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XLX262)

作品数:10 被引量:152H指数:7
相关作者:胡卫平贾小娟申继亮李海燕王兴起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动机
  • 3篇思维
  • 3篇小学生
  • 2篇学思维活动课...
  • 2篇学习动机
  • 2篇思维活动
  • 2篇课程
  • 2篇活动课
  • 2篇活动课程
  • 2篇教学
  • 2篇创造力
  • 1篇多层线性模型
  • 1篇信息加工
  • 1篇信息加工速度
  • 1篇学生思维
  • 1篇学生学习动机
  • 1篇学校环境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胡卫平
  • 2篇贾小娟
  • 1篇张蕾
  • 1篇周蓓
  • 1篇李海燕
  • 1篇王兴起
  • 1篇于兰
  • 1篇刘丽娅
  • 1篇申继亮
  • 1篇武宝军
  • 1篇刘少静
  • 1篇万湘涛

传媒

  • 3篇教育理论与实...
  • 3篇心理科学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心理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自行设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1~4年级各3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学期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课程有效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文、数学学业成绩。
胡卫平张蕾
关键词:活动课程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业成绩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五年追踪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聚合交叉研究设计,利用"学思维"活动课程,对某小学1~3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4年的干预培养,停止培养一年后,再次收集了数据,分析了变化趋势、即时效果及其长时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表层动机和成就动机呈下降趋势;深层动机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男生的表层动机和成就动机都高于女生;(3)年级越高,表层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越低;(4)培养一年后,实验组学生的深层动机显著高于控制组,且长时效应显著。
贾小娟胡卫平武宝军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多层线性模型
儿童青少年技术创造力的发展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自编的技术创造力测验,对9~15周岁的639名儿童青少年技术创造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青少年技术创造力的发展在整体上呈波浪式上升趋势;(2)男女生技术创造力总体差异不显著,仅在产品设计维度上差异显著;(3)儿童青少年技术创造力的发展在11周岁出现了一个高峰,12周岁出现了一个低潮。
胡卫平万湘涛于兰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对683名小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思维能力训练,探讨该课程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学生。
胡卫平单欣欣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维型课堂教学思想及其启示被引量:13
2011年
思维型课堂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突出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有许多关于思维型课堂教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思维的重要性、知识与思维的关系、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质疑、训练学生思维方法以及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注重学思结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维型课堂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
胡卫平刘丽娅
关键词:学生思维
动机对高一学生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选取了360名高一学生,采用直接和间接激发内外动机的方式,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内外动机和不同水平的外部动机对中学生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直接激发条件下,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尤其表现在流畅性以及独创性维度上;(2)直接激发条件下,外部动机能够抑制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尤其表现在独创性维度上;(3)评价情境不同引起的不同的动机水平对于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期待正性评价不影响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但避免负性评价对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胡卫平周蓓
关键词: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课堂教学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10年
影响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课堂教学因素主要有教师素质、课堂环境、教学方法、动机因素和情绪状态。在这些因素中,教师素质决定着课堂环境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分别通过动机因素和情绪状态间接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胡卫平
关键词:创造力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学校环境对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1
2010年
采用问卷法,对33所学校初二年级的122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探讨了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学校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著性差异;(2)开放性对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存在不同学校间的差异;(4)学校环境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显著增强开放性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正向联系。
李海燕胡卫平申继亮
关键词:学校环境人格特征
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9
2010年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通过不同情绪激发方式,探索了不同情绪状态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正情绪状态能够提高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尤其表现在流畅性和灵活性品质上;不同的负情绪状态对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不同,愤怒不影响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但是恐惧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不同题目形式之间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高兴情绪状态对开放式题目形式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封闭式题目形式的促进作用,而恐惧情绪状态对封闭式题目形式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开放式题目形式的抑制作用。
胡卫平王兴起
关键词:情绪状态
中学生信息加工速度与科学创造力、智力的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以164名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验法和实验法,探讨了信息加工速度与科学创造力、智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信息加工速度与科学创造力、智力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加工任务中,高智商者与高科学创造力者信息加工速度更快,尤其在抽象匹配上差异显著;(3)信息加工速度有效地预测了不同科学创造力组被试与不同智力水平组被试的分布;(4)信息加工速度和科学创造力直接影响智力,同时信息加工速度还通过科学创造力间接影响智力。
胡卫平刘少静贾小娟
关键词:信息加工速度科学创造力智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