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BK2008058)

作品数:3 被引量:21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德彩张甘霖赵明松李德成赵玉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地统计
  • 3篇地统计学
  • 3篇土壤
  • 2篇有机质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质
  • 2篇土壤质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图
  • 1篇平原区
  • 1篇主控因素
  • 1篇主控因素分析
  • 1篇母质
  • 1篇空间变异特征
  • 1篇黄泛平原
  • 1篇KRIGIN...
  • 1篇成土
  • 1篇成土母质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赵明松
  • 3篇张甘霖
  • 3篇王德彩
  • 2篇赵玉国
  • 2篇李德成
  • 1篇邬登巍
  • 1篇潘贤章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徐淮黄泛平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57
2013年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估算土壤碳储量、评价土壤肥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精确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徐淮黄泛冲积平原西北部选取了一个24 km×24 km方形区域为研究区,按照套合采样方法,采集了168个耕作层土样,测定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机械组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徐淮黄泛平原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定量分析了区域内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80±7.43 g kg-1,属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为34.08%,属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变异占主导作用,各向异性显著,在45°方向上变异程度最剧烈,土壤有机质呈条带状分布,自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机械组成是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能够独立解释空间变异的64.9%,其次是土地利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四个因子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综合解释为74.6%。
赵明松张甘霖王德彩李德成潘贤章赵玉国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影响因素地统计学
苏中平原南部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47
2013年
在江苏省中部平原南部选取一个30 km×45 km方形区域为研究区,按照套合采样方法,采集178个耕作层土样,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机械组成,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研究苏中平原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8.51±7.80 g/kg,变异系数为27.31%,属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变异占主导作用,各向异性显著,在39°和219°方向上变异程度最剧烈,土壤有机质含量自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主要受土壤质地、成土母质、地形等因素影响,其中土壤质地是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赵明松张甘霖李德成赵玉国王德彩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地统计学土壤质地成土母质
平原区土壤质地的反射光谱预测与地统计制图被引量:14
2012年
基于地统计方法的土壤属性制图通常需要大量的采样与实验室测定。本研究提出利用可见光近红外(visible-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VNIR)光谱技术测定替代实验室测定,并与地统计方法相结合预测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通过建立砂粒(〉0.02 mm),粉粒(0.002-0.02 mm),黏粒(〈0.002 mm)含量的VNIR光谱预测模型,将模型预测得到的质地数据和建模点实测质地数据一同用于地统计分析和Kriging插值制图。以江苏北部黄淮平原地区为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砂粒、粉粒、黏粒含量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8.67%、6.90%3、.51%,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6.46%、5.60%、3.05%,显示了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为快速获取平原区土壤质地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可能的途径。
王德彩邬登巍赵明松张甘霖
关键词:平原区土壤质地地统计学KRIGI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