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Z437) 作品数:31 被引量:123 H指数:8 相关作者: 梁旭方 王琳 李观贵 胡永乐 李光照 更多>> 相关机构: 暨南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日本沼虾mu型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简并引物从日本沼虾肝脏克隆mu型sGST基因cDNA核心片段获得其sGST氨基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日本沼虾肝脏mu型sGST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299bp,编码99个氨基酸。日本沼虾sGST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小鼠(Mus musculus)、大鼠(Rattus norvegicus)、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扇头蜱(Rhipicephalus appendiculatus)、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微小牛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mu型sGST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60%左右,表明所克隆的日本沼虾sGST亦属于mu型sGST。通过对日本沼虾活体浸泡MC-LR,发现微囊藻毒素对日本沼虾肝脏mu型sGST基因表达没有显著的诱导作用。 瞿春梅 梁旭方 张进 何珊 沈丹关键词:日本沼虾 克隆 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与孔雀石绿对唐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鱼类行为能准确地反映环境变化,并且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采用人工饲养的方法,以对环境毒素敏感的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作为指示生物,检测了其行为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和孔雀石绿的反应.结果表明,唐鱼对0.2μg·L-1的微囊藻毒素即有明显的行为反应,摆尾频率和游泳速度均在30min后显著下降;0.5μg·L-1微囊藻毒素处理下,摆尾频率和游泳速度均在15min后显著下降.0.5mg·L-1孔雀石绿处理下,游泳速度在30min后显著下降,而摆尾频率则无显著性变化.初步推断,以对毒素敏感的唐鱼行为作为标记,用以监测水环境安全是可行的. 程炜轩 梁旭方 王琳 林小涛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孔雀石绿 唐鱼 鳜鱼两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cDNA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著名的肉食性鱼类,容易成为环境毒素的富集体.论文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鳜鱼去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结构及进化上的地位,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了鳜鱼肝脏可溶性alpha型(GSTA)和rho型(GSTR)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鳜鱼肝脏GSTA、GSTR全长分别为1052bp、935bp,其中5′-UTR分别为118bp、55bp,3′-UTR分别为262bp、202bp,分别编码223、225个氨基酸.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鳜鱼GSTA与GSTR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其分类所处的位置基本吻合. 程炜轩 梁旭方 李观贵 王琳 杨宇晖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克隆 鳜鱼 饲料中硒和α-硫辛酸对皱纹盘鲍稚鲍抗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1年 本研究利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添加0和1 mg/kg的硒,0、800和3 200 mg/kg的α-硫辛酸,配制成6种半精制饲料,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始体质量为(0.43±0.00)g的皱纹盘鲍稚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16周,探讨硒和硫辛酸对皱纹盘鲍稚鲍抗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皱纹盘鲍肝胰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抗氧化力(T-AOC)有显著影响,当饲料中不添加硫辛酸时,硒显著提高了肝胰脏GPX活性及T-AOC值。饲料中添加800 mg/kg硫辛酸时,皱纹盘鲍肝胰脏中的G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T-AOC值均显著增加,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然而,添加3 200 mg/kg硫辛酸时,GPX活性和T-AOC值显著下降。尽管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饲料中硒和硫辛酸对皱纹盘鲍稚鲍抗氧化反应的影响表现出了潜在的交互作用。总的来说,饲料中同时添加1mg/kg硒和800 mg/kg硫辛酸时,皱纹盘鲍稚鲍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状态。 陈齐勇 张文兵 麦康森 马洪明 刘付志国关键词:皱纹盘鲍 硫辛酸 硒 鱼类解偶联蛋白(UCP)基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008年 The regulation of energetic efficiency through the physiological uncoupling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may be a common strategy developed early in evolution.Uncoupling protein families are transporters in 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There are five UCP homologs in mammalian genome.UCP1-3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each other,while UCP4 and UCP5(also called brain mitochondrial carrier protein-1,BMCP1) differ from them greatly.UCP1-4 were discovered not only in endotherms such as mammals and birds,but also in ectothermic vertebrates such as fish and amphibia.UCP5 was identified only in mammals.UCP1,which is only expressed in mammalian brown adipose tissue,mediates proton leakage of the proton gradient that is generated by the respiratory chain,and as a result,the oxidative energy is dissipated as heat.UCP2 and UCP3 function both in fever,ROS inhibition,fatty acid oxidation,the develop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so on.Their expression regulations are complex.UCP4 and UCP5 diverge from other UCP further. UCP4 is uniquely expressed in brain,whilst UCP5 transcripts are present in multiple tissues,with an especially high abundance in brain.Their functions are still unclear,but they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processes similar to those suggested for UCP2 and UCP3. 梁旭方 王琳 马旭关键词:鱼类 活性氧 细胞凋亡 脂肪酸氧化 黄斑篮子鱼去毒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肝脏组成型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从基因水平探讨海洋鱼类对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肝脏I时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1A(CYP1A)、II时相代谢酶alpha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和rho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热休克蛋白70(HSP70)、alpha 1型钠钾ATP酶(ATP1A1)及β-肌动蛋白(beta-actin,ACT)基因cDNA核心序列,序列分别长879 bp、582 bp、588 bp、660 bp、749 bp和554 bp。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属鲈形目的黄斑篮子鱼CYP1A、GSTA和GSTR与同属鲈形目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欧洲鲽Pleuronectesplatessa、真鲷Pagrus major、鲤形目的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CYP1A和GSTA与非洲爪蟾(两栖类)、鸡(鸟类)、小鼠、大鼠和人(哺乳类)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这可能与鱼类Ⅰ、Ⅱ时相去毒酶基因承担水环境毒素去毒代谢的特殊功能有关;而HSP70、ATP1A和β-肌动蛋白在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中均有较高的同源性,这可能与这些基因在机体中承担的最基本的生命功能相关。应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指数期增长范围内分别得到了CYP1A、GSTA、GSTR、HSP70和ATP1A1 mR-NA与β-肌动蛋白mRNA(%)的比值,确定黄斑篮子鱼肝脏去毒相关基因的组成型表达水平。其中,黄斑篮子鱼肝脏CYP1A、GSTA和GSTR基因组成型表达相对较高,HSP70和ATP1A1基因组成型表达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基因在黄斑篮子鱼海洋藻毒素去毒分子机理中承担的作用相关,为海洋藻毒素在海洋鱼类中的积聚及代谢去毒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 王琳 梁旭方 林群 李光照 胡永乐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热休克蛋白70 钠钾ATP酶 斜带石斑鱼脂肪酸去饱和酶和延长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获得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中控制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和脂肪酸延长酶(fatty acid elongase,ELO)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FA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长1979 bp,含133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445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序列含有FAD全部的特征结构区,包括3个组氨酸簇、2个跨膜区和1个细胞色素b5结构域,与金头鲷Sparus aurata、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鲤鱼Cyprinus carpio和斑马鱼Danio rerio FAD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6.5%—90.8%。二级结构分析显示其以螺旋和β折叠为主,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金头鲷和欧洲鲈鱼的亲缘关系最近。ELO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1228 bp,含有88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4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含有单一的氧化还原中心组氨酸簇、内质网停留信号和多个跨膜区等ELO特征结构区,与金头鲷、大麻哈鱼、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马鱼ELO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1.1%—85.7%。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其含有丰富的螺旋和β折叠结构,系统树分析显示其与金头鲷亲缘关系最近。斜带石斑鱼FAD和ELO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李观贵 梁旭方 何珊 郁颖 陈晓艳 黄柏炎 程龙球关键词: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真鲷去毒相关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肝脏组成型表达分析 2009年 赤潮发生时产生的一些海洋生物毒素对人类和海洋动物的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甚至导致死亡.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鱼类中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克隆了真鲷(Pagrus major)肝脏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和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CYP1A)基因cDNA核心序列,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其指数期增长的范围内研究了芳香烃受体(AHR)、ARNT、CYP1A、I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alpha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1、GSTA2)、rho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真鲷ARNT、CYP1A基因cDNA核心序列片段分别长438bp和908bp,分别编码146和30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真鲷与门齿鲷(Stenotomus chrysops)、石首鱼(Micropogon undulatus)ARNT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2%、95.2%,与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人、大鼠、小鼠ARNT同源性较低(77.2%~79.3%).真鲷与门齿鲷、金头鲷(Sparus auratus)、欧洲川鲽(Rhombus maximus)、欧洲海鲈(Dicentrachus labrax)CYP1A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为84.8%~94.0%,与斑马鱼、人、小鼠CYP1A同源性较低,为59.6%~77.8%.真鲷肝脏AHR、ARNT、CYP1A、GSTA1、GSTA2、GSTR和HSP70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分别为(25.32±6.56)%、(26.22±4.24)%、(146.5±16.06)%、(55.42±3.75)%、(48.82±10.89)%、(79.47±3.13)%、(107.42±14.34)%. 王琳 梁旭方 黄燕 胡永乐 陈亮孔雀石绿生态毒理学与水产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08年 孔雀石绿曾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经孔雀石绿处理过的水产品具有很强的残留毒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对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分布过程、毒性、致毒机制、检测方法及去除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并对水产品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使人们对孔雀石绿及其潜在危害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水产品的安全养殖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林群 梁旭方 王琳 程炜轩关键词:孔雀石绿 水产品 生态毒理学 近江牡蛎4种类型GST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同类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在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等贝类体内代谢去毒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近江牡蛎肝脏4种类型GST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u、pi、omega、sigma4种类型GST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970bp、773bp、999bp、1277bp,分别编码215、207、242、203个氨基酸.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除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pi型GST外,所有类型GSTs序列都能各自聚集成一簇. 林群 梁旭方 胡永乐 王琳 刘秀霞关键词: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