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4840501008)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玉娟陈家祺黄挺陈龙山邵应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移植术
  • 2篇角膜
  • 2篇角膜移植
  • 1篇眼内
  • 1篇眼内窥镜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存活
  • 1篇预后
  • 1篇植片
  • 1篇凝固术
  • 1篇皮移植术
  • 1篇无缝线
  • 1篇小切口无缝线
  • 1篇内窥镜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移植
  • 1篇睫状
  • 1篇睫状体
  • 1篇睫状体光凝
  • 1篇窥镜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黄挺
  • 2篇陈家祺
  • 2篇王玉娟
  • 1篇王智崇
  • 1篇邵应峰
  • 1篇金陈进
  • 1篇余敏斌
  • 1篇王涛
  • 1篇陈龙山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对角膜植片存活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眼压升高且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采用眼内窥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ECP)进行治疗的疗效和对角膜植片存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期间,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34例(34只眼)PKP术后眼压升高且药物不能控制患者,在眼内窥镜直视下,行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12例)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22例)(ECP组)。选择26例(26只眼)患者作为对照,采用经巩膜面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TCP)(TCP组)。术前、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植片透明度、内皮细胞密度及前房反应,超声活体显微镜(UBM)检查睫状突和房角情况,注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ECP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13例(38.2%)和23例(67.7%)眼压低于21mmHg。TCP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10例(38.5%)和8例(30.8%)眼压低于21mmHg。两组之间术后眼压控制率比较,在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3,P=0.986),但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4,P=0.005)。ECP组和TCP组术后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013±170)个/mm^2和(847±136)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9,P=0.033)。ECP组和TCP组术后分别有9例(26.5%)和21例(80.8%)出现反应性虹膜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76,P=0.001)。结论ECP对降低PKP术后青光眼患者眼压的远期疗效优于TCP。ECP对角膜植片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引起术后葡萄膜炎的程度均较TCP轻,相对提高了PKP术后角膜植片的生存质量。
黄挺王玉娟陈家祺余敏斌金陈进王涛
关键词:睫状体光凝固术角膜移植术移植物存活
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9例(9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其中6例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观察植片与植床贴合情况、植片移位的发生和处理。随访3~5个月,观察视力、植片透明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8例患者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1天植片移位,经再次复位后贴合良好。6例患者不同程度提高视力,3例患者因术前长期高眼压,术后视力不提高。9例患者植片均透明,角膜曲率(43.96±3.38)D,角膜散光度数(3.32±1.2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124±278)个/mm^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或板层角膜瓣下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比较,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更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手术方式之一。
黄挺陈家祺王玉娟邵应峰陈龙山王智崇
关键词:角膜移植角膜疾病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