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IS201102643)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丽芬姚运生李井冈吴海波廖武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3篇发震
  • 2篇水库
  • 1篇地震类型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分...
  • 1篇动力学
  • 1篇诱发地震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机制
  • 1篇震中
  • 1篇震中烈度
  • 1篇三峡库区
  • 1篇三峡水库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库地震
  • 1篇水库诱发
  • 1篇水库诱发地震

机构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6篇张丽芬
  • 4篇姚运生
  • 2篇李井冈
  • 1篇魏贵春
  • 1篇申学林
  • 1篇吴海波
  • 1篇陈俊华
  • 1篇廖武林
  • 1篇王秋良

传媒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BIEM的三维非平面断层动力学破裂过程模拟
<正>断层动态破裂传播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复杂的断层几何形态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震源破裂过程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零阶近似,地震断层可以用简单的平面断层来模拟,但是,实际地震断层有很多的分支、弯折、跨跳等。一...
张丽芬
广西大藤峡水库地震危险性分析
2013年
利用自编软件,对广西大藤峡水库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将大藤峡水库划分为5个库段,选用8个诱震因素计算各库段的震级概率及相应的烈度。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后,库尾-勒马库段和大肚湾-坝址库段具有发生中强水库地震的可能性,概率分别为0.499与0.272,而勒马与大肚湾之间的三个库段,发震的可能性较小。在此条件下,利用水库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得出库尾-勒马库段和大肚湾-坝址段的震中烈度可达Ⅵ,长短轴长度分别为6.7、3.8 km和5.9、3.3 km。
张丽芬李井冈王秋良周斌李细光
关键词:水库地震震中烈度
震源动力学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首先阐述了震源动力学过程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杂的断层几何形态及介质模型对动力学破裂过程的影响,并对常用的有限元方法、离散元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和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讨论了这些数值模拟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建议在方法的选择上应视具体问题及计算的精度而定.最后对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关键部分,滑动摩擦准则进行了论述.常用的滑动摩擦准则有滑动弱化准则、速率弱化准则和速率-状态依赖摩擦准则.在单纯考虑某个地震的动力学破裂传播过程时,滑动弱化准则较为常用,其中滑动弱化距离的选取至关重要.但若考虑整个地震循环,速率-状态依赖摩擦准则更为合适.
张丽芬姚运生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三峡库区构造和塌陷地震的拐角频率特征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对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ML2.0以上地震进行统计计算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构造型地震的拐角频率大于5.0Hz,塌陷型地震的拐角频率分布在2.5~4.5 Hz之间;拐角频率较小的塌陷型地震主要分布于煤矿和岩溶管道发育地区,如秭归泄滩和巴东官渡口、火峰等地;拐角频率较大的构造型地震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带附近。
张丽芬姚运生李井冈吴海波
关键词:构造地震三峡库区统计分析
三峡水库地震类型:构造触发和非构造诱发地震及发震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选取三峡水库2003年6月135 m和2012年175 m蓄水后的典型水库地震活动为例进行水库地震类型分析。135 m蓄水后首发微震群活动为非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例证,成因类型包括岩溶型、矿塌型和浅表应力调整型;2012年175 m蓄水后秭归屈原镇ML3.8地震序列与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关系密切,为构造型水库"触发"地震震例。从库水荷载和渗透作用两方面探讨水库地震发震机理,库水荷载与快速响应型地震关系密切,滞后响应型则主要由库水渗透引起。
张丽芬姚运生申学林魏贵春陈俊华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
2011年M_S 4.6瑞昌-阳新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发震构造探讨被引量:11
2013年
2011年MS4.6瑞昌-阳新地震是瑞昌地区继2005年M5.7地震后的又一中等强度地震,文中从多角度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利用双差定位法进行的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主震发生在NE向断裂的西南端,余震的分布则呈现出沿NNE和NW两个方向展布的特征。野外考察发现,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E,沿此方向烈度衰减较慢。考虑震源时间函数的影响,采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2.2°,倾角68.2°,滑动角-3.8°;节面Ⅱ走向33.6°,倾角86.5°,滑动角-158.1°。综合分析认为,NNE向郯庐断裂的南端隐伏段(瑞昌-武穴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而与NW向断裂的共轭作用造成了部分余震沿着NW向分布的特征。
张丽芬姚运生廖武林
关键词:矩张量反演发震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