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964800-G)

作品数:26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孟爱民李德冠吴红英路璐王月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6篇小鼠
  • 9篇造血
  • 8篇射线
  • 8篇Γ射线
  • 7篇照射
  • 7篇骨髓
  • 5篇抑瘤
  • 5篇造血干
  • 5篇造血系统
  • 5篇射线照射
  • 5篇肿瘤
  • 5篇干细胞
  • 5篇Γ射线照射
  • 4篇抑瘤作用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鼠骨
  • 4篇髓细胞
  • 4篇小鼠骨髓
  • 4篇骨髓细胞

机构

  • 16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天津迈达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26篇孟爱民
  • 24篇李德冠
  • 20篇吴红英
  • 19篇路璐
  • 15篇王月英
  • 13篇王小春
  • 8篇张俊伶
  • 7篇宋娜玲
  • 7篇张恒
  • 5篇樊飞跃
  • 4篇黄颂
  • 3篇王彦
  • 3篇李进
  • 2篇叶翔
  • 2篇张俊玲
  • 2篇杜利清
  • 2篇褚丽萍
  • 2篇李程程
  • 2篇邢永华
  • 2篇樊赛军

传媒

  • 8篇国际放射医学...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第三届泛环渤...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联合γ射线照射对不同品系小鼠的抑瘤作用
目的:对比观察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对不同品系小鼠肺腺癌的抑瘤作用及探讨合用137Csγ射线照射是否具有抑瘤增效作用。方法:将LA795肺腺癌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浓度约3.5×107/ml瘤细胞,...
王月英刘晓秋王小春吴红英李德冠宋娜玲路璐孟爱民李进
关键词:Γ射线肺肿瘤
右旋蛋氨酸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右旋蛋氨酸(D-methionine,D-met)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影响。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D-met 300 mg/kg组+照射组和D-met 1000 mg/kg+照射组。对照组小鼠接受假照射,其余3组小鼠接受7.5 Gy,1、4、8 Gy和1 Gyγ线的全身照射,分别用于小鼠存活率、骨髓细胞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其分类数以及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检测。D-met于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结果表明,300和1000 mg/kg D-met均未显著提高7.5 Gy照射小鼠的存活率;10-2、10-3和10-4mol/L D-met能明显提高1、4、8 Gy照射小鼠骨髓细胞的存活率;300和1000 mg/kg D-met虽能使受1 Gy全身照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所增加,但与照射小鼠相比却无统计学差异,而对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D-met可有效缓解辐射对骨髓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受照小鼠骨髓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李德冠张俊伶吴红英路璐王小春孟爱民
关键词:造血系统骨髓细胞
二肽基肽酶-4在造血和移植中的作用
2014年
二肽基肽酶-4(DPP-4)具有剪切多肽N端第2个氨基酸为丙氨酸、脯氨酸的功能,其作用底物包括许多与造血系统调节有关的趋化因子、克隆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近期研究表明,DPP-4对集落刺激因子的剪切会改变其功能,进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及移植,但关于DPP-4的调节以及对大部分因子剪切后的影响仍未阐明,本文总结了DPP-4抑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德冠孟爱民
关键词:造血干祖细胞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联合γ射线照射对不同品系小鼠的抑瘤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观察17a 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对不同品系小鼠肺腺癌的抑瘤作用及探讨合用^137Cs γ射线照射是否具有抑瘤增效作用。方法将LA795肺腺癌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浓度约3.5×10^7/ml瘤细胞,接种于近交系IRM-1和IRM-2小鼠腋下,0.2ml/只,24h后分别将IRM-1和IRM-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单照组、DHEA(低、中、高剂量)组和DHEA(低、中、高剂量)联合照射组。DHEA组与DHEA联合照射组采取腹腔给药,每日1次,连续7d。其中,DHEA联合照射组于给药的第4日进行全身1Gy照射,每日1次,连续5d。观察DHEA联合γ射线照射对小鼠肺腺癌的抑瘤效果及对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结果DHEA低、中、高剂量组对IRM-1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8.05%、49.33%和4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担3.417,4.929和4.889,P均〈0.01),联合^137Cs γ射线照射后的抑瘤率分别为56.98%、64.44%和62.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5,5.770和6.165,P均〈0.01)。DHEA低、中、高剂量组对IRM-2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2.73%、70.91%和67.73%,其中,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9和3.062,P均〈0.01),联合^137Cs γ射线照射后的抑瘤率分别为63.63%、75.00%和68.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4,3.426和3.156,P分别为〈0.05,〈0.01和〈0.01)。结论DHEA对不同品系小鼠肺腺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联合γ射线照射后的抑瘤疗效比单纯DHEA组更为明显。
王月英王小春吴红英李德冠张恒宋娜玲褚丽萍路璐杜丽清王彦孟爱民
关键词:Γ射线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及联合137Csγ射线对白血病L1210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制备IRM-1小鼠L1210白血病动物模型,实验分对照组、单放组、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低、中、高)药物组及药物合用照射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法,连续7d,1次/d,末次给药第5天处死动物,分别检测肿瘤抑制率、骨髓有核细胞数、胸腺与脾重指数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各组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合用照射组对荷瘤小鼠L1210白血病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对L1210白血病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及保护小鼠的免疫器官的作用,与γ射线合用时,能提高抑瘤疗效。
韩英宋娜玲王月英孙元明吴红英李德冠
关键词:恶性肿瘤
DPP4抑制对受照小鼠造血系统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二肽基肽酶IV(DPP-4),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种。本实验主要探讨DPP4抑制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组。对照组接受假照射,对其余两组...
李德冠路璐张俊伶吴红英樊飞跃樊赛军孟爱民
脂多糖对受照小鼠血清IL-10、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6Gy 137Cs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对脂多糖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假照射组不接受照射,照射组给予6Gy1射线照射。照射后10周,将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按组别分别提前24h和1h腹腔注射脂多糖(20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只)。取小鼠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10、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假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1h后,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7.31、2.71和15.09,P分别为〈0.01、〈0.05和〈0.01)。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1h后,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f=4.14、7.18和5.14,P均〈0.01)。与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24h后,TNF.仅和IL-6水平无明显变化,IL-10水平升高了19.9%(t=2.84,P〈0.05)。结论经6Gy γ射线照射后10周,小鼠免疫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在接受脂多糖刺激后,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的抗感染能力也有差异。脂多糖对辐射后小鼠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路璐李德冠王月英张俊玲吴红英孟爱民
关键词:脂多糖类Γ射线白细胞介素10
Vam3对辐射所致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电离辐射引起造血系统损伤是电离辐射损伤的主要表现之一。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造血系统中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电离辐射可以引起HSC损伤,导致其数目减少,体内体外自我更新及重建能力降低,进而引起骨髓的持久性损伤[1-3]。研究发现,电离辐射引起的骨髓持久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受照射后HSC内持续升高的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激活下游p38MAPK信号通路最终引起HSC衰老所致[4-6]。 Vam3是从山葡萄根中获得的天然二苯乙烯低聚体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含量较低,现可以白藜芦醇为原料化学合成。研究提示, Vam3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进而抑制烟雾凝集物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自噬[7]。本研究根据Vam3能够降低细胞内ROS水平这一特点,观察Vam3对辐射后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损伤保护作用,为探索新型辐射防护剂提供实验依据。
张俊伶李德冠路璐吴红英姚春所侯琦孟爱民
关键词:电离辐射损伤小鼠骨髓P38MAPK信号通路REACTIVE造血系统损伤
不同同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线照射对不同品系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137Cs γ射线分别对IRM-2、ICR、615品系小鼠进行-次性全身4.0Gy γ照射,在照后不同时间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BMNC)的变化。对IRM-2小鼠、C57BL/6小鼠进行6.0Gy γ射线照射,照后第45日,检测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IRM-2、ICR、615品系小鼠经4.0Gγ照射后第2日,白细胞和BMNC数量降至最低值。第9日,IRM-2小鼠的BMNC计数与ICR、615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拉3.725,P〈0.01;t=-8.487,P〈0.001)。第12日,IRM-2小鼠白细胞计数与ICR、615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1和4.302,P均〈0.001)。第21日,IRM-2、ICR、615小鼠白细胞计数分别恢复到正常值的52.0%、60.7%、50.8%;BMNC计数分别恢复到正常值的90.8%、82.1%、75.4%。IRM.2、C57BL/6小鼠经6.0Gy γ射线照射后第45日,IRM-2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ot)计数均明显高于C57BL/6小鼠(t=5.629、7.788、4.929和6.064,P均〈0.001);IRM-2小鼠白细胞、红细胞、Hgb、Hct数量分别恢复至正常值的75.00%、98.95%、98.78%、97.55%;C57BIJ6小鼠白细胞、红细胞、Hgb、Hct数量分别恢复至正常值的40.60%、93.88%、93.31%、93.84%。结论IRM-2、ICR、615、C57BL/6小鼠受照后造血功能的恢复趋势相同,但IRM-2小鼠在辐射损伤后其造血功能的恢复较快于ICR、615、C57BL/6小鼠。
王月英吴红英李德冠王小春宋娜玲路璐张俊伶孟爱民
关键词:小鼠造血系统
血必净注射液对2Gy照射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血必净组。对照组接受假照射,对其余两组进行2Gy全身照射。血必净组小鼠0.4ml/kg腹腔注射,照射前3d开始给药,持续给药8d。血必净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股骨细胞进行计数,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脏器指数,检测骨髓细胞CFU-G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胸腺和脾脏指数、CFU-GM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必净组小鼠除胸腺指数外也均显著下降(P<0.05)。与照射组相比,血必净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胸腺指数及CFU-GM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辐射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德冠王营营王月英吴红英王小春路璐樊飞跃孟爱民
关键词:造血系统造血系统药物作用骨髓细胞细胞计数小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