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Y2-00021)

作品数:10 被引量:146H指数:8
相关作者:徐慧芳钟斐程伟彬樊莉蕊蔡衍珊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5篇性行为
  • 5篇男男性行为
  • 3篇行为者
  • 3篇男男性行为人...
  • 3篇男男性行为者
  • 2篇同性恋
  • 2篇缺陷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综合...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免疫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 2篇HIV/AI...
  • 1篇性伴告知
  • 1篇移动电话

机构

  • 9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9篇徐慧芳
  • 7篇钟斐
  • 7篇程伟彬
  • 4篇樊莉蕊
  • 4篇秦发举
  • 4篇蔡衍珊
  • 3篇韩志刚
  • 2篇林鹏
  • 2篇梁彩云
  • 2篇陈希
  • 2篇吴琼苗
  • 2篇靳伟
  • 2篇陈晓滨
  • 1篇麦惠霞
  • 1篇蔡建飘
  • 1篇凌莉
  • 1篇赵宇腾
  • 1篇步犁
  • 1篇杨梅
  • 1篇车小燕

传媒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自检模式——岭南准初探被引量:15
2016年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艾滋病流行的严重影响,并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传播的重点人群,疫情逐年上升。扩大MSM的HIV检测覆盖面是防控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然而,我国仅有47%的MSM曾经做过HIV检测。
吴琼苗程伟彬钟斐刘奇蔡衍珊林鹏徐慧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
互联网预约检测的男男性行为者HIV、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 了解通过互联网预约检测MSM的HIV、梅毒感染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广州市2011-2012年通过互联网预约自愿前来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行为学资料及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IV/梅毒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 904名MSM,平均年龄(28.77±7.2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0.3%;未婚占72.7%;HIV和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429/4904)和4.4%(214/4 904),HIV合并梅毒感染率为1.2%(59/4904).约1/3调查对象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43.5%最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职业(工人或农民)、最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既往是否做过HIV检测以及感染梅毒与HIV感染相关联;年龄(≥40岁)、文化程度低、最近3个月的男性性伴数(≥10个)及感染HIV与梅毒感染相关联.结论 基于互联网预约检测的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和HIV感染率较高,既往HIV检测率较低.应加大应用互联网检测动员,开发针对低文化、高年龄MSM的干预措施.
吴琼苗程伟彬钟斐徐慧芳刘奇林鹏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梅毒自愿检测互联网
广东省825名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rush poppers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部分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msh poppers使用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3—8月通过华南地区某男男同性恋网站招募调查对象,纳人男性、16岁以上、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广东省内在校学生者,共833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3.4%(825名)。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检测、最近3个月的性行为情况、rush poppers等物质使用情况及进入同性恋圈子的时间(人圈时间)等。采用x。检验比较不同性行为调查对象rush poppers使用情况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ush poppers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825名MSM的年龄为(24.3±3.3)岁,其中14.8%(122名)的MSM最近3个月使用过rush poppers。做过HIV检测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6.7%(92/551),高于未检测者[10.9%(30/274)1(x2=4.80,P=0.028);最近3个月有肛交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6.8%(93/553),高于未肛交者[10.7%(29/272)](x2=5.48,P=0.019);最近3个月有多性伴(性伴数≥2)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9.3%(45/233),高于无多性伴者[13.1%(77/589)](X2=5.14,P=0.023);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8.0%(68/378),高于无临时性伴者[12.1%(54/447)](X2=5.68,P=0.017);曾感染过性病的MSM rushpoppers使用率为23.4%(18/77),高于未曾感染性病者[14.0%(104/743)](x2=4.85,P=0.028);入圈时间≥5年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8.0%(71/395),高于入圈时间≤1年和2—4年者[10.7%(19/178)和12.5%(26/208)](X2=6.41,P=0.041)。做过HIV检测、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或人圈时间≥5年的MSM使用rush poppers的可能性较高,其DR(95%CI)值分别为1.70(1.07—2.70)、1.67(1.12—2.50)及1.87(1�
陈梦清程伟彬徐慧芳蔡衍珊樊莉蕊钟斐陈希靳伟陈晓滨李婧妍
关键词:影响因素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抗体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方法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甘露糖蛋白Mp1p,并利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Mp1p,经棋盘滴定法建立一种可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并检测100例健康人群对照血清、21例血培养确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血清和15例血培养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人血清,联合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马尔尼菲青霉抗原检测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成功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经健康人群对照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血清评价特异度为100%(121/121),检测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人血清,Mp1p特异性抗体2例阳性,Mp1p特异性抗原12例阳性,Mp1p抗体与抗原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灵敏度,达到93.3%(14/1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联合抗原检测可提高马尔尼菲青霉感染诊断率。
王艳芳曾磊陈学东郝卫杨梅蔡建飘王压娣袁国勇车小燕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真菌抗体检测
2002-2012年广州市学生HIV/AIDS流行情况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流行特征,为开展对该人群的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2002-2012年学生的HIV流行特征。结果 2002-2012年,共报告117例学生HIV感染者/AIDS病例,占广州市总病例的比例从2008年的0.5%上升至2012年的2.5%。平均年龄(22.1±2.9)岁,最小14岁;男性占96.6%;大专及以上占79.5%;病例至少来自47所大中专院校。性传播感染占95.7%(112/117),同性性传播占72.6%(85/117);2009-2012年,学生病例中的同性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χ2=6.70,P=0.035),2008-2012年,总体疫情中同性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χ2=209.07,P=0.000);2008-2012年,学生中HIV感染者/AIDS病例同性性传播的比例高于广州市同期总体疫情中同性性传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5,P=0.000)。病例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占32.5%,专题调查占25.6%。2008-2012年,学生人群中AIDS病例发现的时间较总体人群早(χ2=9.07,P=0.003),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占92.3%。结论HIV对学生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AIDS对该人群的危害。
樊莉蕊步犁秦发举徐慧芳
关键词:艾滋病
2010-2015年广州市“互联网+”艾滋病预防服务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介绍广州市“互联网+”艾滋病预防服务策略构建过程,并分析其在2010—2015年的实施效果。方法由广州市CDC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活跃的网站及论坛上开辟男性同性恋健康专栏,通过应用心理、行为干预理论,结合“互联网+”理念,开发针对MSM HIV感染风险因素的干预软件(包括情境嵌入式干预和艾滋病感染风险评估)和HIV检测在线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MSM“互联网+”艾滋病预防服务。以2010—2015年接受过“互联网+”艾滋病预防服务的MSM为研究对象,分析6年来该服务运行情况;同时,对2010—2015年的4—7月接受服务的MSM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的问卷为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最近1年接受干预的情况、最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性行为情况和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的情况(本次服务HIV检测除外),采用趋势χ2检验比较监测人群HIV感染、最近1年接受HIV干预、最近1年进行HIV检测、最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性行为情况差异。结果截至2015年12月31日,接受“互联网+”艾滋病预防服务检测的MSM共34395人次,从2010年的2338人次上升至2015年的8054人次;2010—2015年,HIV确证新发阳性者分别为59、166、312、283、291和270例,占全市MSM确证新发阳性例数的比例分别为25.0%、32.8%、38.8%、35.1%、30.5%和23.2%。2010—2015年共监测对象3047名,每年分别为405、400、401、633、608和600名,最近1年接受HIV干预者分别占74.3%(301名)、70.8%(283名)、83.3%(334名)、85.0%(538名)、69.1%(420名)和83.8%(503名)(趋势χ2=6.53,P=0.011),最近1年进行HIV检测者分别占44.0%(178名)、44.3%(177名)、49.4%(198名)、53.4%(338名)、56.1%(341名)和60.2%(361名)(趋势χ2=40.83,P〈0.001),最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性行为者分别占59.3%(240名)、62.0%(248
程伟彬徐慧芳钟斐蔡衍珊陈晓滨蒙钢鲁永恒韩志刚樊莉蕊赵宇腾陈希梁彩云吴昊高凯麦惠霞唐琛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008-2012年广州市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老年人(年龄≥50岁)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2012年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简称老年病例)疫情报告资料,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晚发现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累计报告老年病例529例;75.24%为本市户籍病例;男女比例为3.81∶1;平均年龄(60.00±8.36)岁;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占25.14%(133/529);文化程度以"小学或文盲"为主,占38.19%(202/529);67.23%(357/529)的病例因"医疗服务需要"经医院发现;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5.05%(397/529),2008-2012年老年病例中的异性传播途径比例逐年增加(χ^2=11.65,P=0.02),5年间老年病例累计异性传播途径比例高于同期总体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3,P=0.000);老年病例晚发现比例为46.70%,远高于非老年病例人群(2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6,Ρ=0.00)。结论常住广州市的老年人群中艾滋病报告数增长明显,性接触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老年病例发现明显较非老年病例晚,因此应加强在老年人群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高危行为干预,并提高老年病例发现能力。
秦发举韩志刚徐慧芳钟斐
关键词:HIV/AIDS老年人
易告知^(TM)平台性伴告知效果初探——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匿名性伴告知模式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介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匿名艾滋病/性病性伴告知平台——易告知TM(Easy Tell,www.gztellthem.org),自上线运行以来告知功能的使用情况,初步探索其性伴告知的效果。方法收集易告知TM后台告知功能的使用信息及被告知者的信息数据,将被告知者个人信息与广州市同时期接受艾滋病病毒(HIV)相关检测的检测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告知信息发送前后被告知者HIV检测及感染情况。结果共有247人使用了易告知TM性伴告知功能,发送了467条告知信息,平均每人发送1.9条(467/247);信息响应率为23.3%(109/467)。50个被告知者的手机号码在广州市同时期有过艾滋病相关检测记录,HIV抗体阳性率为44.0%(22/50)。有25个被告知者在告知信息发送日期之前未匹配到HIV检测记录,而在告知信息发送以后匹配到HIV检测记录,其中检出HIV阳性率为40.0%(10/25)。结论易告知TM平台有助于促进感染者的性伴告知以及发现更多潜在HIV感染者,对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靳伟钟斐徐慧芳程伟彬刘奇
关键词:移动电话
艾滋病防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2016年
广州市自2009年起,顺应艾滋病疫情变化,在全国率先调整工作策略,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关口前移,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模式。历时7年,现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本文对该模式制定和推进过程中的做法进行总结及效果评价,以期为该模式的不断完善及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就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交流如下。
樊莉蕊韩志刚蔡衍珊秦发举梁彩云程伟彬徐慧芳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州市2000-2010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掌握广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与落实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0—2010年艾滋病病例报告、血清学横断面调查、新发感染率队列研究和疫情估计等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广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MSM病例,至2010年共报告526例,其中2008—2010年报告数占92.2%。2010年血清学监测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为7.4%,较2006年的1.3%显著增加。2009—2010年MSM队列研究HIV发病密度为3.2/100人年。2009年疫情估计广州市MSM规模约34810~61616人,存活的MSM感染者约有1666人。结论广州市2000—2010年MSM人群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发现比例较小,亟需加强该人群的动员检测工作力度,提高病例发现率,并加强病例管理,阻断二代传播。
钟斐徐慧芳秦发举程伟彬王鸣凌莉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