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6007)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邓金祥陈光华陈浩刘钧锴田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理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2篇氮化硼薄膜
  • 15篇立方氮化硼薄...
  • 11篇光谱
  • 10篇红外
  • 10篇红外光
  • 10篇红外光谱
  • 9篇氮化
  • 9篇氮化硼
  • 7篇溅射
  • 6篇射频溅射
  • 6篇立方氮化硼
  • 5篇异质结
  • 5篇退火
  • 5篇光谱研究
  • 5篇光学
  • 4篇带隙
  • 4篇应力
  • 4篇相变
  • 4篇光学性
  • 4篇光学性质

机构

  • 3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5篇兰州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30篇邓金祥
  • 15篇陈光华
  • 11篇陈浩
  • 10篇刘钧锴
  • 8篇张晓康
  • 6篇周涛
  • 5篇姚倩
  • 5篇田凌
  • 4篇王瑶
  • 3篇张岩
  • 3篇汪旭洋
  • 3篇何斌
  • 2篇严辉
  • 2篇郜志华
  • 2篇王吉有
  • 2篇崔敏
  • 2篇赵卫平
  • 2篇段苹
  • 2篇贺德衍
  • 2篇朱秀红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3篇Chines...
  • 2篇Journa...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全国薄膜技术...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物理
  • 1篇光子学报
  • 1篇真空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TFC’05...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五届中国功...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BN/p-Si薄膜异质结的Ⅰ-Ⅴ特性
用射频溅射系统制备了BN薄膜,并且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在BN薄膜中注入S,从而成功制备了n-BN/p-Si薄膜异质结,并研究了异质结的电学性质。注入S的BN薄膜是用13.56 MHz射频溅射系统沉积在p型Si(100)(5-...
陈浩邓金祥陈光华刘钧锴田凌
关键词:伏安特性退火温度
文献传递
c-BN薄膜的生长过程和可重复性的研究
立方氮化硼(c-BN)是一种低密度、超硬、宽带隙、高热导率、高电阻率、高介电强度、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Ⅲ-Ⅴ族化合物材料,具有与金刚石相类似的晶体结构。适用于作为超硬刀具涂层,而更为重要的是可被掺杂成为n型和p型半导...
刘钧锴邓金祥陈浩田凌陈光华
文献传递
立方氮化硼薄膜的掺杂及金属半导体接触研究
立方氮化硼(c-BN)是人工合成的Ⅲ-Ⅴ族闪锌矿结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它具有类似于甚至优于金刚石的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例如:c-BN的禁带宽度很大(6~6.4eV),可实现n型和p型掺杂(而金刚石的...
邓金祥满超崔敏康成龙赵卫平
文献传递
c-BN薄膜的生长过程和可重复性的研究
用常规射频(RF)溅射系统,采用三步法在p型Si(111)上高重复率地制备出高品质的立方氮化硼(c-BN)薄膜。通过对c-BN薄膜生长过程的分析,找出了传统两步法制备高品质的c-BN薄膜重复率不高的原因。在两步法之前增加...
刘钧锴邓金祥陈浩田凌陈光华
关键词:立方氮化硼可重复性射频溅射
文献传递
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和离子注入掺杂
2006年
通常人们对氮化硼薄膜的S掺杂,采用的是在氮化硼制备过程中就地掺杂的方法,文中则采用S离子注入方法.氮化硼薄膜用射频溅射法制得.实验结果表明,在氮化硼薄膜中注入S,可以实现氮化硼薄膜的n型掺杂;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氮化硼薄膜的电阻率降低.真空退火有利于氮化硼薄膜S离子注入掺杂效果的提高.在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6cm-2时,在600℃的温度下退火60min后,氮化硼薄膜的电阻率为2.20×105 Ω·cm,比离子注入前下降了6个数量级.
邓金祥陈浩刘钧锴田凌张岩周涛何斌陈光华王波严辉
关键词:氮化硼薄膜N型掺杂离子注入
二维MoS2以及Pentacene/MoS2异质结的光学和电学性质
2018年
以硫粉末和MoO_3粉末作为原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MoS_2薄膜,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喇曼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谱对所制备的MoS_2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二维MoS_2,其晶体形貌为三角形,尺寸约为60μm,薄膜厚度约为0.7nm;二维MoS_2可以作为理想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衬底,促进与有机小分子的电子转移,因此两者的喇曼光谱强度均增强。在MoS_2薄膜上沉积有机小分子pentacene制备出具有良好整流特性的有机-无机pentacene/MoS_2异质结,通过分析ln(I/V2)-1/V曲线,发现该异质结存在Fowler-Nordheim隧穿现象,logI-logV曲线显示当电压在0~1V时,电荷传导为欧姆导电,当电压高于1V时,电荷传导由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主导.研究结果可为单层MoS_2与有机小分子pentacene结合应用于光电领域提供基础.
白志英邓金祥潘志伟张浩孔乐王贵生
关键词:异质结化学气相沉积法光电性质
n-BN/p-Si薄膜异质结的I-V特性研究
氮化硼(BN)薄膜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Ⅲ-Ⅴ族化合物薄膜,它主要有两个稳定相,即立方氮化硼(c-BN)和六角氮化硼(h-BN)。其中,h-BN有着类似于石墨的层状结构,质地比较软,可以用作润滑剂:另外,h-BN有着很高的...
陈浩邓金祥刘钧锴田凌陈光华
文献传递
氮化硼薄膜在退火相变中的应力研究
利用射频溅射系统在 p 型 Si(100)衬底上制备氮化硼薄膜.对其进行600~1000℃的常压下 N保护退火.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谱(FTIR)分析,发现 hBN-cBN-hBN 的可逆相变.通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立方相横光...
张晓康邓金祥王瑶陈光华郝伟侯碧辉贺德衍
关键词:氮化硼薄膜退火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应力
文献传递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射频溅射方法在n型Si(111)衬底上制备出立方相含量接近100%且粘附性较高的立方氮化硼(c-BN)薄膜.傅里叶变换红外谱(FTIR)的结果表明,基底负偏压对薄膜立方相含量和薄膜压应力有很大影响,另外,衬底的电阻率对c-BN生长和薄膜的压应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田凌丁毅陈浩刘钧锴邓金祥贺德衍陈光华
关键词:立方氮化硼射频溅射压应力
立方氮化硼薄膜沉积过程的相变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从能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BN四种相的转变过程,以及杂质和缺陷对立方氮化硼(c-BN)薄膜制备的影响.研究了从六角氮化硼(h-BN)到c-BN转变的一个可能的过程,即h-BN→菱形氮化硼(r-BN)→c-BN过程.对纯的h-BN到r-BN的转变需要克服一个很高的能量势垒,在实验室条件下很难能够提供能量来越过这个势垒.而从r-BN到c-BN的转变只需要克服一个很低的能量势垒.这个能量势垒要低于从h-BN到纤锌矿氮化硼(w-BN)转变所需要克服的能量势垒.c-BN薄膜的制备过程中,薄膜在高能粒子轰击下,会产生大量的缺陷,这些缺陷对立方相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陷和杂质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从h-BN到r-BN转变的能量势垒.根据这个理论模型,在两步法制备c-BN薄膜的基础上,调整实验参数,形成三步法制备高质量c-BN薄膜.主要研究了三步法中第一步的时间和衬底负偏压对c-BN薄膜制备的影响,找到合适的沉积时间和衬底负偏压分别为5min和-180V.采用三步法制备薄膜,可以重复得到高立方相体积分数(立方相体积分数超过80%)的BN薄膜,并且实验重复性达到70%以上.
陈浩邓金祥刘钧锴周涛张岩陈光华
关键词:立方氮化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