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045)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朱虹张普孟少平吴刚刘晓艳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混凝土
  • 1篇动荷载
  • 1篇断裂能
  • 1篇应变率效应
  • 1篇应力
  • 1篇有效粘结长度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FRP...
  • 1篇粘结
  • 1篇粘结长度
  • 1篇受弯
  • 1篇片材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挠度
  • 1篇界面剪切
  • 1篇快速荷载
  • 1篇混凝土界面
  • 1篇剪切
  • 1篇荷载
  • 1篇刚度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篇朱虹
  • 3篇孟少平
  • 3篇张普
  • 2篇刘晓艳
  • 2篇吴刚
  • 1篇张继文
  • 1篇陈泉
  • 1篇吴智深

传媒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FRP板与混凝土湿粘结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7种不同的粘结树脂,通过2批双剪试件的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拉挤成型玄武岩纤维复合板与后浇混凝土湿粘结界面的力学性能,并将其与在既有混凝土表面外贴FRP形成的干粘结界面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两者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有效粘结长度、粘结滑移关系、界面断裂能以及粘结破坏机理,深入地研究了湿粘结界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湿粘结的粘结强度仅为干粘结的1/2~2/3,但2种界面的有效粘结长度相差不大。最后,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湿粘结界面的剪切滑移本构模型。
张普朱虹陈泉孟少平刘晓艳
关键词:粘结有效粘结长度断裂能
快速荷载下FRP片材-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
为了研究FRP片材-混凝土界面在动态荷载下的性能,本文在100吨MrS试验机上对57个FRP-混凝土双面剪切试件进行了快速加载试验,试验加载最大FRP应变率为100,000με/sec。试验参数包括加载速率、混凝土强度、...
朱虹施嘉伟吴智深Hesham Diab
关键词:应变率效应动荷载
文献传递
预应力FRP筋增强RC梁受弯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同时配有非预应力钢筋和有粘结预应力FRP筋的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分别以CFRP和AFRP作为预应力筋,研究对应于钢筋屈服和对应于FRP筋断裂的2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小关系的变化,进而研究FRP筋性能指标对受弯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破坏模式与2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小直接相关,而2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大小又受FRP筋性能指标的直接影响,采用FRP筋短期性能指标和采用考虑了环境折减系数、徐变断裂折减系数、松弛提高系数和材料系数后的FRP筋长期性能设计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存在着较大差异。4种破坏模式中,破坏模式I为设计预期的正常破坏模式,破坏模式II、III和IV应在设计时予以避免。极限延伸率相对较小的CFRP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过高,否则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先于结构中钢筋屈服发生断裂。
朱虹张继文
关键词:FRP筋预应力
CFRP/BFRP混杂效应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的混杂效应和本构关系,进行了1CnB混杂纤维布(1层CFRP布和n层BFRP布的混杂布)单轴拉伸试验研究,采用不同的混杂比和两种铺层方式。结果表明,BFRP层数较少时,破坏形式仍然表现为完全的线弹性;随着BFRP比例的提高,混杂纤维断裂应变不断提高,本构关系曲线上开始出现"屈服平台"和多级断裂的现象,破坏过程较为平缓,并有明显的预兆,表现出一定的延性,改变了单种纤维脆性破坏的缺点。纤维铺层方式也对混杂效应有影响,夹芯铺层的极限应变高于外层铺层。最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给出混杂纤维的混杂效应系数计算公式,推导临界体积比,并进一步提出混杂纤维的本构关系。
张普朱虹孟少平吴刚刘晓艳
关键词:CFRPBFRP本构关系
FRP片材增强钢筋混凝土梁刚度与变形计算被引量:13
2011年
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片材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屈服前刚度是其正常使用阶段的刚度,而纵筋屈服后刚度(又称二次刚度)则能够控制超载情况下梁的变形,因此,两个阶段的刚度都很重要。本文对FRP增强钢筋混凝土梁在受拉纵筋屈服前和屈服后两个阶段的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将纵筋屈服前后截面弯矩表达为受拉纵筋和FRP应变的函数,推导了增强材料应变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式,通过全过程分析得到了受压区混凝土边缘平均应变综合系数随截面弯矩的变化规律,发现屈服后阶段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对80根试验梁数据和40根模拟梁的全过程分析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FRP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和挠度计算式;将计算值与本文试验的实测值以及全过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刚度和挠度计算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张普朱虹孟少平吴刚吴智深
关键词:刚度挠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