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623404)

作品数:58 被引量:17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继定王晓琳陈剑黄健展侠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化学工程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理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渗透汽化
  • 12篇PDMS
  • 11篇膜分离
  • 11篇复合膜
  • 9篇改性
  • 8篇乙烯
  • 8篇丙烯
  • 7篇橡胶
  • 7篇纳滤
  • 7篇胶膜
  • 7篇硅橡胶
  • 7篇硅橡胶膜
  • 6篇渗透汽化分离
  • 6篇偏氟乙烯
  • 6篇汽油
  • 6篇汽油脱硫
  • 6篇脱硫
  • 6篇聚偏氟乙烯
  • 6篇氟乙烯
  • 5篇脱硫性能

机构

  • 59篇清华大学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兰州石化职业...
  • 3篇海南大学
  • 2篇湘潭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扬州环境资源...

作者

  • 42篇李继定
  • 19篇陈剑
  • 16篇王晓琳
  • 15篇展侠
  • 11篇韩小龙
  • 10篇黄健
  • 8篇王蕾
  • 8篇陈金勋
  • 6篇陈翠仙
  • 5篇蔡卫滨
  • 5篇张国俊
  • 5篇纪树兰
  • 5篇林阳政
  • 4篇涂丛慧
  • 4篇朱慎林
  • 4篇郑冬菊
  • 3篇李薇
  • 3篇王乃鑫
  • 3篇杨基础
  • 3篇樊铖

传媒

  • 16篇膜科学与技术
  • 5篇化工进展
  • 5篇Chines...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化工学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Chines...
  • 2篇塑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Plasma...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22篇2010
  • 20篇2009
  • 4篇200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脂工业的重大节能技术——膜分离回收油脂浸取溶剂的研究进展
采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蒸发回收植物油浸取时的溶剂,由于溶剂没有相变过程,可大幅度的降低能耗,因此用膜法来回收溶剂是膜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文论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溶剂回收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在应用过程...
蔡卫滨朴香兰王保国李继定朱慎林
关键词:膜分离纳滤浸取溶剂回收
文献传递
改性PDMS/PVDF复合膜对丙烷/氮气分离性能研究
2010年
以相转化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底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分离层膜材料,涂覆法制备了PDMS/PVDF平板复合膜.将PVDF底膜进行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PVDF底膜与PDMS选择层的结合力.研究了体系温度,压力,原料气的组成等因素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随着体系温度升高,丙烷(C3H8)的渗透通量减小,而氮气(N2)的渗透通量增大.随着体系的压力增大,C3H8的渗透通量增加,N2的渗透通量几乎不变,分离因子增大.原料气中C3H8的含量增加,渗透通量增大,分离因子也增加.在温度为25℃,压力为0.3MPa,混合气中C3H8含量为10mol%时,制备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1.625×10-2(c.cm-2.s),分离因子为21.56.
王汉玉邓大跃韩璐李继定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
低温等离子体对聚砜膜的表面改性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砜膜表面进行改性,考察了等离子体改性对膜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仪测量了等离子体改性前后膜表面电荷变化情况;考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对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同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对...
王乃鑫王路张国俊纪树兰
关键词:等离子体聚砜牛血清白蛋白纯水通量截留率
文献传递
PDMS/PEI复合膜对FCC汽油的脱硫性能(Ⅴ)传质过程研究
2011年
为了得到渗透物小分子在聚合物膜内的溶解和扩散性质,进而研究膜分离机理并指导膜材料选择,本文选用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80~100℃温度范围内,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丁硫醚、丁硫醇五种典型的形态硫及正庚烷在硅橡胶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和扩散系数,对比膜分离性能的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及其特点对于聚合物/溶剂体系溶解扩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硫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和无限扩散系数都增大.在同一温度下,无限稀释活度系数顺序是: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正庚烷<正丁硫醚<正丁硫醇,无限稀释扩散系数顺序为: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正丁硫醇>正庚烷>正丁硫醚.该成果为膜法汽油脱硫深入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陈剑宋光武陈金勋唐飞杨正金展侠李继定
关键词:PDMS活度系数汽油脱硫
油脂工业的重大节能技术——膜分离回收油脂浸取溶剂的研究进展
2009年
采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蒸发回收植物油浸取时的溶剂,由于溶剂没有相变过程,可大幅度的降低能耗,因此用膜法来回收溶剂是膜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文论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溶剂回收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蔡卫滨朴香兰王保国李继定朱慎林
关键词:膜分离纳滤浸取溶剂回收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properties for confined binary mixtures involving CO_2,CH_4,and N_2 from Gibbs ensemble Monte Carlo simulations被引量:1
2012年
The effects of solid-fluid interactions on the vapor-liquid phase diagram,coexistence density,relative volatility and vaporization enthalp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confined binary systems of CO 2-CH 4,CO 2-N 2 and CH 4-N 2.The Gibbs ensemble Monte Carlo(GEMC)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finement and the solid-fluid interaction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properties.The confin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solid-fluid interaction make the p-x i phase diagram move to higher pressure regions.They also make the two-phase region become narrower for each binary mixture.The strength of the solid-fluid interactions can cause increases in the coexistence liquid and vapor densities,and cause the decrease of the relative volatility and the vaporization enthalpy for the systems studied.As the pore width is decreased,the two-phase region of the binary mixture becomes narrower.
LI YingFengYU YangXinZHENG YuanXiangLI JiDing
关键词:二元混合物系综CH4相对挥发度
PDMS/PEI复合膜对FCC汽油的脱硫性能(Ⅲ) 放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尤其在汽油深度脱硫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将制备的PDMS/PEI复合膜应用于放大实验,在不同的料液体系中考察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正庚烷/噻吩体系,在80℃下连续操作28 h,料液硫含量从200 ng/μL降到10 ng/μL,其平均通量为0.78 kg/(m2.h),平均富硫因子为7.6.对于汽油加噻吩体系,平均渗透通量为0.06 kg/(m2.h),平均富硫因子为4.8.该成果为膜法汽油脱硫深入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陈金勋陈剑李继定林阳政陈翠仙
关键词:PDMS渗透汽化汽油脱硫噻吩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三段膜分离模型
2013年
提出基于三段膜分离过程的智能模型,并应用它在线分析炼厂气氢回收过程中的关键性能参数.首先,应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结合贝叶斯估计得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sig2和gam参数的最优值;然后,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三段氢回收膜分离过程模型;最后,基于Matlab2010a软件平台和现场数据编程建模,对炼厂气氢回收过程中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在线预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型正确合理、预测速度快,其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误差小,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三段膜膜组件良好的分离性能,对气体膜分离过程中的参数在线检测和过程实时优化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桂香王磊王磊李继定
关键词:气体膜分离技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线检测
纳滤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都不理想,针对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采用絮凝和纳滤进行处理,测试了5种不同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选择最佳的絮凝剂及其用量,考察了纳滤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废水的效果。经过絮凝过程除去废水中约20%的CODCr,纳滤过程除去约70%的CODCr,经过二次纳滤,废水出水色度、浊度已经达到出水指标,为实现丙烯腈生产中工业废水的绿色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奠定了基础。
李薇展侠李继定郑冬菊
关键词:纳滤丙烯腈工业废水高浓度
P(NIPAAm-PEGMA)接枝聚丙烯多孔膜表面的抗污染及自清洁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以等离子体引发方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NIPAAm-PEGMA))接枝的聚丙烯(PP)多孔膜。考察了改性膜水通量及表面润湿的温敏性质,并研究了其表面抗牛血清白蛋白(BSA)污染及自清洁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侧链引入后,P(NIPAAm-PEGMA)保留了体积相转变性质,并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上下均能展现良好的表面亲水性。得益于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改性膜在过滤BSA溶液时的通量衰减率降低至18.8%。经简单的变温水清洗,BSA污染膜的水通量恢复率可达98.2%,且表面甚少污染物残留。P(NIPAAm-PEGMA)接枝链的亲水性及体积相转变是实现改性膜表面自清洁的原因。
叶远松常孟黄健王晓琳
关键词:聚乙二醇抗污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