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WSTJJ20111110)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晓武张卫达张本杨博袁彬彬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瓣
  • 1篇带瓣管道
  • 1篇心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流出道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穿透伤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右心室流出道
  • 1篇室间隔
  • 1篇室间隔缺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救治
  • 1篇牛颈静脉
  • 1篇牛颈静脉带瓣...
  • 1篇缺损
  • 1篇中期疗效
  • 1篇自体
  • 1篇自体心包

机构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2篇张卫达
  • 2篇王晓武
  • 1篇杨博
  • 1篇杨永超
  • 1篇梅鲁刚
  • 1篇张本
  • 1篇林曦
  • 1篇袁彬彬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外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救治
2014年
目的总结外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救治经验。方法对2008-07/2013-06月期间收治的8例外伤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其余7例均救治成功,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未出现并发症及室缺残余漏。结论外伤性室间隔缺损容易漏诊,病情多凶险,快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对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应尽早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体外循环膜肺支持等疗法以改善心功能。
林曦张卫达王晓武袁彬彬杨永超梅鲁刚
关键词:心脏穿透伤室间隔缺损手术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与自体心包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应用牛颈静脉带瓣管道与自体心包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中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接受外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的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2~16(5.22±4.12)岁,男11例、女7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7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狭窄4例、永存动脉干3例、永存动脉干合并右肺动脉缺如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完全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例。术中采用完整国产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11例(牛颈静脉管道组),采用自体心包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7例(自体心包管道组),记录围手术期情况。术后随访4~56个月,应用心脏超声及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疗效。结果牛颈静脉管道组11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自体心包管道组7例患者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牛颈静脉管道组右心室压/桡动脉压比值、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均小于自体心包管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停机后右心室流出道跨瓣压差、输血量及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无死亡病例,牛颈静脉管道组无再次手术病例,自体心包管道组1例因严重右心功能不全于术后2年行机械瓣膜带瓣管道植入术。超声测量结果显示,牛颈静脉管道组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右心室流出道跨瓣压差与出院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1±7.31)mmHg(1 mmHg=0.133kPa)vs(20.45±6.70)mmHg,P>0.05],自体心包管道组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右心室流出道跨瓣压差高于出院前[(29.20±18.09)mmHg vs(16.14±4.02)mmHg,P<0.05];牛颈静脉管道组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发现轻度反流8例、中度反流3例,自体心包管道�
林曦王晓武马涛袁彬彬张本杨博林钊明张卫达
关键词:牛颈静脉带瓣管道中期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