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09H0030)

作品数:26 被引量:14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明春辛梅华毛扬帆王朝张晓林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教育部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篇壳聚糖
  • 12篇季铵
  • 10篇季铵化
  • 8篇O
  • 6篇衍生物
  • 5篇单分子
  • 5篇单分子膜
  • 5篇抗菌
  • 5篇抗菌活性
  • 5篇壳聚糖衍生物
  • 5篇活性
  • 5篇分子
  • 5篇分子膜
  • 4篇烷基化
  • 3篇铵盐
  • 3篇季铵盐
  • 3篇胶束
  • 3篇改性
  • 3篇改性壳聚糖
  • 3篇N

机构

  • 25篇华侨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5篇辛梅华
  • 25篇李明春
  • 5篇毛扬帆
  • 3篇王军
  • 3篇王朝
  • 3篇张晓林
  • 2篇程萌萌
  • 2篇方江海
  • 2篇李璇
  • 2篇詹光耀
  • 2篇林意华
  • 2篇宋宇宁
  • 2篇周盛全
  • 2篇关品燊
  • 2篇林水森
  • 2篇陈燕燕
  • 1篇邱枫
  • 1篇李莉
  • 1篇刘决照
  • 1篇谢钦钦

传媒

  • 19篇化工进展
  • 4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学通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O-双十二酰化-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胆固醇混合单分子膜性质被引量:1
2011年
制备了O,O-双十二酰化-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DATMC),用FTIR、EA和1H 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与胆固醇(CH)的混合单分子膜性质。结果表明:DATMC在氯仿、THF和DMF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随着胆固醇含量的增加,DATMC/CH混合分子膜的崩溃压和极限分子占据面积均减小;在任何膜压下,体系的超额自由能ΔGexc<0,说明DATMC与CH二者处于混溶状态。并且XCH=0.8时,ΔGexc最小,此时相容性最好,体系最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调整胆固醇的含量可以改变混合单分子膜的性质。
詹光耀李明春辛梅华关品燊
关键词:三甲基化酰化胆固醇单分子膜
壳聚糖基非病毒基因载体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阳离子多糖,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好、安全无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壳聚糖溶解性差、靶向性弱和转染率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针对这些缺点,研究者对壳聚糖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本文就近年来改性壳聚糖衍生物用作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结果作简要综述,重点介绍其细胞毒性和转染能力。
刘决照辛梅华李明春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壳聚糖非病毒载体细胞毒性
季铵化-N-(4-咪唑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胶束形成被引量:1
2012年
以壳聚糖、4-咪唑甲醛和碘甲烷为原料,制备了季铵化-N(-4-咪唑甲基)壳聚糖(TM-MI-CS)。用1H NMR、FTIR和EA等进行表征,并考察了TM-MI-CS在不同pH值条件下胶束的形成。结果表明,TM-MI-CS在水溶液中能形成稳定的胶束,TEM图显示胶束为球形结构,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714 mg/mL;不同pH值条件下制备的胶束,平均粒径为188~607 nm,胶束的粒径变化对pH值具有一定的响应性。
程萌萌辛梅华李明春李璇
关键词:壳聚糖季铵化胶束
O-季铵化-N,N-双烷基壳聚糖的单分子膜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自制的季铵化试剂环氧丙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醚,制备3个不同烷基化长度的O-季铵化-N,N-双烷基壳聚糖(QADCS),用FTIR、EA和1H 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试验其单分子膜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得的QADCS可以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并且QADCS单分子膜的崩溃压、极限分子面积及最大压缩模量随着侧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其中O-季铵化-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单分子膜的凝聚力最强。为进一步研究QADCS的自组装性质及载药性能提供依据。
关品燊辛梅华李明春詹光耀
关键词:壳聚糖季铵化单分子膜
O-己酰化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两步法合成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再用己酰氯改性,得到N,N,N-三甲基-O-己酰化壳聚糖季铵盐(TMHC)。产物用1 H NMR、FT-IR和EA等进行表征。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酰化改性能有效提高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活性,并且随着酰化度的提高抗菌活性增加;TMHC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抗菌活性比革兰氏阴性菌E.coli强;另外,相同浓度(50mmol/L)金属离子对TMHC抗菌活性的抑制作用按以下顺序递减:Ba2+>Ca2+>Mg2+,而同一金属离子(Mg2+)对TMHC抗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则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王朝辛梅华李明春林水森
关键词:壳聚糖季铵盐抗菌活性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和优良加工性能,使其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抗菌材料,可用于食品保鲜、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壳聚糖基材料抗菌模型、影响抗菌活性因素及抗菌活性优化方案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对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材料的制备及优化提供参考。
林水森李明春辛梅华王朝
关键词:壳聚糖抗菌活性抗菌机制
O-磺化/O-季铵化-N,N-双烷基壳聚糖混合单分子膜及自组装囊泡性质被引量:1
2015年
制备了具有良好油溶性的O-磺化-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HSDLCS)和O-季铵化-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QADLCS),研究了HSDLCS/QADLCS混合单分子膜和自组装囊泡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单分子膜的崩溃压(46.14m N/m)和最大压缩模量(Cs,max-1,98.85m N/m)较相应的单组分大;自组装形成球形囊泡的粒径在200~400nm;以维生素B12为模型药物制备HSDLCS/QADLCS复合囊泡的载药量为0.1987mg/mg,包封率为38.25%,药物平衡释放率为23.68%。静电作用使得混合单分子膜的凝聚性和抗形变能力更强,复合囊泡药物通透性降低,结构更紧密。单分子膜的Cs,max-1与其相应载药囊泡药物平衡释放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毛扬帆李明春辛梅华
关键词:壳聚糖磺化季铵化单分子膜
水杨酸-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水杨酸含量的水杨酸-壳聚糖/聚乙烯(SA-CS/PVA)共混膜,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共混膜进行表征,并对其透气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水杨酸含量≤30%时,SA与CS、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水杨酸的加入使共混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共混膜的透气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水杨酸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李璇李明春辛梅华程萌萌
关键词:水杨酸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
糠醛改性O-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被引量:7
2014年
在制备水溶性较好的O-季铵化壳聚糖基础上,进一步与糠醛反应制备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及还原产物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用FTIR、1H NMR、EA(元素分析)、TG(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测定产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抑菌率,并与O-季铵化-N-苯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物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抗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E.coli,在pH值5.5的条件下抗菌效果优于pH值7.2。并且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的抗菌效果>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O-季铵化-N-苯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O-季铵化-壳聚糖。研究表明,含呋喃杂环的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不含杂环的壳聚糖衍生物。
李玮李明春辛梅华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壳聚糖糠醛
N-长烷基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先用甲醛-甲酸法(eschweiler-clarke反应)合成N,N-二甲基壳聚糖(DMC),再与溴代烷进行Hoffman烷基化反应制备了N-十二烷基-N,N-二甲基壳聚糖季铵盐(DODMC)和N-十六烷基-N,N-二甲基壳聚糖季铵盐(HDMC),用FT-IR、1 H NMR、EA、TG等对产物进行表征。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抗菌活性优于革兰氏阴性菌E.coli,抗菌活性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强;产物在pH值=5.5比在pH值=7.2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在碱性及中性条件下,HDMC的抗菌活性随着季铵化度的提高而提高,而在酸性条件下抗菌活性则随着季铵化度提高而降低。
李明春周盛全辛梅华宋宇宁王朝
关键词:壳聚糖N-烷基化季铵盐抗菌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