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SJB760001)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晓施梁谢泉孙静赵军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雕塑
  • 2篇建筑
  • 2篇城市
  • 1篇当下中国
  • 1篇导控
  • 1篇地域主义
  • 1篇地域主义建筑
  • 1篇雕塑建设
  • 1篇设计理论
  • 1篇自主创新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环境
  • 1篇校区
  • 1篇校园
  • 1篇校园雕塑
  • 1篇景观
  • 1篇老校区
  • 1篇环境建构
  • 1篇环境设计
  • 1篇建筑环境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吴晓
  • 3篇施梁
  • 1篇徐卞融
  • 1篇孙静
  • 1篇孙世界
  • 1篇谢泉
  • 1篇赵军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规划师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被引量:18
2008年
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遴选、等级结构、空间布点、个体品质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校园雕塑的建设现状,提出校园雕塑建设应突破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于个体的微观思路,将规划、景观和雕塑作为一个环境的整体构成加以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全面地强化校园的整体格局与文化环境。
孙静谢泉吴晓
关键词:校园雕塑文化环境
浅论当下中国地域主义建筑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通过简要辨析地域主义的概念及其在建筑中的内涵,探讨全球化情境中建筑原生地方性不可复得的特性,进而从消费社会的视角指出,当下中国地域主义建筑的地域性是一种消费时尚。
施梁
关键词:地域主义
试论我国建筑环境设计的自主创新被引量:3
2007年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飞速发展,如何才能创造出具备中国精神与中国特色的建筑环境设计?必须加强创新:(1)设计理论体系的创新;(2)设计实践的创新;(3)建筑技术的创新;(4)树立创新的信念。
赵军
关键词:自主创新设计理论建筑技术
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被引量:7
2007年
用“架上雕塑”的思想与方法来对待和处理城市雕塑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雕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其实,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重要特征在于公共性及其与城市环境的联结与共生。城市雕塑建设作为一种表达公众艺术追求、反映市民文化意识的公共性事件,通常是多方决策,其操作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协调制度和组织机构来提供保障。
施梁吴晓
关键词: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公共性
城市景观视野下雕塑建设的系统性导控初探——以山东广饶县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以广饶县城市景观风貌塑造为实证,摆脱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个体化、单一化创作思路,而尝试将宏观景观格局的把握同微观公共艺术的塑造相结合,主要从主题、层级、特色等方面入手,为城市雕塑的整体建设提供系统性导控的思路与方法。
吴晓徐卞融孙世界
关键词:城市景观雕塑导控
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浅析——以地铁站点的艺术陈设设计为例被引量:5
2007年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系统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已赢得了世界性的认同和广泛的赞誉。该文在对其历史演化做出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自然地貌的延续、陈设主题的遴选、表现手段的综合、布局方式的分异等方面入手,分析归纳了该地铁系统的艺术陈设特征。
吴晓施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