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8ZX08002-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付蓝宝于嘉林刘伟华刘燕赵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育种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小麦
  • 1篇聚合育种
  • 1篇抗病
  • 1篇抗病基因
  • 1篇抗病基因工程
  • 1篇基因工程
  • 1篇功能分析
  • 1篇防御素
  • 1篇PM21
  • 1篇WX基因
  • 1篇CDNA-A...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张增艳
  • 1篇张晓祥
  • 1篇黄占景
  • 1篇刘伟华
  • 1篇刘艳
  • 1篇黄茜
  • 1篇程顺和
  • 1篇吴荣林
  • 1篇张伯桥
  • 1篇于嘉林
  • 1篇高德荣
  • 1篇吴宏亚
  • 1篇李宁
  • 1篇赵丹
  • 1篇刘燕
  • 1篇付蓝宝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聚合Pm21、Nib8和Wx基因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育成兼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的糯性小麦新品种,以携带Wx基因的品系W9-6-1、W12-22-2为供体亲本,以携带对白粉病免疫的Pm21基因的扬99G56和扬00G48、抗小麦黄花叶病Nib8基因的转基因品系N12-1为轮回亲本进行滚动回交,在回交早代运用简单实用的接种鉴定、镜检花粉等方法,在后期运用分子生化标记检测,筛选出6个聚合Pm21、Nib8、Wx基因的单株,并育成稳定品系扬09G109,为培育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中间材料;并证明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相结合是开展聚合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晓祥张伯桥吴宏亚高德荣吴荣林程顺和
关键词:小麦聚合育种
小麦抗病基因类似序列BRG1的分离与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cDNA-AFLP技术筛选到1个在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中特异表达的小麦抗病基因类似序列(BYDV resistance-related gene1,BRG1)的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和RT-PCR技术,从YW642中分离出BRG1基因全长cDNA序列,获得了一个通读的抗病同源基因cDNA序列,编码由64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包含1个NB-ARC保守结构域和3个LRR结构域,该蛋白属于nucleotide-site binding,leucine-rich repeats(NBS-LRR)家族。荧光定量或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表明,BRG1在抗病小麦易位系YW642叶片中优势表达,受BYDV的诱导,BYDV接种后48h表达量最高,BRG1在感病小麦亲本中8601中表达量始终较低,随BYDV接种时间延长呈轻微的下调趋势;而且外源激素水杨酸(SA)与茉莉酸(JA)处理可上调该基因在YW642中的表达。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分析了BRG1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该基因沉默的抗病小麦易位系YW642中BYDV相对含量增加,但未造成抗病性表型显著改变,说明该基因参与抗黄矮病反应,但不是小麦抗黄矮病重要基因。
李宁黄茜刘燕赵丹刘艳黄占景张增艳
关键词:CDNA-AFLP
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被引量:17
2011年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且作用机制特殊。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防御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从各类生物体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防御素,并在基因工程和医药领域呈现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防御素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包括哺乳动物α-、β-、θ-防御素、昆虫以及植物防御素的分子结构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防御素的膜作用及与细胞内复合物结合的作用机制。总结和归纳了防御素基因的分离、表达研究进展及动、植物防御素基因在抗病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对防御素在未来的生物制药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付蓝宝于嘉林刘伟华
关键词:防御素抗病基因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