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43)

作品数:30 被引量:282H指数:10
相关作者:何丙辉黄小辉万盼李建兴刘芸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土壤
  • 7篇油桐
  • 6篇理化性质
  • 5篇地径
  • 5篇入渗
  • 5篇生物埂
  • 5篇土壤理化
  • 5篇土壤理化性
  • 5篇土壤理化性质
  • 4篇植物
  • 4篇土壤渗透
  • 4篇株高
  • 4篇护坡
  • 3篇血橙
  • 3篇养分
  • 3篇幼苗
  • 3篇太阳
  • 3篇土壤入渗
  • 3篇土壤渗透性
  • 3篇土壤养分

机构

  • 27篇西南大学
  • 9篇重庆市林业科...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18篇何丙辉
  • 8篇黄小辉
  • 7篇万盼
  • 6篇李建兴
  • 6篇孟祥江
  • 6篇刘芸
  • 5篇熊兴政
  • 5篇秦川
  • 5篇秦华军
  • 5篇欧阳
  • 5篇李天阳
  • 5篇田家乐
  • 4篇周恺
  • 4篇张怡
  • 3篇闫建梅
  • 3篇李源
  • 3篇毛文韬
  • 3篇彭丽媛
  • 3篇黄欢
  • 2篇刘玉民

传媒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山地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为进一步加强农林牧业资源共享,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在重庆市荣昌县6种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下,分别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各有差异,有机质和全钾在麻竹林下养禽模式中增加最多,全磷在桉树林下养禽模式中增加最多,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则在马尾松林下养畜模式中增加最多。从微生物总量来看,土壤中表现为桉树林下禽模式最多,其次为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少的是麻竹林下种菌模式;腐殖层中最多的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最少的是桉树林下种菌模式。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因此在研究林下经济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秦华军何丙辉赵旋池杨明山张野邓雪梅
关键词:林下经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
水分胁迫对太阳扇扦插苗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采用持续干旱和淹水处理,测定太阳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体系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太阳扇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响应特征的差异及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初期(5d)内,太阳扇受害指数和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太阳扇产生较严重的伤害直至最后死亡,其受害指数、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均急剧上升,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减少而后增加的趋势;淹水胁迫下,太阳扇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到实验后期有所上升,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升-降的趋势,SOD、POD活性实验初期增加然后有所减少,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对太阳扇形态和生理特征造成严重影响,太阳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不及干旱胁迫,持续干旱对扦插苗伤害较大,太阳扇基本丧失自我调节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
苏慧敏何丙辉蔡兴华刘玉民
关键词:淹水干旱抗氧化酶生理反应
重庆璧山5种典型农林混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分入渗特性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璧山县血橙-红薯、血橙-花生、血橙-玉米、血橙-茄子、血橙纯林5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入渗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土壤容重、孔隙度差异均显著,血橙-红薯模式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血橙纯林土壤容重最大,孔隙度最小;不同模式土壤化学指标差异显著,血橙纯林下土壤各化学指标含量均最低,而血橙-茄子模式土壤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最高,血橙-玉米的全氮及碱解氮含量最高,血橙-红薯模式的全磷、全钾含量最高,血橙-花生模式的有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模式土壤入渗过程不同,入渗曲线斜率不同,血橙-红薯模式达到稳渗时间最长,在50~55min,血橙-红薯模式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最大,分别为血橙纯林的4.82,3.88,4.28倍,而血橙纯林的累积入渗量仅为血橙-红薯模式的25.76%;不同模式土壤入渗能力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孔隙度呈正相关,与有机质相关性不显著。采用入渗模型模拟各模式入渗过程,Horton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最高,模型参数具有物理意义,是分析和预测璧山血橙林与农作物混作下土壤入渗过程的适宜模型。
李天阳何丙辉田家乐闫建梅张怡李振林秦川贺小容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入渗入渗模型
施有机肥对油桐幼苗生长及其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以三峡库区油桐幼苗为材料,研究盆栽条件下施用适量(1000g/盆)的猪粪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油桐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土壤(CK)相比,施用猪粪有机肥3个月后土壤p H值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长期施有机肥可以防止土壤酸化;猪粪有机肥处理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全氮和碱解氮含量(P<0.05);却降低了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说明施有机肥有利于油桐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施猪粪有机肥促进了油桐幼苗的株高﹑地径增长及其单株生物量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油桐幼苗根系生长,有利于油桐幼苗在后期生长保持较高的根系吸收养分能力。
万盼刘芸黄小辉熊兴政欧阳孟祥江周恺
关键词:油桐土壤养分
重庆山地血橙园不同模式土壤水分物理性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变异系数,结合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了重庆山地血橙园地血橙-红薯、血橙花生、血橙玉米、血橙纯林、血橙-茄子5种模式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异程度,建立了土壤入渗参数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血橙园地各水分物理指标变异程度不同,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持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有机质、排水能力的变异系数〈15%,为弱变异;非毛管孔隙度、机械组成、土壤通气度的变异系数值处于15%~75%之间,为中等变异;土壤入渗特征的变异系数〉75%,为强变异。血橙-红薯,血橙-茄子模式的持水能力较强,砂粒含量较少,粉粒,黏粒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初始含水率,通气度,排水能力,有机质等也较高,而血橙纯林的上述指标大小规律相反;土壤容重与稳定入渗率呈显著负相关,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排水能力与稳定人渗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同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影响土壤稳渗速率主要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
李天阳何丙辉张怡闫建梅田家乐李振林
关键词:重庆山地
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为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地不同林下经济模式与土壤水分渗透性之间的关系, 以不同空白林地作为对照, 对重庆荣昌县6种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和同一林地不同层次土壤渗透各指标存在很大差异, 0~10 cm土壤总渗透量在麻竹林下种菌模式中最强, 达到449 mL; 其次是黄葛树林下种草模式, 为427.5 mL; 再次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 为389.4 mL; 以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差, 仅有241.5 mL。各林地土壤渗透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在3种模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模型中, 通用经验方程拟合效果最优, Kostiakov方程次之, Philip方程效果最差。土壤渗透性评价得分显示: 麻竹林下种菌模式土壤渗透性最好, 其次是黄葛树林下种草模式, 再次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 以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差。土壤渗透性能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显示: 土壤渗透与土壤有机质、含水率、总孔隙度和0.005~0.01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0.05~0.25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合相关分析, 筛选出8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土壤理化性质因子, 通过主成分分析, 得到表征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参数α和表征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的理化性质指标的综合参数β, 并构建了土壤渗透性各指标及其综合参数α与β的线性回归模型, α=0.249 初入渗率+0.254 稳渗率+0.252 平均渗透速率+0.254 渗透总量, β=0.167 有机质+0.183 含水率+0.200 总孔隙度+0.174 非毛管孔隙度 0.145 P0.05~0.25+0.131 P0.005~0.01+ 0.106 P0.001~0.005 0.200 容重(P0.05~0.25、P0.005~0.01、P0.001~0.005分别表示0.05~0.25 mm、0.005~0.01 mm和 0.001~0.005 mm颗粒含量)。
秦华军何丙辉赵旋池杨明山张野邓雪梅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土壤渗透性土壤理化性质
网格式生物埂对坡面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的时间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网格式生物埂护坡的时间效应,以无生物埂护坡的裸坡为对照,运用分形学原理,对实施年限为1~4年的黄花生物埂坡面土壤机械组成及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特征进行研究,并将两者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各实施年限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介于2.634~2.786之间,且表现为T4>T3>T2>T1>CK,与<0.05mm粒级颗粒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2)各实施年限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介于2.486~2.602之间,且表现为CK>T1>T2>T3>T4,与<0.01mm粒级颗粒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3)坡位对土壤机械组成及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明显,1~4年的黄花生物埂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值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值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而作为对照的裸坡分别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4)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均极显著相关。
姚云何丙辉李建兴李翠莲黄欢秦川
关键词:丘陵山区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
重庆市山地血橙园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关联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研究了重庆市璧山县河边镇血橙核心示范园区的血橙 红薯(Ⅰ)、血橙 花生(Ⅱ)、血橙 玉米(Ⅲ)、血橙 茄子(Ⅳ)、血橙纯林(Ⅴ)5种模式下0~10 cm和10~20 cm土壤理化性质, 并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了不同种植模式血橙园减小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孔隙, 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效果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 同一种植模式不同土层比较, 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减少, 毛管孔隙度、全磷、全钾则在测试土层间含量变化不大。不同种植模式下相同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的养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 且相同土层不同种植模式比较, 模式Ⅴ土壤容重最大, 非毛管孔隙、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最小, 而毛管孔隙度大于模式Ⅱ, 全钾则表现为0~10 cm土层含量略高于模式Ⅱ, 10~20 cm土层含量最低; 各种植模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在0~10 cm土层为: 模式Ⅰ〉模式Ⅲ〉模式Ⅳ〉模式Ⅱ〉模式Ⅴ, 在10~20 cm土层为: 模式Ⅰ〉模式Ⅳ〉模式Ⅲ〉模式Ⅱ〉模式Ⅴ。各模式地表植被生物多样性、地下根系分布、农作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不同, 是导致各模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李天阳何丙辉田家乐张怡闫建梅贺小容李建兴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灰色关联法
花椒枝屑栽培金针菇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落叶灌木树种花椒树的枝屑作为栽培原料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椒枝屑占比为45%的原料配方适宜于金针菇栽培,金针菇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与对照(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常用栽培配方)相近,略低于对照;金针菇中Ca、Fe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Mg、Cu、Zn含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金针菇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对照;以花椒枝屑作金针菇栽培原料可降低成本,投入产出比较高。
李晓林孙海艳梁国鲁何桥郭启高夏清清赵申清玉
关键词:金针菇栽培
百草枯对油桐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三峡库区油桐幼苗为实验材料,在种植前喷施百草枯,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比较研究百草枯对油桐幼苗生长及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的土壤pH值比对照高1.0%,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8%,6.3%和5.4%,差异均不显著(p>0.05);处理组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5%,2.0%,0.39%和6.5%,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处理组的油桐幼苗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1.8%和1.6%.可见,在正常使用剂量范围内,百草枯不仅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不大,还有助于油桐幼苗生长.因此,百草枯可用于消除油桐幼苗早期的杂草.
万盼刘芸黄小辉熊兴政彭丽媛陈佳玉欧阳袁孝谦周恺孟祥江周长江
关键词:百草枯油桐土壤理化性质株高地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