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466)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范永升曹灵勇王新昌黄继勇谢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综合征
  • 4篇干燥综合征
  • 2篇疗效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水平
  • 1篇养阴
  • 1篇益气
  • 1篇益气养阴
  • 1篇益气养阴祛瘀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干燥综...
  • 1篇治疗作用及机...
  • 1篇肾炎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小鼠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病
  • 1篇中医病因
  • 1篇中医病因病机

机构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范永升
  • 4篇曹灵勇
  • 4篇王新昌
  • 3篇谢志军
  • 3篇黄继勇
  • 3篇温成平
  • 1篇冯健
  • 1篇黄烽
  • 1篇王炎炎
  • 1篇田丰

传媒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刍议被引量:28
2011年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中医学称其为"燥痹"。结合SS临床特征及临证辨治的体会,认为气虚失运、阴虚内热和血瘀津亏等导致清窍失润、脏腑失养是SS的主要中医病因病机。
王新昌曹灵勇范永升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自发性模型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非肥胖糖尿病(NOD)自发性干燥综合征(SS)样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8周龄NOD自发性SS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灌胃治疗12周,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小鼠不同时间点(9、15和20wk)的唾液分泌量,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的IgG、IgA、C3,比较各组小鼠颌下腺、胸腺和脾脏指数情况,并观察各组颌下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颌下腺组织BAFF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对NOD小鼠的唾液分泌量、颌下腺指数和颌下腺炎性浸润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P<0.05或P<0.01);其疗效也更优于单用羟氯喹的西药组(P<0.05)。中药组能明显下调NOD小鼠颌下腺BAFF mRNA的表达水平,能使NOD实验小鼠在治疗后外周血IgG和C3水平改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NOD小鼠SS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将为治疗SS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其作用机制与下调BAFF分子表达密切相关。
王新昌范永升冯健曹灵勇谢志军黄继勇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NOD小鼠
益气养阴祛瘀药对干燥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药对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57例中老年女性患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27例)。分别采用益气养阴祛瘀药和羟氯喹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集静脉血,检测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性激素水平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善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性激素指标比较,其中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也随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改善。[结论]益气养阴祛瘀药能够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紊乱的性激素水平,其疗效优于西药羟氯喹。
王新昌谢志军温成平黄继勇曹灵勇范永升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性激素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祛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3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4例)、西药组(35例)和中西医结合组(34例)。中药组以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西药组以羟氯喹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结合羟氯喹治疗。比较观察三组在Shirmer试验、泪膜破碎时间、唾液流率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泪腺Sctfimer评分、泪膜破碎时间、唾液流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泪腺Schimer评分、泪膜破碎时问、唾液流率较中药组及西药组改善更明显(P〈0.01或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ESR及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ESR及RF中西医结合组较中药组及西药组改善更明显(P〈0.01和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中药组在Shirmer评分、泪膜破碎时间、唾液流率以及ESR、RF方面与羟氯喹组相当;中西医结合组在各项疗效指标上均较单独用药改善更明显,说明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更理想。
王新昌谢志军温成平黄继勇田丰范永升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羟氯喹
紫草素对NZB/WF1小鼠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NZB/WF1狼疮样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28周龄NZB/WF1狼疮样小鼠随机分为赋型剂组和紫草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治疗14周.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小鼠的尿蛋白和血。肾功能、抗双链DNA抗体、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并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一1)和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分子(ICAM一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紫草素各组小鼠尿蛋白、血肾功能、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肾组织VCAM一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及肾小球损伤分级均较赋型剂组显著降低(均P〈0.05或0.01)。结论紫草素可减少NZB/WF1狼疮样小鼠尿蛋白水平,并可改善其肾功能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组织VCAM一1和ICAM一1mRNA表达水平有关。
王新昌黄烽范永升王炎炎曹灵勇温成平
关键词:紫草素狼疮性肾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