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20033)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治洪龙鑫郭齐勇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中国现代思想
  • 2篇人心
  • 2篇启蒙
  • 2篇启蒙反思
  • 1篇新唯识论
  • 1篇信仰
  • 1篇熊十力
  • 1篇哲学
  • 1篇指向
  • 1篇儒家
  • 1篇儒家传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危机
  • 1篇唯识
  • 1篇唯识论
  • 1篇维系
  • 1篇文化
  • 1篇西方文化观
  • 1篇辛亥革命
  • 1篇理据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胡治洪
  • 1篇郭齐勇
  • 1篇龙鑫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学海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辛亥革命与熊十力的哲学创构
2012年
熊十力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近20年间曾经是一位革命志士和政界人物,辛亥革命以后政界以及社会普遍的道德堕落导致他彻底弃绝政界、疏离社会而沉潜于书斋,通过平章儒佛而创构了一个以"新唯识论"命名,以体用、翕辟、心物、本心、习心、工夫、性智、量智等范畴架构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的旨归在于将社会人生导向真实而至善的境界,由此反映了熊十力对于社会人生的忧念。平章儒佛诚然是熊十力创构哲学体系的必要条件,但辛亥革命导致其疏离社会则是熊十力创构哲学体系的更具前提性的必要条件。熊十力生平思想的转变及其哲学创构的启发意义是,任何社会运动都应该指向世道人心的良善,否则就不必是可欲的,就不免受到当时或后世的批评。
胡治洪
关键词:辛亥革命熊十力新唯识论
超越西化——论胡秋原的西方文化观及其意义
2010年
胡秋原根据历史事实指出,中国文化曾经长期领先于西方文化,这种格局在17世纪才发生逆转。通过广泛深入研究西方文化,他认为西方文化在近四百年发展繁荣的后期已经陷入深刻危机,并进而危及整个人类;导致西方文化危机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科学主义畸变为势利主义、虚无主义,而近代西方启蒙价值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或根本未能落实,或发生扭曲,故对于这种文化必须予以扬弃的超越。胡秋原揭露西方文化危机的主要目的在于矫正本国西化人物崇西贬中甚至趋西弃中的心态,由此表达的"超越西化"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胡治洪
关键词:胡秋原西方文化观
“启蒙反思”的理据、指向与限度——“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工作坊纪言被引量:2
2011年
2010年4月3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的"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工作坊,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和胡治洪教授、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
胡治洪龙鑫
关键词:中国现代思想启蒙反思工作坊理据指向
人心与生态
2011年
由近代西方启蒙理念的偏失所导致的、作为现代化之初始动因和必要条件的人心的自私和贪婪,乃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儒家传统的人物平等、秉德爱物、一体之仁、以德取物、顺时节物的观念和制度,对于矫正人心的自私和贪婪、从而拯救全球生态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胡治洪
关键词:生态危机儒家传统
重建维系人心的信仰系统被引量:2
2010年
郭齐勇
关键词:启蒙反思信仰中国现代思想人心传统文化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