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FX163)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华江河於佳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国际法框架下的现代海权与中国的海洋维权被引量:17
- 2014年
- 周边海洋争端的激化使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被侵犯,大国的兴衰史也表明强大的海权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的基本前提。国际法的双重法理和国家主权的双重属性为现代海权的界定提供了理论框架。海权的权力属性要求中国通过海洋强国战略来强化其海权,从而在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互动中加强在国际海洋立法和实施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有效地确立中国在海洋法律秩序中的基本权利。同时,现代海权的权利属性要求中国逐步适应国际争端解决司法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南海仲裁案的启示下制定出其海洋维权能力建设的路线图。而现代海权双重属性的互动揭示了外交战略和法律战术的结合是中国海洋维权的最有效途径。
- 江河
- 关键词:海权大国政治
- 国际法上的历史沉船之所有权冲突——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为视角被引量:3
- 2015年
- 历史沉船是指那些至少100年以来连续地或周期性地位于海底的,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沉船及其船上物品。历史沉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尤为重要,这些沉船是水下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沉船缺乏一个具体系统的所有权制度,导致各方上演着"夺宝大战",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威胁。历史沉船之所有权主体分为国家、全人类和私人三种。这三种主体在不同的海域对历史沉船的权益各不相同,又时常产生冲突。"奥德赛"案和"泰坦尼克号"案是有关历史沉船的两个著名的案例,这两个案例为和平解决历史沉船的所有权争端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江河於佳
- 关键词:所有权水下文化遗产海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 论南海争端各方合作的法律义务及前景被引量:11
- 2016年
- 南海构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2条意义上的半闭海,因此沿岸国家理应善意履行其中的合作义务。尽管合作义务的法律属性由于《公约》第123条的措辞含糊而引发一定的争议,但按照条约解释的原理,半闭海沿岸国家的确被施加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义务。对比欧洲半闭海沿岸国合作的先进经验,目前南海地区的合作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其局限性在于: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困扰,区域性国际条约或机制的匮乏,以及缺乏强有力的区域性组织的驱动。从前瞻性角度来看,在南海争端最终获得解决之前,南海周边国家应当保持适当克制,并着重在一些低敏感度的领域开展功能性的合作,以将南海建设成为"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 张华
- 关键词:条约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中的“不应诉”问题被引量:11
- 2014年
- 争端当事国在国际诉讼中采取"不应诉"策略并非"离经叛道"之举,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国际法院化解"不应诉"危机的经验表明,争端当事国并无应诉的法律义务,且并不必然导致不利判决。国际法院仍应恪守当事方程序平等原则,在确定存在管辖权的前提下,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裁决。中国和俄罗斯近期选择不应诉"南海仲裁案"和"北极日出号案"的事例表明,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与例外规定之间的矛盾势必导致"不应诉"现象。在"不应诉"的尴尬情境下,国际仲裁庭的正当性、独立性、公正性和实效性面临考验。为避免"不应诉"危机的加深,国际仲裁庭宜采取"司法自限"这一路径,在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和实体问题方面作出更为谨慎的裁决。
- 张华
- 关键词:南海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