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14B04-02)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刁承泰杨庆媛鲁春阳吕薇文枫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河南城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城市
  • 2篇影响因素
  • 1篇地经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市规模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土地经济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位序-规模法...
  • 1篇SPSS
  • 1篇城市规模分布
  • 1篇城市土地
  • 1篇城市土地利用
  • 1篇城市土地利用...
  • 1篇ARCGIS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4篇刁承泰
  • 2篇吕薇
  • 2篇蒋梦倩
  • 1篇涂建军
  • 1篇鲁春阳
  • 1篇杨庆媛
  • 1篇文枫
  • 1篇邓聪
  • 1篇朱玉丽
  • 1篇王德惠

传媒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庆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重庆市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其40个区县进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选取变化程度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县:江北区、双桥区、铜梁县和忠县,从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两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重庆市40区县土地利用既有处于发展期也有处于衰退期和调整期的;四区县土地利用方式逐渐由农用地向非农用地发展,园林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发展;四区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布较均匀。
蒋梦倩刁承泰
关键词:土地利用
2003-2008年香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2003和2008年两期SPOT5卫星影像,对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探讨和分析了香港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5 a间香港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土地利用总面积略有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急剧减少,灌丛和草地显著增加;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微小,目前已处于缓慢发展期.
邓聪涂建军王德惠朱玉丽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ArcGIS和SPSS的重庆市土地经济效益研究
根据重庆市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各项经济数据,首先借助ArcGIS9.2软件分析了重庆市各区县1998~2007年间土地总体经济效益变化差异,分出不同发展速度区域;其次,再利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不...
蒋梦倩刁承泰
关键词:ARCGISSPSS
文献传递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选择2000-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帕雷托公式,分析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各年的判定系数都在0.943以上,位序—规模法则能较好地描述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②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呈现减弱的趋势.③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上推进的特点,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持续增长.④总体看来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减缓,但是不同位序城市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用地增长的作用机制.
吕薇刁承泰
关键词:影响因素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将全国的26个省区划分为8种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并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以中级型和集中型为主导类型,并有向高层次和集中型发展的趋势.
吕薇刁承泰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位序-规模法则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34
2012年
精确刻画城市用地结构与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地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厘定,结果表明:①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最大(0.446),其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89、0.221、-0.04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的间接效应较大(0.420、0.309)。②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57和1.236,对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87、-1.100;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和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间接效应分别为1.163、-1.036,作用方向相反。③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影响绿地比例的重要因素;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后的间接效应(0.451)显著于直接效应(-0.117)。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增长及三者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城市用地结构的主要因素。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