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ZX10005-003)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玉光李峰王翠芳张彦敏段行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级质量工程中医特色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2篇带状疱疹
  • 2篇证候
  • 2篇证候研究
  • 2篇中医
  • 2篇疱疹
  • 1篇痒疹
  • 1篇医经
  • 1篇脏腑
  • 1篇证论治
  • 1篇湿热
  • 1篇中医证
  • 1篇中医证候
  • 1篇中医证候研究
  • 1篇泻肝
  • 1篇龙胆
  • 1篇龙胆泻肝
  • 1篇龙胆泻肝汤
  • 1篇名医
  • 1篇名医经验

机构

  • 7篇北京地坛医院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西中医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玉光
  • 6篇李峰
  • 3篇王翠芳
  • 3篇张彦敏
  • 2篇倪量
  • 2篇张润田
  • 2篇段行武
  • 2篇王融冰
  • 1篇王旭昀
  • 1篇潘厚儒
  • 1篇夏梦
  • 1篇伦文辉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19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中医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119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CD4水平与证候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中医证候规律。结果:艾滋病带状疱疹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感染途径、CD4水平、证候类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主要证型有肝经郁热证和脾虚湿蕴证。其发病主要由疫毒引起,CD4越低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
张彦敏李峰王融冰王玉光倪量张伟
关键词:艾滋病带状疱疹证候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高达90%的HIV感染者可出现皮肤损害,尤以带状疱疹最为多见[1]。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段行武张润田王玉光伦文辉潘厚儒
关键词:艾滋病带状疱疹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伐昔洛韦
浅谈泄泻与脏腑的关系被引量:17
2011年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泄泻的论述,探讨泄泻的发生与各脏腑的关系,深入挖掘泄泻的成因,为泄泻的治疗提供帮助。结果发现泄泻虽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与肝、肾、肺、大肠、小肠、膀胱的关系也不容忽视。认为研究泄泻,分析泄泻与脏腑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关键词:脏腑
浅谈泄泻的名称及分类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泄泻的论述,探讨泄泻的名称及分类后发现,古代有关泄泻的名称繁多,根据发病脏腑、临床表现、病因及发病规律,大致可分为4类。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段行武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经验介绍被引量:3
2012年
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HIV-PPE)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皮疹之一,为一组慢性、瘙痒性、以丘疹和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皮疹,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段行武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研究工作,对艾滋病伴发皮疹的中医药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临证辨治准确,处方精当。现将其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张润田夏梦王玉光王旭昀段行武
关键词:名医经验艾滋病辨证论治
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的证候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CD4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途径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感染的患者多见脾虚湿蕴证,性接触感染者多见血热生风证,静脉吸毒感染者多见血虚风燥证。结论艾滋病中医证型有血热生风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蕴证,不同感染途径在各证型的分布方面有差异。目的研究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CD4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途径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感染的患者多见脾虚湿蕴证,性接触感染者多见血热生风证,静脉吸毒感染者多见血虚风燥证。结论艾滋病中医证型有血热生风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蕴证,不同感染途径在各证型的分布方面有差异。
张彦敏李峰王玉光倪量
关键词:艾滋病证候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从脾论治的探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从脾论治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泄泻与脾的关系的论述,结合现代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对脾的功能研究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临床治疗方面的报道,分析脾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从脾论治的可行性。结果:脾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进行临床治疗,必须重视脾的作用。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关键词:艾滋病腹泻
试述中医对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认识被引量:5
2015年
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多由感受六淫外邪所致,且以风邪为多见。该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气血两虚,标实主要为湿毒内蕴、风热、瘀血等聚结于皮肤。临床可用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法治疗。
张彦敏王融冰李峰王玉光
关键词:中医艾滋病痒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