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6002)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桦马春薇葛亮季振中曾尔亢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老年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僵硬
  • 1篇动脉僵硬度
  • 1篇幸福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并发症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波动
  • 1篇饮食
  • 1篇增龄变化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升糖
  • 1篇升糖指数
  • 1篇衰老
  • 1篇衰老相关基因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王桦
  • 4篇马春薇
  • 3篇葛亮
  • 2篇曾尔亢
  • 2篇季振中
  • 1篇赵晟珣
  • 1篇代喆
  • 1篇周晗
  • 1篇张艳芳
  • 1篇吴晓玲
  • 1篇刘珍丽
  • 1篇梁丽珍
  • 1篇徐焱成
  • 1篇王家瑜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女性中心性肥胖低升糖指数饮食的减重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和评估低升糖指数饮食(LGID)对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减轻体重和降低肥胖相关性疾病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对台北市宏瑞社区≥60岁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者45例进行LGID试验,随机分为3 w组(6例)、4 w组(7例)、6 w组(8例)、8 w组(4例)、12 w组(20例)。45例患者均统一执行制定的饮食计量,各组LGID试验前后观察记录体脂、体重、腰围和臀围变化。结果 45例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者执行LGID试验3 w组与试验前比较体质指数、腰围、臀围和体重无明显变化,LGID试验4 w组、6 w组、8 w组和12 w组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降低体脂0.45%~3.37%;减轻体重1.26~6.11 kg;减少臀围1.29~5.55 cm;减少腰围2.71~10.05 cm,其中以12 w组饮食计量减重效果最佳。结论 LGID计量和执行时间具有相关性,≤3 w无明显减重作用,≥4 w对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者具有降低体质指数,减轻体重,减少腰围及臀围的作用,LGID≥12 w减轻体重效果最佳,对降低肥胖相关性疾病风险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王家瑜王桦葛亮曾尔亢赵晟珣吴晓玲马春薇
关键词:肥胖社区卫生服务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1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全面的糖尿病并发症评估,所有患者均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测量血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和静脉血糖,并监测至少2次完整的7段血糖,计算胰岛细胞B功能指数(HOMA—B)、校正的胰岛素增量反应(CIR)、胰岛素生成指数(IGI)、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日内血糖波动用标准差(SD)进行评估,根据SD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sd—Q4sd);日间血糖波动用通过7段血糖曲线下面积计算出的平均血糖变异系数(MBS—CV)进行评估。根据MBS—CV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me~Q4me)。分析及比较不同的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水平组中各项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二分类变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Q1sd—Q4sd组患者的病程(4组平均为4.5、6.1、6.7、6.8年,F=4.683,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4组HbAlc平均值分别为8.7%、9.2%、8.9%及9.9%,F=5.043,P〈0.05)和胰岛p细胞功能(4组HOMA—p平均为2.1、7.4、5.2和1.5,F=3.462,P〈0.05)、CIR(4组CIR平均为4.2、5.0、3.1和1.2,F=5.308,P〈0.05)、IGI(4组IGI平均为2.3、0.8、0.6和1.0,F=2.963,P〈0.05)、AU
代喆季振中王桦马春薇徐焱成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波动血管并发症
老年人增龄变化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增龄变化对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衰老过程中动脉管壁器质性改变和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使用无创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本院综合医疗科1114例住院老年人进行臂踝动脉baPWV和踝臂指数(ABI)的检测,评估动脉硬化程度。1114例中剔除因动脉阻塞不能评估动脉僵硬度的34例,对剩余1080例老年人进行统计分析。1080例中男775例,女305例,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组:Ⅰ组60—69岁为年轻老年组304例;Ⅱ组70—79岁为老年组371例;Ⅲ组80-94岁为高龄老年组405例。检测时患者处于安静和放松状态,所测数据与同年龄同性别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老年人中,baPWV超标人群所占比例是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的,Ⅰ组304例中,轻度硬化71例(23.36%),中度硬化50例(16.45%),重度硬化38例(12.50%)。Ⅱ组371例中,轻度硬化121例(32.61%),中度硬化94例(25.34%),重度硬化87例(23.45%)。Ⅲ组405例中,轻度硬化106例(26.17%),中度硬化149例(36.79%),重度硬化131例(32.35%)。提示动脉硬化与增龄性因素有关(x^2=20.006,P〈0.001)。根据相对危险度的计算,与I组相比,Ⅱ组人群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是Ⅰ组的1.56倍,Ⅲ组人群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是Ⅰ组的1.82倍。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HbA1c、TC和TG是动脉硬化发生的显著性影响指标,其中,增龄因素比其他因素在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更主要的影响。结论无创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老年人baPWV反映大动脉僵硬度随增龄变化加重,baPWV是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有效评价指标。
刘珍丽季振中王桦马春薇梁丽珍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增龄变化动脉僵硬度
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和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住院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和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策略,以提高高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MUNSH)、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 - MLQ)、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 - R)(修订版)及自行设计的高龄老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120例进行调查。结果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P =0.021)。死亡恐惧与焦虑、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及死亡逃避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呈负相关,自然接受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住院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和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有关,应开展科学的生命意义教育和死亡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提高高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葛亮王桦周晗马春薇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衰老是指伴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也是人体对内环境和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生命后期阶段出现的全身性、进行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1〕。衰老可表现为头发花白、皮肤褶皱、行动迟缓、相关激素分泌减少、记忆功能减退及多种脏器退行性变化等〔2〕。从整个衰老的分子特征来看,可以概括为:基因组不稳定、细胞衰老、端粒损耗、表观遗传改变、干细胞耗竭、细胞间通信改变、蛋白稳定性丧失、营养感受紊乱、线粒体功能紊乱等特点〔3〕。衰老从开始到显现退行性变化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并没有观察到明确的程序性现象〔4〕。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遗传基因衰老学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衰老发生的机制。近年来,衰老遗传学说在衰老机制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寻找到一些与衰老有关的衰老基因和长寿基因,并发现至少有4条基因通路属衰老相关基因〔5〕。人类的长寿与衰老是一对矛盾体。长寿与衰老并非取决于单个基因,衰老相关基因亦应有“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之分〔6〕。细胞中是否存在调控衰老进程与寿限的“长寿基因”与“衰老基因”是近十年来探索的热点。对模式生物研究的结果表明,基因的确可以影响生物的衰老及寿限。目前已知衰老并非单一基因决定,衰老相关基因并非一种,很可能是一个基因群〔6〕。
葛亮王桦曾尔亢张艳芳
关键词:衰老基因肿瘤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