁俊山马勇
关键词:藤类中药骨科疾病
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单味中药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尤以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后骨折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近年来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闭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夏岩马勇郭杨
关键词:中药骨质疏松症干预
蛇床子素骨靶向药物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以壳聚糖衍生物(NSC)为载体,与蛇床子素(OST)共价结合后形成的具有亲骨性和亲水性的新型化合物—蛇床子素骨靶向药物(NSC-OST)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颅盖骨进行OB分离、培养,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法鉴定OB;随机将OB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及终浓度为10-7 mmol/L、10-6 mmol/L、10-5 mmol/L、10-4 mmol/L NSC-OST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SC-OST作用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活性,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果;作用24 h、48 h时,终浓度为10-5mmol/L NSC-OST可显著促进OB增殖(P<0.05),作用72 h,终浓度为10-6mmol/L和10-5mmol/LNSC-OST可显著促进OB增殖(P<0.05);终浓度为10-4mmol/L NSC-OST具有明显抑制OB增殖的作用(P<0.01)。结论 NSC-OST的水溶性良好,理化性质稳定,适当浓度的NSC-OST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有效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新型药物。
马勇郭杨袁涛鲁俊山刘尚仑王培民
关键词: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骨靶向成骨细胞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被引量:56
2010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及用药文献,对其用药及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处方多以右归丸、左归丸、归脾汤、身痛逐瘀汤等加减,用药多涉及熟地黄、杜仲、淫羊藿、枸杞子、黄芪、当归、白芍、蛇床子、桃仁、红花等。结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内治应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大法。
郭杨马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处方分析中医内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