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CDA055)
作品数:
3
被引量:58
H指数:2
相关作者:
喻爱喜
余国荣
陶圣祥
吴刚
祝少博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引流
3篇
封闭引流
3篇
负压
3篇
负压封闭
3篇
负压封闭引流
2篇
引流技术
2篇
细胞
2篇
负压封闭引流...
1篇
毒性
1篇
引流术
1篇
软组织
1篇
软组织缺损
1篇
软组织损伤
1篇
生物活性
1篇
生物相容
1篇
生物相容性
1篇
生物学评价
1篇
皮瓣
1篇
缺损
1篇
组织缺损
机构
3篇
武汉大学
作者
3篇
喻爱喜
2篇
陶圣祥
2篇
余国荣
2篇
吴刚
2篇
祝少博
1篇
胡祥
1篇
漆白文
1篇
潘振宇
1篇
邓凯
1篇
夏成焱
1篇
付涛
传媒
1篇
中华实验外科...
1篇
武汉大学学报...
1篇
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2篇
2012
1篇
201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传统纱布开放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时治疗不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比较传统纱布开放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临时覆盖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153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548例,女605例;年龄3~68岁,平均35.3岁,平均创面大小为195.9cm2。创面类型:无菌创面53例,污染创面1388例,感染创面712例;根据临时覆盖创面的方法,分为纱布开放换药组(开放组,793例)和VSD创面封闭组(VSD组,1360例),后期行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显微外科手术永久覆盖闭合创面。比较两组患者临时覆盖创面的时间及后期不同永久覆盖方法的选择。结果开放组与VSD组各类创面平均临时覆盖时间分别为:无菌创面(9.7±3.1)d和(7.0±1.9)d,污染创面(25.8±6.3)d和(17.8±3.7)d,感染创面(32.0±9.3)d和(21.7±4.0)d。开放组后期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137例,显微外科组织瓣移位(移植)647例;VSD组后期直接缝合47例,游离植皮580例,显微外科组织瓣移位(移植)733例。两组患者3种不同类型创面的临时覆盖时间及永久覆盖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2例患者术后获1—6个月(平均3个月)随访。永久覆盖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大部分感觉恢复,对患肢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与传统纱布开放换药临时覆盖创面比较,VSD技术能明显减少临时覆盖时间,对无菌创面可增加二期直接缝合创面的比例,对污染及感染创面可降低二期组织瓣移植闭合创面的比例。
邓凯
喻爱喜
余国荣
潘振宇
陶圣祥
祝少博
漆白文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引流术
负压封闭引流对创面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及IκBα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创面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IκBα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每组建立24例Susscrafa猪背急性感染创面模型,VSD治疗为实验组,120mmHg(1mmHg=0.133kPa)负压持续吸引,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对创面炎性反应、ICAM—1表达及IκBα磷酸化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SD组减轻感染创面炎性反应,ICAM-1表达相对值0.60±0.08,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06(P〈0.05),VSD显著减少IκBα磷酸化(40±9)%,(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减少IκBα磷酸化,抑制感染创面ICAM-1的表达,明显减轻感染创面炎性反应。
胡祥
喻爱喜
余国荣
陶圣祥
夏成焱
吴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细胞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
IΚBΑ
创面
生物活性负压封闭吸引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制备的生物活性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进行生物学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该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热源试验和微核试验。结果: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为Ⅰ级,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溶血反应,无皮肤刺激性,无热源反应,无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安全性,可望应用于临床。
付涛
喻爱喜
吴刚
祝少博
宋九宏
关键词:
生物活性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