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201104)

作品数:91 被引量:1,463H指数:23
相关作者:史基安张顺存朱筱敏钟大康鲁新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天文地球
  • 4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2篇盆地
  • 38篇储层
  • 36篇准噶尔盆地
  • 20篇成岩作用
  • 18篇北缘
  • 16篇三叠
  • 15篇二叠系
  • 14篇三叠系
  • 13篇三角洲
  • 13篇沉积相
  • 11篇物性
  • 11篇孔隙
  • 11篇凹陷
  • 9篇准噶尔盆地西...
  • 9篇西北缘
  • 9篇储层特征
  • 8篇叠前
  • 8篇扇三角洲
  • 8篇塔里木盆地
  • 8篇反演

机构

  • 51篇中国科学院
  • 49篇中国石油天然...
  • 4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8篇中国石油大学...
  • 26篇中国石油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长江大学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青海...
  • 3篇中国石油西部...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34篇史基安
  • 24篇张顺存
  • 20篇朱筱敏
  • 17篇邹妞妞
  • 16篇钟大康
  • 14篇鲁新川
  • 14篇黄捍东
  • 9篇潘荣
  • 8篇李勇
  • 8篇孙国强
  • 6篇吴涛
  • 6篇孙海涛
  • 6篇朱世发
  • 5篇汪佳蓓
  • 5篇张剑锋
  • 5篇刘芬
  • 5篇陈波
  • 4篇祝海华
  • 4篇杨宪彰
  • 4篇陈波

传媒

  • 10篇沉积学报
  • 8篇地学前缘
  • 8篇天然气地球科...
  • 8篇古地理学报
  • 8篇岩性油气藏
  • 8篇中国科学院地...
  • 6篇石油地球物理...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Applie...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6篇2016
  • 23篇2015
  • 8篇2014
  • 21篇2013
  • 18篇2012
  • 7篇201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白云岩成因
早白垩世,白音查干凹陷处于强裂陷伸展环境,并具有高地热异常。在此背景下,该凹陷发育一套仅限于深湖—半深湖相的、富含铁白云石、钠沸石和泥级长石(钠长石、钾长石)等特殊矿物成分的白云岩。该套湖相白云岩受北东向同沉积断裂控制,...
郭强钟大康张放东刘新刚范凌霄李君军
关键词: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湖相
文献传递
鄂博梁Ⅲ号构造上、下油砂山组成岩作用及对孔隙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根据砂岩普遍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其他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鄂博梁Ⅲ号构造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对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砂岩较细,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含少量中砂岩和粗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含少量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作用阶段已经达到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中等是孔隙度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较强,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物、硫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和黏土矿物胶结,胶结物充填孔隙、堵塞喉道,在成岩早期能起骨架支撑缓解压实作用的进行.溶蚀作用中等,主要为长石、岩屑、碳酸盐胶结物及杂基等易溶组分溶蚀成粒间、粒内溶蚀孔,为储层增加次生孔隙,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
陈吉史基安孙国强王牧马进业邹开真龙国辉
关键词:储层物性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以白云岩的地球化学方法为主,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化岩类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化岩类的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和古盐度、古温度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白云岩类以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和凝灰质白云岩三种形态存在.白云质岩类富含陆源碎屑(泥质)或凝灰岩组分;白云质岩类中c(Mg)/c(Ca)分布范围较宽,主要分布于0.636~4.785,平均值为1.532,大部分分布于1~2,说明研究区有丰富的Mg^(2+)供应;白云质岩类中w(Sr)较高,主要为95.9×10^(-6)~783.6×10^(-6),平均值为464.95×10^(-6),w(V)/w(Ni)为0.8~4.8,主要为2~3;研究区二叠系白云质岩类的δ^(18)O和δ^(13)C值分布范围较大,δ^(13)C为-1‰~5.2‰,平均值为3.1‰,δ^(18)O为-14.8‰~3.2‰,平均值为-2.8‰.由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古温度和古盐度分析认为研究区风城组白云岩形成于一盐度较高、温度偏低的环境中,火山喷发的热液活动对白云岩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白云质岩类形成大部分发生为成岩早期,少部分白云岩化发生为成岩中晚期的埋藏时期,总的来说白云质岩类形成于早成岩阶段的陆相咸水湖泊中.
鲁新川张顺存史基安
关键词:白云岩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克—百逆掩断裂带上下盘储层差异性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岩芯、薄片和物性数据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沉积体系时空展布、成岩作用特征及储层质量角度,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逆掩断裂带上、下盘二叠系—侏罗系储层特征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探讨储层差异性形成机理。在断裂上盘,沉积物粒度较粗,通常为冲积扇或辫状河沉积砾岩、砂质砾岩,埋藏较浅,孔隙性较好。在断裂下盘,沉积物相对较细,通常为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埋藏较深且孔隙性整体较差;局部层段发育沸石和长石的强烈溶蚀。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埋藏史(断裂演化史)控制上、下盘储层砂体成因,决定储层现今埋深及成岩演化,影响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沉积体系发育受同生的克—百主断裂控制,影响储层粒度、岩石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决定储层原始孔隙结构发育情况。
朱世发刘欣朱筱敏万策尤新才杜建鹏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超深层砂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定量控制作用——以库车前陆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例
2017年
库车前陆冲断带超深层储层是当前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具有特低孔、特低渗—低渗, 裂缝—孔隙型, 测试高产储集特征。 为揭示储层中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对储层演化、储层性质的控制作用, 本文以大量微观实验分析(X 衍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扫描、 铸体薄片、高压压汞)为依据, 研究表明:主要的粘土矿物含量为 5%~12%, 矿物类型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 其次为绿泥石, 成因以成岩早期沉积水体继承性沉淀及成岩中晚期长石质次生溶蚀产物为主;砂岩中早期沉积型粘土矿物主要富集于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砂体的侧缘、水道砂体的顶底面附近, 其形成粘土薄膜可有效抑制超深层储层早中成岩期硅质、长石质次生加大, 保存基质孔隙, 不同期粘土杂基也可提供大量矿物晶间微孔隙, 微孔隙度可达 1%~4%, 是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粘土矿物是降低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 6%~ 9%的粘土矿物含量(尤其是伊利石及伊蒙混层)可降低超深层储层渗透率 10~100 倍, 使渗透率总体为 0.01×10^-3 μm^2 ~0.1×10^-3 μm^2 。 粘土矿物含量及赋存特征:早期长期(130~23 Ma)浅 埋(〈 3 000 m)期储集性能保存良好, 晚期(23 Ma 左右)深埋(〉 3 000 m)期基质渗透性急剧降低, 总体致密化(〈 0.1×10^-3 μm^2 ), 这是研究区的关键因素。 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分布对评价砂岩储集性质, 预测超深层天然气有利储层的分布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张荣虎王俊鹏唐雁刚赵建权曾庆鲁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储层粘土矿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叠前流体识别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三叠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流体识别方法。该地区储层横向变化大,流体类型复杂。本文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的信息整合模式识别功能来进行储层流体识别的方法,通过叠前反演得到对流体敏感的弹性参数数据体和电测解释结果标定建模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形成建模样本集与测试样本集,选取26口井的700个样本作为学习样本,62个作为测试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钻结果吻合程度高,正确率达90%以上。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对桑塔木地区储层中所含流体进行识别。
汪佳蓓黄捍东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流体识别
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利用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测录井资料及岩芯观察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的岩石组分、成岩作用及孔隙类型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岩石学特征为:成分成熟度低,分选中—好,磨圆次棱角状—次圆状,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及原生孔隙。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破裂等成岩作用,主要处于中成岩A2-B期。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溶蚀作用导致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解、破裂作用产生裂缝。在克拉苏断裂的上、下盘地层中,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断裂带上盘埋深较浅,抬升遭受表生溶蚀作用使得溶蚀孔隙非常发育;断裂带下盘埋深较深,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得储层致密化,后期构造挤压破裂作用形成的裂缝及溶蚀扩大缝有效地改善了深部储层物性。
潘荣朱筱敏刘芬李勇张剑锋
关键词:白垩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
玛北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被引量:29
2012年
利用岩芯、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北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的岩性、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含油性等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岩性与电性、物性及含油气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得出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油层参数的解释模型。研究表明,岩石类型、粒度、分选、泥质含量,以及胶结物类型等是控制百口泉组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各种岩性的含油产状普遍较高,砾岩、砂砾岩和含砾砂岩含油产状较好;储层具有物性变好,含油显示级别升高的特点;储层物性,含油饱和度,以及地层电阻率呈正相关。通过对百口泉组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并根据试油资料与储层物性、电性参数交会,制定了油、水、干层的定量解释标准,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涛张顺存周尚龙史基安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储层特征物性含油性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
张顺存邹妞妞史基安常秋生鲁新川陈波
关键词:沉积相准噶尔盆地
三维大地电磁测深在库车坳陷库车组岩性判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三维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用于沉积相分布的研究中,弥补了野外露头、测井和地震等传统识别和研究方法的不足。通过对三维MT资料进行去噪、编辑与平滑和静态位移校正等预处理和三维反演处理,使三维MT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研究地区岩石的电阻率。在野外露头观察和测井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岩芯或岩屑对电阻率进行标定,界定出库车组不同岩性的电阻率值范围,然后将三维MT剖面与相对应的地震剖面叠合,进行电震同平台解释,建立构造样式,最终在建立的地层格架内对沉积相分布特征进行精细的识别和研究,该方法在库车坳陷库车组沉积相识别及分布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井间相带变化和地震相特征不明显带来的研究困难,对研究沉积相带分布和沉积相演化等基础石油地质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李鑫钟大康李勇雷刚林杨宪彰吴超余强
关键词:沉积相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