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50209)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曾义韩杨云游潮杨忠徐宏更多>>
相关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胶质
  • 12篇胶质瘤
  • 11篇细胞
  • 8篇微阵列
  • 8篇基因
  • 8篇胶质瘤细胞
  • 8篇SHG-44
  • 7篇CDNA微阵...
  • 6篇全反式
  • 6篇全反式维甲酸
  • 6篇维甲酸
  • 5篇细胞系
  • 4篇胶质瘤细胞系
  • 4篇CHG-5
  • 3篇维甲酸诱导
  • 3篇基因芯片
  • 2篇重叠基因
  • 2篇表达基因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机构

  • 12篇德阳市人民医...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曾义
  • 10篇韩杨云
  • 8篇游潮
  • 7篇杨忠
  • 3篇徐宏
  • 2篇刘之一
  • 2篇孙中书
  • 2篇周增俊
  • 1篇罗小强
  • 1篇龙晓东
  • 1篇梁义
  • 1篇魏璐
  • 1篇彭涛
  • 1篇谭新杰

传媒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四川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症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亡相关基因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的差异表达
2008年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凋亡机制与胶质瘤细胞恶性程度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用SuperscriptⅡ逆转录酶进行RT-PCR,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cDNA产物;然后进行芯片杂交,检测人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分级为Ⅱ级)和SHG-44(WHO分级为Ⅳ级)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特别是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与CHG-5相比,SHG-44细胞中检测到有103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和89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种类很多,其中凋亡类相关基因共6个,上调基因有4个,下调基因2个。结论本结果提示,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可能有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刘之一韩杨云孙中书徐宏曾义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凋亡基因芯片
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与侵袭和转移相关的重叠基因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分析不同级别和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系与侵袭和转移相关的重叠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侵袭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两种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CHG-5和SHG-44以及全反式维甲酸诱导3天的SHG-44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消除细胞系间的个体差异,鉴定与胶质瘤侵袭和转移相关的重叠基因。随机选择数个重叠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实验鉴定出31个重叠基因,表达上调20个,下调11个。其中,4个重叠基因,包括CD151、G3BP、UGB和CSTB与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部分重叠基因的可靠性为Northern杂交实验所验证。结论初步揭示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存在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示这些重叠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有关。
曾义杨忠韩杨云游潮
关键词:CHG-5SHG-44胶质瘤全反式维甲酸CDNA微阵列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胶质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2008年
目的筛选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胶质瘤细胞所致增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进展的基因通路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前后胶质瘤SHG-44细胞(WHO级)的基因表达谱,鉴定与胶质瘤增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实验鉴定出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8个、下调14个。5个差异表达基因:MDM2、PDCD5、SOD2、SERPINF1和MAPK11与胶质瘤的增殖相关。结论初步揭示全反式维甲酸能诱导胶质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示前述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有关。
彭涛曾义徐宏周增俊游潮
关键词:SHG-44胶质瘤全反式维甲酸CDNA微阵列
戊四氮点燃SD大鼠制作慢性癫癎模型中不同注射剂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戊四氮(PTZ)致SD大鼠慢性点燃癫(癎)模型的效果.方法 采用PTZ腹腔注射制作SD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癫(癎)Ⅰ组[PTZ,30 mg/(kg·d)]、癫(癎)Ⅱ组[PTZ,35 mg/(kg·d)]、癫(癎)Ⅲ组[PTZ,40 mg/(kg·d)];观察发作情况;分别计数雌雄鼠发作只数并对发作后大鼠脑组织行尼氏染色.结果 Ⅰ,Ⅱ组之间潜伏期无显著差异;Ⅲ组与Ⅰ,Ⅱ组之间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潜伏期最短,但死亡率高;雌雄鼠在各剂量条件下未见显著差异;癫(癎)组比对照组明显的组织增生,各剂量癫(癎)组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该实验中,PTZ腹腔注射致SD鼠点燃慢性癫寮模型的最适剂量是30~35 mg/(kg·d).
梁义杨忠魏璐谭新杰
关键词:戊四氮癫痫
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生长调节相关重叠基因的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分析不同级别和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系生长调节相关的重叠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恶性转化的基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两种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Ⅱ级)和SHG-44(WHOⅣ级)以及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诱导3d的SHG-44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鉴定与胶质瘤生长调节相关的重叠基因,并消除细胞系间的个体差异。随机选择数个重叠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实验鉴定出31个重叠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0个、下调11个;5个重叠基因:MDM2、DCTN2、FADD、PDCD5和SOD2与胶质瘤的生长调节相关。部分重叠基因的可靠性为Northern杂交实验所验证。结论初步揭示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存在生长调节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示这些重叠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有关。
曾义杨忠韩杨云游潮
关键词:CHG-5SHG-44胶质瘤全反式维甲酸CDNA微阵列
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侵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侵袭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侵袭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Trizol试剂盒提取总RNA,用SuperscriptⅡ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以荧光染料Cy3和Cy5分别标记胶质瘤细胞系SHG-44(WHOIV级)和CHG-5(WHOII级)的cDNA产物,然后进行芯片杂交,检测CHG-5和SHG-44细胞的基因表达谱,鉴定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SHG-44相比,CHG-5细胞有102个基因表达上调、90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按功能分为:凋亡类、细胞迁移和转移类、细胞周期与生长调节类、细胞骨架类、分化类、细胞代谢类、癌基因、氧化磷酸化类、受体与信号传导类、核蛋白体类、泛素-蛋白酶系统类、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类及其他等。其中与侵袭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3个(上调基因有6个、下调基因7个),芯片结果进一步得到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的支持。结论初步揭示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存在侵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有关。
曾义杨忠韩杨云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CDNA微阵列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胶质瘤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胶质瘤细胞所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胶质瘤进展的基因通路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前后胶质瘤SHG-44细胞(WHOⅣ级)的基因表达谱,鉴定与胶质瘤进展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鉴定出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8个、下调14个;按功能有凋亡类、细胞侵袭与转移类、细胞周期与生长调节类、细胞骨架类、细胞代谢类等。结论初步揭示SHG-44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开展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可能阐明胶质瘤进展的基因通路及机制。
韩杨云曾义游潮
关键词:SHG-44胶质瘤全反式维甲酸CDNA微阵列
两种级别胶质瘤细胞系代谢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基因的异常表达和功能调节在胶质瘤的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导致胶质瘤由低级向高级进展的基因通路远未阐明。本实验拟从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筛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进展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两株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Ⅱ级;SHG-44,WHOⅣ级)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为实验模型,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芯片杂交,分别检测CHG-5以及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后SHG-44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cDNA微阵列的结果。结果本实验发现13个与胶质瘤进展密切相关的代谢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它们涉及细胞的糖类和核苷酸代谢。其中,TPI1,BPGM,ALDOA,AKR1B1,LDHA,ADSL,RRM1和NP表达上调,而UGT2B7,ACAT1,IMPDH2,PRPS1和PKM2表达下调。此外,有5个基因(TPI1,BPGM,ALDOA,LDHA和RRM1)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SHG-44细胞中也出现差异表达,提示这些基因不仅存在于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而且存在于分化诱导处理的胶质瘤细胞之间。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为Northern杂交实验所验证。结论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首次发现有13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胶质瘤细胞的代谢密切相关,它们可能在胶质瘤的恶性转化和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曾义杨忠游潮
关键词:CHG-5SHG-44胶质瘤细胞系CDNA微阵列
生物芯片技术与胶质瘤基因的差异表达
2007年
生物芯片技术已从较为成熟的基因芯片向其它芯片技术发展。多种芯片技术的结合,在寻找胶质瘤相关基因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互为补充。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发现了许多在胶质瘤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研究这些基因,对于阐明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肿瘤标记物、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韩杨云曾义游潮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芯片组织芯片蛋白质芯片
人胶质瘤细胞系CHG-5和SHG-44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2008年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细胞CHG-5(WHO分级为级)和SHG-44(WHO分级为级)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抽提总RNA,进行RT-PCR,并用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cDNA产物,然后进行芯片杂交,检测CHG-5和SHG-44基因表达的差异,并用Northern blot杂交来验证芯片结果。结果:与CHG-5相比,SHG-44细胞中检测到有103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89个表达明显下调。芯片结果得到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的支持。结论:初步揭示了胶质瘤进展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胶质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韩杨云曾义杨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