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CLJ02)

作品数:44 被引量:156H指数:9
相关作者:朱富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篇经济学
  • 10篇收入分配
  • 6篇权力
  • 6篇主流经济
  • 6篇主流经济学
  • 6篇经济人
  • 5篇逻辑
  • 4篇中国经济
  • 4篇中国经济学
  • 4篇社会
  • 4篇权力结构
  • 4篇范式
  • 3篇政治经济
  • 3篇政治经济学
  • 3篇中等收入陷阱
  • 3篇收入分配理论
  • 3篇思维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3篇现代经济

机构

  • 46篇中山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45篇朱富强

传媒

  • 4篇学术研究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财经研究
  • 3篇人文杂志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学术月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经济学家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方经济

年份

  • 11篇2016
  • 16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主义思维、经济人假设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庸俗化——基于社会文化比较的人性认知之审视被引量:10
2014年
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着眼于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科学,但在经济人假设分析框架下,现代主流经济学却逐渐退化成了个人发财致富的"实用科学"。而现代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如此坚持既不现实也缺实践性的经济人假设,在很大程度上与追求所谓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关,而这种"科学化"取向又与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质和伦理特点有关,与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有关。
朱富强
关键词:经济人自然主义
企业组织起源的演化逻辑:一个简要证明
2015年
企业组织与市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也不等同于一般性的生产组织。事实上,企业组织仅仅是生产组织在一定历史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形态,与现代市场相对应的不是企业组织而是一般生产组织。从演化的角度看,生产组织经历了家庭组织到契约组织再到企业组织的渐进演化过程。
朱富强
关键词:演化博弈
论经济学与医学的共性和差异——中、西医的思维和命运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身体系统的医学和研究社会系统的经济学具有思维上的相通性,都应遵循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但是,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现代西医却热衷于从功能性关系分析病理现象,从局部性角度来寻找解决病症的工具性措施;相反,基于经验主义思维,传统中医倾向于从因果性关系分析病理现象,从整体性角度来寻找解决病症的治本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现代西医和主流经济学都属于一种"道"之学,注重病症这一"标"的解决;传统中医和古典经济学则体现了一种"理"之学,注重病因这一"本"的疏解。不幸的是,在功利化和短视化的当今社会,世人往往重于"道"之学而轻于"理"之学,以致中医和古典经济学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
朱富强
关键词:中医西医主流经济学制度主义
从方法导向到问题导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向被引量:11
2013年
现代经济学的流行研究是方法导向的,其分析范式建立在理性选择思维之上,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和先验主义特性,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往往难以揭示事物真正的作用机理和因果关系,并且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明显背离。其实,无论是就学科性质还是从研究对象来看,经济学都与社会科学其他分支更为接近,从而应该走与社会科学其他分支相契合的发展道路。尤其是,作为一门致用之学,经济学研究根本上应该是问题导向的,这也就对经济学的范式转换提出了要求,即从方法导向转向问题导向。
朱富强
关键词:契合经济学范式
经济全球化下的“高等收入陷阱”——兼论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差异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而主要是经济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相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高等收入陷阱"却具有"必然性",体现为政策上的二难困境:自由开放与保护主义的冲突。引发"高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因素是全球一体化下的资本流动,因为资本输出将产生不同于商品输出的经济效应。对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同经济效应的考察以及对相应的"高等收入陷阱"的揭示,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寓意:根据市场和行业特性来积极规划资本引入和资本输出。
朱富强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资本输出
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异化观:学术地位、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异化观思维是马克思学说和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方法论特色,尽管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关注因适应社会形势发展而出现由解构到建构的变动,对异化的评价标准也出现由道德优先到历史优先的转换。马克思将社会中出现的包括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等在内的各种异化都归结为劳动的异化,而劳动的异化根本上体现为劳动客体外在于劳动主体,这典型地出现在分工日益深化的社会化生产中。显然,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异化观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便于我们理解和发现现代商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中的具体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从逻辑前提和逻辑关系两方面对现代主流经济学加以审视。
朱富强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劳动异化
国企的改革导向:管理民主化和薪酬公平化被引量:5
2015年
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改革不能简单的照搬欧美企业的模式,而是要利用特有优势创造出新型的劳动关系,这表现为构建民主化的管理体系和公正化的薪酬体系。其原因在于,(1)基于契约主义观点,企业本身就属于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所有成员是平等的成员关系而非雇佣关系,从而应该基于契约规则实行共同管理;(2)国有企业并不是一个完全由企业内部人治理的民主组织,而是必须接受企业外部的社会规制和监督,尤其需要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
朱富强
关键词:新型劳动关系民主化管理收入分配机制契约主义
收入再分配的理论基础:基于社会正义的原则被引量:9
2016年
经济学界有关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劳动者收入是否与其贡献相称,但实际上应该关注含义更为广泛的分配正义问题。究其原因,市场主体因福利不平等和能力不平等而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无法在形式化的机会平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在现实的市场中,初始收入分配的不正义性不仅表现为工资收入难以完全体现劳动贡献,而且还表现为贡献相称原则忽视了异质个体的能力不平等问题。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原则,收入再分配的一个重要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由自然不平等衍生出的纠正正义。事实上,众多的社会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都把收入分配、分配正义以及社会正义结合起来探究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问题,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尤其是穷人福利的经济学更应该把分配正义当作核心研究议题。
朱富强
关键词:社会正义分配正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经济学:本色、现状及发展被引量:4
2014年
马克思经济学的精髓和生命力集中体现在社会哲学观和分析思维上,尤其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洞察上,而不足之处则主要体现在其具体观点的时代性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细节措施上。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完善也可以且应该从马克思经济学中汲取营养,尤其是承袭其研究思维。不幸的是,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社会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研究思维的逐渐式微和具体观点的日益僵化,从而蜕变成了一种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朱富强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范式
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缘由和思路被引量:8
2015年
经济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和强烈的本土性,经济研究也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包括理论意识和现实意识两大方面。其中,理论意识要求经济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嵌入具体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机理之中,而现实意识要求经济研究关注特定时空的现实问题。显然,现代经济学诸流派几乎都具有明显的"西方"性,它的行为假设和问题关注都根基于西方社会,这就产生了经济学本土化以及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的要求。基于现实国情和文化思维的双重考虑,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构建就主要在于两个层次的契合: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它体现了现实意识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二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人行为机理的契合,它体现了理论意识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朱富强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儒家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