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300)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凤民张文莉陈小贝付英梅蔡文辉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绍兴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菌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电子传递
  • 1篇毒力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病
  • 1篇阴道感染
  • 1篇阴道感染性疾...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沙星
  • 1篇体感
  • 1篇铁代谢
  • 1篇铁载体
  • 1篇内酰胺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绍兴市立医院

作者

  • 5篇张凤民
  • 4篇张文莉
  • 3篇陈小贝
  • 1篇蔡文辉
  • 1篇韩甦
  • 1篇付英梅
  • 1篇张晓丽
  • 1篇张莹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crAB外排泵对肺炎克雷伯菌耐环丙沙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外排泵基因表达及其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影响,明确外排泵在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36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的外排泵基因;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存在情况下,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变化。结果 3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6株对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为44.44%;采用PCR技术对16株耐药菌的外排泵acrAB基因进行检测,其中只有9株耐药菌株的检测结果为阳性,acrAB基因的检出率为56.25%;加入CCCP后,acrAB基因阳性株中,有5株(55.56%)MIC值下降4-16倍,2株(22.22%)MIC值下降两倍,还有2株(22.22%)MIC值未下降。结论 acrAB外排系统是肺炎克雷伯菌耐环丙沙星的一个重要机制,泵抑制剂CCCP可有效抑制acrAB基因的外排作用。
赵金云许文芳金法祥张文莉张凤民
关键词:外排泵肺炎克雷伯菌泵抑制剂环丙沙星
细菌产铁载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铁载体(siderophore)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产生的对铁具有高亲和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微生物需要铁合成细胞代谢所需物质,所以铁对于微生物来说至关重要。但三价铁离子及其衍生物溶解性较低,故大多数微生物难以直接利用。
张莹张文莉陈小贝张凤民
关键词:铁载体细菌毒力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3年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使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环免遭水解,保护抗生素的抗菌作用。1976年,英国从链霉菌中发现第一个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其能抑制部分广谱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常与阿莫西林联合应用,可使阿莫西林对某些细菌的MIC值降低。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具有β-内酰胺酶相关的耐药性的细菌的增加,许多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相继被发现。根据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结构,主要将其分为含有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抑制剂和不含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抑制剂。本文就目前国内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蔡文辉张文莉付英梅张凤民
关键词: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细菌耐药
病原体感染与铁代谢被引量:1
2011年
铁(Ironl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机体生命代谢活动.如通过催化氧化一还原反应参与细胞线粒体内电子传递和能量的代谢:参与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在组织间协助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参与免疫反应、遗传物质DNA的合成等。铁缺乏会导致机体贫血和免疫系统的损害:而铁沉积通过Fenton反应可增强自由基介导的氧化应激对组织和细胞造成损伤。
韩甦张晓丽陈小贝张凤民
关键词:铁代谢病原体感染FENTON反应血红蛋白电子传递线粒体内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阴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鉴定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阴道感染性疾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的类型有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目前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病原体的显微镜观察以及病原体代谢物的检测等,但因其诊断阳性率低、敏感性低等限制,导致抗感染药物选择困难、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本综述在比较阴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病以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常见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体鉴定及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提供实验依据。
孙艺歌陈小贝张文莉张凤民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高通量测序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