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KS013)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5H指数:7
- 相关作者:汪青松陈莉程莉陈莉刘光辉更多>>
-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被引量:5
- 2006年
-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才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汪青松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 借鉴印度有益经验 推动我国科学发展——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及启示
- 2008年
-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它们在经济改革、经济模式、发展绩效等方面的比较,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余精华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解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本文以2004、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7个省的数据为样本,对27个省建立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但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不平衡的,经测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26131、0.79956、0.882031。
- 刘光辉陈莉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经济增长灰色关联
- 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 2007年
- 江泽民的科学发展思想历经四个阶段的演进,包含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等思想,为科学发展观阐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等思想内涵作了理论准备。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是在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 汪青松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建国以来党的可持续发展观时空解析
- 2007年
- 本文从时间的角度阐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演进和历史地位,从空间的角度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化特征,并探讨了新中国历届领导在推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独创性贡献,力求对当前科学认识和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詹玉华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历史演进历史地位本土化
-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兼与赵凌云、张连辉先生商榷被引量:24
- 2005年
-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 汪青松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2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有一个从量变到部分质变、从过程性部分质变到总体性部分质变、从阶段性飞跃到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从认识的过程性部分质变及飞跃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五次阶段性飞跃;从认识的总体性部分质变及飞跃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达到的是量变性认识,所以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但这一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质变性认识奠定了思想基础。
- 汪青松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
- 试论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贡献
- 2006年
-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贡献是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直接联系起来考察,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从三点规定性扩大为六点规定性;把“消灭剥削”进一步界定为“消灭剥削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 汪青松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
- 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探析与建构被引量:2
- 2012年
- 探析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首先必须确认这一科学体系的客观存在。架构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关键要把握这一科学体系的要素框架及其所展示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科学发展观是从认识、实践、政策三个维度展开的,应从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上建构其科学体系。
- 汪青松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安徽省阜阳市绿色建筑发展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内涵是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 赵凤
- 关键词:建筑发展节约资源自然环境全寿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