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05)

作品数:36 被引量:173H指数:9
相关作者:张丹参张力张万明田慧薛贵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UPLC
  • 4篇丹参
  • 4篇药理
  • 4篇体外
  • 4篇微丸
  • 4篇胶束
  • 4篇靶向
  • 3篇血管
  • 3篇药物
  • 3篇三硝基苯磺酸
  • 3篇小鼠
  • 3篇结肠靶向
  • 3篇结肠靶向微丸
  • 3篇磺酸

机构

  • 3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6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4篇张丹参
  • 10篇张力
  • 6篇张万明
  • 6篇田慧
  • 5篇薛贵平
  • 5篇王倩
  • 4篇郭春燕
  • 4篇金灿
  • 3篇赵丽艳
  • 3篇宋晓敏
  • 2篇赵一洁
  • 2篇王志宝
  • 2篇谭晓虹
  • 2篇张夏微
  • 2篇魏丽
  • 2篇王静静
  • 1篇崔乐
  • 1篇罗强
  • 1篇张爱兰
  • 1篇王治宝

传媒

  • 20篇神经药理学报
  • 5篇中草药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胡疏肝散醇提物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chaihu shugan powder,CSGS)乙醇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与慢性束缚应激法(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相结合复制小鼠抑郁模型,以柴胡疏肝散水体物为阳性对照,采用体质量增长趋势、蔗糖饮水实验、敞箱实验、情绪性行为评分、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价柴胡疏肝散醇提物抗抑郁作用。结果:CUMS与CRS相结合可以导致小鼠抑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趋势明显减慢(P<0.01);在蔗糖饮水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蔗糖水偏嗜度下降;在敞箱实验中,模型组小鼠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性下降(P<0.01,P<0.05);在情绪性行为评分实验中,模型组小鼠情绪评分显著性降低(P<0.05);在悬尾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显著性升高(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游泳不动时间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散水提组和醇提物16.4、8.2、4.1 g·kg-1剂量组均可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P<0.05,P<0.01)且具有剂量相关性。同是8.2 g·kg-1的生药量,与水提物组比较,醇提物组小鼠实验d 28体质量明显高于水提物组(P<0.05),敞箱实验中水平运动次数明显高于水提物组(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游泳不动时间明显低于水提物组(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CUMS与CRS相结合方法成功复制了小鼠抑郁模型。柴胡疏肝散醇提物对此抑郁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于亚青王林林王静静魏丽张万明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醇提物水提物抑郁模型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构建及其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构建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以及恶唑酮(oxazolone,OXZ)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方法: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n=30)。Ⅰ组、Ⅱ组参照Morris及Walter的方法制备小鼠TNBS模型:Ⅰ组(TNBS溶剂对照组),50%乙醇0.1 m L灌肠;Ⅱ组(TNBS模型组),0.6%TNBS溶液0.1 m L灌肠;两组灌肠给药一次后在d 1、d 2、d 3、d 5、d 7每组处死6只。Ⅲ组、Ⅳ组参照Heller方法制备小鼠OXZ模型:Ⅲ组(OXZ溶剂对照组),皮肤涂抹100%乙醇0.1 m L,每天一次,连续2 d,d 7以50%乙醇0.1 m L灌肠;Ⅳ组(OXZ模型组),皮肤涂抹1%OXZ溶液(100%乙醇溶解)0.1 m L每天一次,连续2 d(致敏),d 7以0.5%OXZ(50%乙醇溶解)0.1 m L灌肠;两组灌肠给药一次后在d 1~d 5每天处死6只小鼠。观察Ⅰ~Ⅳ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大体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并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种模型组小鼠DAI,CMDI和HP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TNBS和OXZ诱导的结肠炎均可导致MPO明显上升,TNBS结肠炎TNF-α明显上升,OXZ结肠炎IL-4明显下降。结论:TNBS及OXZ均能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两种模型各有特点,其中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以辅助性T1(helper1,Th1)型炎症反应为主,OXZ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以辅助性T2(helper2,Th2)型炎症反应为主。
王倩田慧刘靓靓钟明梅艳飞张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3年
目的:考察自制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将其与大黄酸海藻酸钠溶液在兔体内大黄酸的药动学行为作比较,以明确该缓释制剂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对其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设计,按大黄酸量10只家兔单剂量口服35 mg·kg-1。自制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和大黄酸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0.5,1,2,3,4,6,8,9,10,12,14,24,28,32,36 h采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制剂在家兔体内的药-时曲线中自制的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tmax(9.73±0.68)h,Cmax(3.00±0.81)g·L-1,AUC0~∞(59.21±4.35)mg·L·h-1,MRT(21.12±1.12)h;参比制剂:tmax(4.17±0.12)h,Cmax(2.71±0.74)g·L-1,AUC0~∞(39.72±3.11)mg·L·h-1,MRT(9.33±2.08)与参比制剂相比,自制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的达峰时间更晚,峰浓度更大,两制剂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生物利用度优于参比制剂。
赵一洁张丹参张力张夏微金灿
关键词:大黄酸药代动力学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黄素-胡椒碱聚合物复方胶束的处方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黄素-胡椒碱聚合物复方胶束(Cur/PipF127/P123-PM)的处方工艺。方法UPLC法测定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含量。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Cur/Pip F127/P123-PM,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投药量、F127所占质量比和水化体积为自变量,以姜黄素载药量和包封率、胡椒碱包封率以及胶束粒径为因变量,进行3因素5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实验,分析结果得出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对胶束制剂的最佳冻干条件进行初步筛选。结果优化得到的Cur/Pip F127/P123-PM最佳处方工艺:姜黄素与胡椒碱的投药量分别为12.96 mg和0.69 mg、F127的质量比为0.46、水化体积为8.85 mL。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复方姜黄素胶束制剂对姜黄素的载药量为5.63%、溶解度为1.27 mg/mL、包封率为86.86%;对胡椒碱的包封率为77.54%;胶束制剂平均粒径为66.79nm;Zeta电位接近于0。以8%甘露醇为保护剂制得的冻干制剂复溶效果较好。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复方姜黄素胶束制剂的处方优化,精度高,预测性好。
梁宇飞张欣欣许洁赵丽艳李亚鑫张万明张丹参
关键词:姜黄素胡椒碱胶束UPLC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大黄栓制剂对两种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构建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和恶唑酮(oxazolone,OXZ)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观察大黄栓剂对UC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n=210)制备小鼠TNBS和OXZ模型。Ⅰ组(TNBS模型组)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n=30):A(TNBS模型组)、B(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栓剂组)、C(大黄800 mg·kg-1栓剂组)、D(大黄400 mg·kg-1栓剂组)、E(大黄200 mg·kg-1栓剂组)、F(空白栓剂组)、G(TNBS溶剂对照组)。Ⅰ组(A^E):0.6%TNBS溶液0.1 m L灌肠;Ⅰ组(F):不做任何处理;Ⅰ组(G):50%乙醇0.1 m L灌肠;以上7组自灌肠一次后在d 1、d 2、d 3、d 5、d 7每组处死6只。Ⅱ组(OXZ模型组)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n=30):A(OXZ模型组)、B(SASP栓剂组)、C(大黄800 mg·kg-1栓剂组)、D(大黄400 mg·kg-1栓剂组)、E(大黄200 mg·kg-1栓剂组)、F(空白栓剂组)、G(OXZ溶剂对照组)。Ⅱ组(A^E):皮肤涂抹1%OXZ溶液(100%乙醇溶解)0.1 m L每天一次,连续2 d(致敏),d 7以0.5%OXZ(50%乙醇溶解)0.1 m L灌肠;Ⅱ组(F):不做任何处理;Ⅱ组(G):皮肤涂抹100%乙醇0.1 m L,每天一次,连续2 d,d 7以50%乙醇0.1 m L灌肠;以上7组灌肠给药一次后在d 1~5每天处死6只小鼠。观察Ⅰ组,Ⅱ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大体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并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Ⅰ组(A)小鼠的DAI、CMDI、HPS、MPO酶活性、IL-4含量、TNF-α表达含量与Ⅰ组(G)比较在d 1、d 2、d 3、d 5、d 7均有明显改变;Ⅰ组给予含药栓剂组(B^E)与Ⅰ组空白栓剂组(F)相比,小鼠的DAI、CMDI、HPS、MPO酶活性、IL-4含量、TNF-α表达在d 1、d 2、d 3、d 5、d 7均有差异;Ⅰ组大黄不同�
张丹参王倩田慧薛贵平张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2,4,6-三硝基苯磺酸栓剂
应用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技术评价丹参有效单体成分抗氧化及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最佳配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uniform design-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UD-HTS)技术,对丹参多种有效单体成分进行多因素多水平配伍组合样品抗氧化及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筛选。方法:具有生物活性的丹参多种有效单体(脂溶性7种和水溶性7种)。按照均匀设计方案,得到各单体之间不同浓度配比的组合样品,通过抗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4-tert-octyl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氧化法和细胞学实验检测各组合样品药物活性。结果: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A13、PA两个抗氧化及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最佳配伍组合样品。结论: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技术可快速筛选出药效较好的组合样品,适合多因素多水平配比的大规模药物筛选。
金灿张丹参
关键词:丹参海马神经细胞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构建及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制备大鼠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并制备大黄结肠靶向微丸,考察微丸对大鼠U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海藻酸钠、果胶和壳聚糖通过滴制法制备丸芯,并包以肠溶衣制成大黄结肠靶向微丸,测定微丸中游离蒽醌含量,计算微丸的载药量。Wistar大鼠采用噁唑酮建立UC模型,造模前随机分为预保护组(3个剂量组:200、140、8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预保护组在造模前3 d开始灌胃微丸,连续给药8 d,d 9处死,剖腹取结肠,称量结肠湿质量,观察结肠损伤情况,计算结肠湿质量指数并对大鼠结肠病变进行评分。结果: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预保护组140 mg·kg^(-1)剂量组的结肠湿质量指数(7.86、6.20、7.29、7.59、6.11、4.65)(P<0.05)和结肠病变肉眼评分(P<0.01)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可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对UC大鼠具有一定预保护作用。
张丹参梅艳飞宋晓敏庄忠宝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干预作用
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制备微丸中各种影响因素的考察以及对其体外释放度的考察和筛选,制备释药行为理想的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考察滴速、滴距、滴管直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微丸成型性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氯化钙pH值以及投药量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微丸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自制微丸光滑,圆整度好,且载药均匀,载药率在96%以上;其在人工胃液中2 h的释放度<5%;在PBS(pH 6.8)中,释放曲线表明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良好,且质量稳定可靠。
赵一洁张丹参张力张夏微金灿
关键词:大黄酸微丸海藻酸钠氯化钙
血脑脊液屏障上P-糖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血脑脊液屏障是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周皮细胞等组成的动态生理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P-糖蛋白作为血脑脊液屏障上一种常见膜蛋白,它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大量表达,限制毒性物质和大量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进入脑内。因此对P-糖蛋白在血脑脊液屏障中的外排转运机制的了解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一个突破点。该文主要对P-糖蛋白的基本结构、转运途径、在生理与病理情况下P-糖蛋白的调节机制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以及提高血脑脊液屏障对治疗药物通透性研究提供参考。
张海威张力
关键词:P-糖蛋白基本结构抑制剂
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和狼毒色原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和狼毒色原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PDA检测器,选用Hypersil GOLDaQ-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伞形花内酯为327 nm,狼毒色原酮为297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2种活性成分在13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伞形花内酯、狼毒色原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2~19.6μg·ml^(-1)(r=0.9998)、20.0~320μ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1.8%,RSD分别为1.2%,1.5%。13批不同产地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范围为:0~0.57mg/g;狼毒色原酮的含量范围6.46~30.92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瑞香狼毒的质量控制。
魏丽王静静杨艳梅赵丽艳张万明张丹参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瑞香狼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