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530)
-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若水许华森高飞毕华兴高路博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晋西黄土区水肥调控对苹果玉米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为探求适用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水肥管理制度,研究灌水施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避免盲目施肥和灌溉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水土流失。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玉米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3水平水肥耦合试验,分析不同水肥调控下,玉米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土壤水分效应。试验设置灌水量3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65%和85%,追肥量3水平分别为:N 289 kg/hm^2+P_2O_5 118 kg/hm^2+K2O 118 kg/hm^2(F1,70%经验施肥量)、N 412.4 kg/hm^2+P_2O_5 168.8 kg/hm^2+K_2O 168.8 kg/hm^2(F2,100%经验施肥量)、N 537 kg/hm^2+P2O219 kg/hm^2+K_2O 219 kg/hm2(F3,130%经验施肥量)。结果显示:灌浆期试验组较对照组土壤含水量最高提高7.6%,成熟期最高可提高10.9%,试验组较对照组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差异变小;灌溉和施肥对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影响较大,可显著提高作物生育后期3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可以缓解间作系统种间的水分竞争;试验组W3F1在玉米灌浆期土壤含水量最高,所以,推测其为最利于间作系统增产的水肥调控模式。本研究可为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灌溉和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高飞王若水许华森
- 关键词:水肥耦合果农间作土壤含水量晋西黄土区
- 水肥调控下苹果-玉米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及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探求适用于晋西黄土区果粮间作系统的水肥管理制度,以当地典型的苹果-玉米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二因素三水平水肥耦合试验,分析不同水肥调控下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和叶水势相对含量及水平分布特征,从而建立灌水量、施肥量与各叶片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回归关系,进一步分析各处理投入产出值及经济收益。试验设置灌水量上限三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c)的50%(W1)、65%(W2)和85%(W3),施肥量分别为:N 289 kg·hm^(-2)+P_2O_5118 kg·hm^(-2)+K2O 118 kg·hm^(-2)(F1,70%经验施肥量)、N 412.4 kg·hm^(-2)+P_2O_5168.8 kg·hm^(-2)+K2O 168.8 kg·hm^(-2)(F2,100%经验施肥量)、N 537 kg·hm^(-2)+P_2O_5219 kg·hm^(-2)+K2O 219kg·hm^(-2)(F3,130%经验施肥量)。结果表明:水肥调控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对叶水势影响较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植物叶水势、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均逐渐减小;不同水肥调控措施通过种间竞争对叶片生理参数产生的影响不同。玉米叶绿素随着距树行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递增,不同灌溉水平对距树不同距离处玉米叶水势影响差异较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全生育期氮肥施用量为289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18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18 kg·hm^(-2),间作系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理论最大值分别为10 133.50 kg·hm^(-2)、10 205.90 kg·hm^(-2)。在本次试验设计范围内采用全生育期灌水上限设定值为田间持水量的50%,总施肥量为525 kg·hm^(-2)(F1,70%经验施肥量)的水肥管理制度可使间作系统净收益最高,可达10 470.38元·hm^(-2)。因此,低量灌水和施肥不仅可使系统净收益最大,还可避免盲目施肥和灌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最有利于晋西黄土区果粮间作系统的水肥管理制度。
- 高飞王若水许华森王冬梅杨宗儒
- 关键词:水肥耦合果粮间作叶水势净收益
- 水分调控对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4年
- 为给新疆地区盐碱地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灌溉指导,该文研究了滴灌条件下内陆干旱区重度盐碱地水分调控对土壤盐分与养分的影响,2008-2010年连续3 a设置了滴头正下方20 cm处5个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灌溉:-5 kPa(S1)、-10 kPa(S2)、-15 kPa(S3)、-20 kPa(S4)和-25 kPa(S5),每个处理重复3次,按随机区组布置,于2008年试验前和2008-2010年试验后采集土壤样品(0~5、5~10、10~20、20~30和30~40 cm),测定土壤盐分(电导率、钠吸附比)以及土壤养分(速效N、P、K,全N、全P,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3 a试验结束后,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与钠吸附比均显著(p<0.05)降低,其中-5 kPa(S1)处理土壤电导率降至5.3 dS/m,降低幅度最大,为89%;速效N、P、K,全N、全P以及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均有显著升高,升高幅度均在20%以上,且与土壤基质势下限成正比。各处理速效养分均在滴头周围形成累积区,且随与滴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养分全量与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差异显著。各处理土壤C/N均较第1年播种前降低,且降低率(4.3%~13.5%)随土壤基质势下限的降低而升高。综合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以及土壤养分的改良程度,滴头正下方20 cm处土壤水基质势控制下限-5 kPa可以作为内陆干旱区前3 a盐碱地水分调控的指导灌溉制度。
- 王若水康跃虎万书勤孙甲霞
- 关键词:土壤盐分盐碱地土壤环境
- 晋西黄土区水肥调控对苹果-玉米间作系统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玉米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双因素三水平水肥耦合试验,分析不同水肥调控措施下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本试验根据玉米及苹果适宜的水分和养分条件设置9(3×3)个处理(W_1F_1、W_2F_1、W_3F_1、W_1F_2、W_2F_2、W_3F_2、W_1F_3、W_2F_3、W_3F_3),设置的3个灌溉水平为:田间持水量(Fc)的50%(W_1)、65%(W_2)和85%(W_3),3个施肥量水平为:N 289 kg·hm^(-2)+P_2O_5118 kg·hm^(-2)+K_2O 118 kg·hm^(-2)(F1)、N412.4 kg·hm^(-2)+P_2O_5168.8 kg·hm^(-2)+K_2O 168.8 kg·hm^(-2)(F_2)、N 537 kg·hm^(-2)+P_2O_5219kg·hm^(-2)+K_2O 219 kg·hm^(-2)(F_3),另设一组无水肥补给的空白对照(C_K).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调控方式对光合指标日变化趋势无明显影响,但水肥补给可提高作物净光合速率(P_n)的峰值,降低作物日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值,延长气孔开放时间,影响胞间CO_2浓度(C_i)最低值的出现及维持时间;各处理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均为非气孔因素.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均与距树行距离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分利用效率则与距树行距离呈显著正相关(P<0.05);距树行距离平均每增加1 m,Tr可减少0.56~1.41 mmol·m^(-2)·s(-1),gs可减少0.028~0.093 mol·m^(-2)·s(-1),WUE可增加0.08~1.00μmol·mmol-1.灌水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均值;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均值;W3F1拥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10.64μ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3.05μmol·mmol-1)、气孔导度日均值(0.295 mol·m^(-2)·s(-1))以及较低的蒸腾速率日均值(4.32 mmol·m^(-2)·s(-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拔节-灌浆期内,灌水总量为1300 m3·hm^(-2)、施肥总量为525 kg·hm^(-2)时,作物净光合速率最大,理论值为10.32μmol·m^(-2)·s(-1).因此,W_3F_1为最利于间作系统作物光合效率改善的水肥调控模式.
- 高飞王若水许华森王冬梅杨宗儒
- 关键词:水肥调控果农间作穗位叶光合效率
- 晋西黄土区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经济效益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评价第1~8年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的经济效益,以晋西黄土区山西省吉县第1~8年苹果与大豆、花生、谷子和玉米的间作系统以及苹果单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种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和苹果单作系统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收入,并综合评价第1~8年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的年生产成本由0.39万~0.52万元/hm2逐年上升至1.02万~1.20万元/hm^2;2)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的年经济收入先由1.09万~ 1.44万元/hm^2下降至0.47万~0.57万元/hm^2,再上升至1.41万~1.69万元/hm^2;3)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的年经济效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第1~7年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的年经济效益均大于苹果单作系统,第8年苹果农作物间作系统则反之.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议在第1~4年苹果树树下间作玉米,第5年苹果树树下间作谷子,第6~7年苹果树树下间作花生,而第8年苹果树树下停止间作;但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考虑间作系统的生态效益,实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
- 许华森毕华兴王若水杨宗儒高路博常译方云雷
- 关键词:经济收入晋西黄土区
-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及其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4年
- 为了评价果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导果农间作系统的物种选择和行间配置等农艺措施的生产实践,以晋西黄土区山西省吉县3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1)、5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2)、7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3)和大豆单作系统(CK)为对比试验材料,通过布设根障,在分析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各因子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不同树龄间作系统的小气候综合效应,并评价小气候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大豆单作系统相比,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强度降低了30.3% ~ 59.0%,气温下降了5.9%~17.9%,表层土壤温度下降了14.6%~42.7%,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了7.0% ~ 17.9%;2)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对大豆单作系统的小气候关联系数逐渐降低,其中,小气候各因子中,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与大豆单作系统的关联度最小;3)各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大豆根茎叶生物量和产量均低于大豆单作系统.树龄越大,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光拦截作用和降温增湿作用越明显,小气候综合效应也越强,但各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小气候均会对间作大豆生产力水平产生负面效应.
- 许华森毕华兴高路博廖文超陈俊刚云雷鲍彪杨宗儒
- 关键词:晋西黄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