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20C)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汪雪峰李朝品王克霞王钧胡友莹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皖南医学院淮南第二矿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子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免疫功能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疾病
  • 1篇螺杆菌感染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耐药
  • 1篇耐药分子
  • 1篇耐药性
  • 1篇克拉霉素
  • 1篇克拉霉素耐药
  • 1篇矿工
  • 1篇化道

机构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淮南第二矿工...

作者

  • 3篇王克霞
  • 3篇李朝品
  • 3篇汪雪峰
  • 1篇唐小龙
  • 1篇崔玉宝
  • 1篇胡友莹
  • 1篇王钧

传媒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及其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mbacter pylori,Hp)对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E-test和琼脂稀释法进行克拉霉素药敏试验,提取Hp基因组DNA,PCR扩增Hp 23S rRNA基因,并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结果淮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为9.15%(27/141),克拉霉素耐药与性别、年龄无关。PCR从Hp基因组DNA中扩增出425bp的Hp 23S rRNA基因,PCR-RFLP检测,27株耐药菌株均可被Bbsl酶切成332、93bp两个片段,未检测到被BsaⅠ酶切的耐药菌株。结论淮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菌株存在23S rRNA基因功能区V2143位点A-G突变。
汪雪峰胡友莹唐小龙王克霞李朝品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
淮南地区矿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矿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矿工基本情况,用ELISA方法检测796名矿工血清抗Hp-IgG,对其中抗Hp-IgG阳性的368名矿工行胃镜检查,进行病理分型,并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测Hp感染。结果1)796例受检者,血清抗Hp-IgG阳性689例,阳性率为86.6%;Hp感染与年龄、日体力劳动时数、同胞数量、喜吃辛辣食物与吸烟等显著相关,与饮水、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无关;2)368例Hp-IgG阳性者经胃镜病理诊断患慢性胃炎112例,萎缩性胃炎78例,胃溃疡96例,十二指肠溃疡63例,其他19例,其Hp感染率分别为76.8%(86/112)、83.3%(65/78)、91.7%(88/96)、93.7%(59/63),差异有显著性(χ2=19.38,P<0.01);轻度浅表性炎症49例,中、重度浅表性炎症63例,萎缩性炎症78例,炎性坏死124例,腺体不典型增生35例,其Hp感染率分别为77.6%(38/49)、88.9%(56/63)、89.7%(70/78)、93.5%(116/124)、51.4%(18/35),差异亦有显著性(χ2=43.26,P<0.01)。结论淮南地区矿工中存在较高的Hp感染率和相关胃肠疾病发生率,且Hp感染率及疾病发生率与年龄、日体力劳动时数、同胞数量、喜吃辛辣食物及吸烟等显著相关,Hp感染的的严重度与胃粘膜炎症的程度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汪雪峰王克霞李朝品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疾病矿工
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iceA1、babA2基因分布及其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iceA1、babA2基因分布特征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244例有消化道症状者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取活检粘膜作Hp的分离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测定分离培养出的Hp菌株的iceA1、babA2基因,并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reptavidin,BSA)系统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ELISA法检测其细胞因子。结果244例中,检出Hp菌株185例,其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阳性率分别为70.65%(65/92)、74.14%(43/58)、85.25%(52/61)及75.76%(25/33);基因测定结果显示,185株分离株中,79.46%(147/185)含iceA1基因,75.14%(139/185)含babA2基因;其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iceA1、babA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6.15%(43/65)、56.92%(37/65);79.07%(34/43)、74.42%(32/43);90.38%(47/52)、88.46%(46/52);92.00%(23/25)、96.00%(24/25);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细胞免疫功能检测,iceA1+、babA2+患者的CD+3、CD+4、CD+4/CD+8、IL-2下降,IL-6、IL-8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淮南地区Hp感染多为iceA1+、babA2+菌株,iceA1+、babA2+Hp菌株为高毒力菌株,是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iceA1+、BabA2+菌株可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患者以Th1为主的浸润反应。
汪雪峰崔玉宝王钧王克霞李朝品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胞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