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070754)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士强宋卫宁佘奎军胡银岗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大麦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大麦
  • 1篇醇溶蛋白
  • 1篇大麦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胡银岗
  • 1篇佘奎军
  • 1篇宋卫宁
  • 1篇王士强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法对采自以色列的野生大麦的一个野生自然群体的15个系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14份栽培大麦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29份供试材料中,共发现52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52条谱带的出现频率为3.44%~93.1%,多样性指数为0.066~0.368;以中国春醇溶蛋白为标准,ω区大麦醇溶蛋白的谱带数最多,其次是β区;野生大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β区>ω区>α区>γ区,而栽培大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ω区>β区>γ区>α区;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栽培大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相当,且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来自全球不同区域栽培大麦品种间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同样丰富。以上结果说明,野生大麦中保存了较栽培大麦更为丰富的基因资源,今后栽培大麦的品质改良应该重视野生大麦资源的合理利用。
佘奎军王士强胡银岗宋卫宁
关键词:栽培大麦野生大麦醇溶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