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8BWX07)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田茫茫白杨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特写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东北地域文化
  • 1篇新闻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政治文化语境
  • 1篇诗歌
  • 1篇诗人
  • 1篇诗坛
  • 1篇台湾文学
  • 1篇台湾现代诗
  • 1篇朦胧
  • 1篇朦胧诗
  • 1篇文化记忆
  • 1篇文化语境
  • 1篇文学
  • 1篇文艺
  • 1篇现代诗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田茫茫
  • 3篇白杨

传媒

  • 2篇学术交流
  • 1篇作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 1篇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简论萧乾特写的艺术风格
2008年
独特的经历和特定时代的历史风云使萧乾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殊异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在萧乾写作生涯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特写。写实、对时代风貌的"素描和写生"是其特写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些作品的独特价值就体现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贴近上,体现在新闻与文学的共同关系上。
田茫茫
关键词:特写艺术风格
“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简论萧乾创作流变与特写的风格
2009年
独特的经历和特定时代的历史风云使萧乾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特写是其创作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些作品的独特价值就体现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贴近上,体现在新闻与文学的共同关系上。
田茫茫
试论“东北电视剧现象”之成因被引量:4
2009年
近年来,东北农村电视剧已既成模式。这种类型电视剧热播的原因大多是:主题回应主流意识,直面农民的生存状态,反映时代的巨大变化;体现东北地区的本土文化积淀和醇厚浓烈、昂扬乐观的黑土地风情,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典型的区域人性品相;人物本色表演,不尚包装炒作,语言贴近泥土,生活气息浓郁;创作团队自觉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机制灵活,自成体系,科学运筹。这些因素使其不受地域局限,具有一定的广度扩张力和深度人文关怀。
田茫茫
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个体经验表达——20世纪50年代洛夫诗歌的写作意识
2010年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文学与政治之间处在一种既紧张又互相促进的关系中。一方面,国民党当局对文艺问题的重视带有某种总结历史教训,并致力于为现实政治任务服务的特点,积极倡导"反共文学";另一方面,受到当局鼓舞而蓬勃发展的各种文学期刊,却在主流意识形态以外孕育滋生出"另类"的声音,并最终促成了台湾文坛波澜壮阔的现代主义文学浪潮,具有决定意义地奠定了当代台湾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洛夫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军人身份与战场上炮火的洗礼使他对生命的意味有很多充满悖论性的体验,他的诗作表达出对生存与限制等哲学命题的感悟,这种文学意识在其1960年代以后的诗作中得到更加张扬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学界以往讨论较多的是其60年代以后的创作情况,而忽略了作为艺术准备期的50年代的作品。以洛夫在1950年代的诗歌创作为讨论对象,尝试探讨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如何呈现并引领了时代风气,并逐渐塑造了诗人的美学风格与文学意识等问题。
白杨
关键词:台湾文学
略论萧乾特写的写作特征
2009年
独特人生经历和从文学到新闻的创作流变使萧乾确立了特写这种文体的基本理念:特写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其特写呈现出文学性与新闻性的高度统一:坚持真实这一新闻起点概念,"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重要",以真实见证历史进程;不改文学气质,以形象来提升表达意象,"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强调整合重构,以剪裁来体现结构经营:"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文学性与新闻性互相影响,巧妙交融,浑然一体。
田茫茫
关键词:特写
政治创伤中的“文化记忆”——台湾现代诗人笔下“中国形象”的历史建构被引量:4
2011年
书写由政治事件引发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焦虑",始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为确认个体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有多重面貌的"中国形象"以镜像功能的意义,构成现代诗人笔下内涵深邃的意象。对"中国形象"的营造,超越了单纯的乡愁情结而成为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生态及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见证。
白杨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历史建构
朦胧诗在台湾现代的诗坛回响——“中国”诗歌空间下的两岸诗歌互动情况
2009年
对许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那个朦胧诗热潮时期的人来说,当年的激情、理想与蕴涵着矛盾困惑的文学探求意识,都已经化作美好的文化记忆留存在生命体验当中。在当下这个诗歌越来越变成“小众化”圈子中“产品”的时代,朦胧诗当年所受到的社会关注,及其对思想转型潮流的深度介入,都颇为耐人寻味。值得一提的是,当朦胧诗在中国大陆陷入重重争议时,
白杨
关键词:朦胧诗诗歌两岸诗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