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90413096) 作品数:6 被引量:15 H指数:3 相关作者: 潘群皖 李晶 朱再满 李敏 叶政 更多>> 相关机构: 皖南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检测癫痫大鼠脑组织中Glu、Gly、GABA含量的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HPLC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检测癫痫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含量的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并验证其检测效果。方法将海人藻酸(KA)或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入大鼠海马CA3区建立癫痫模型或对照,2周后分别取其海马和皮层组织,采用PITC柱前衍生法处理样品,采用醋酸钠缓冲液和乙腈梯度洗脱,Venusil-AA氨基酸分析柱结合紫外检测器检测,计算Glu、GABA、Gly含量。结果在30 min内3种氨基酸完全出峰。在0.20~12.50 mg/L范围内Glu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3,日内精密度为1.46%,日间精密度为1.84%,加样回收率为97.12%±2.98%;在0.01~6.25 mg/L范围内Gly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4,日内精密度为1.17%,日间精密度为1.62%,加样回收率为96.63%±1.28%;在0.10~6.25mg/L范围内GABA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日内精密度为1.00%,日间精密度为1.53%,加样回收率为99.25%±2.98%。模型组海马和皮层中Glu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相应组织(P均<0.05)。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癫痫大鼠脑组织Glu、Gly、GABA含量的PITC柱前衍生HPLC技术检测效果较好。 李敏 潘群皖 王海华 王烈成关键词:癫痫 异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海洛因诱导位置偏爱大鼠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样本熵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探究海洛因诱导位置偏爱大鼠的觅药行为及动机形成与样本熵值之间的关联,在黑、白箱停留、白-黑箱穿梭、黑-白箱穿梭四种不同的大鼠行为状态下,研究对照组与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组大鼠的前额联络皮层(FrA)脑电(EEG)数据样本熵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海洛因诱导CPP大鼠在白-黑箱穿梭和黑箱停留状态时,FrA区EEG样本熵值无显著改变;但黑-白箱穿梭和白箱停留状态时,FrA区EEG样本熵值显著变小(P<0.01)。由此可见,海洛因诱导CPP大鼠觅药动机形成及其行为与EEG样本熵值改变之间密切相关。 黄磊 潘群皖 朱再满 李晶 高春芳 李田 徐晓燕关键词:海洛因 条件性位置偏爱 吗啡急性戒断大鼠边缘前皮层无线遥测脑电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吗啡急性戒断大鼠边缘前皮层(prelimbic cortex,PrL)脑电活动在吗啡成瘾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吗啡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手术,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测试各组大鼠的CPP行为,同时遥测分析不同行为状态下PrL的脑电活动。结果实验组大鼠戒断d 1、d 3,在白箱内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组间、组内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戒断d 3,在黑白箱停留及黑-白箱穿梭时,PrL脑电β波明显增加,δ波明显减少;当白-黑箱穿梭时,β波明显减少,δ波明显增加;α波及θ波在各种行为状态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吗啡急性戒断大鼠觅药行为的产生伴随着PrL脑电β波及δ波的特异性改变,提示PrL脑电改变可能与吗啡依赖大鼠觅药动机形成有关。 李晶 潘群皖 白家明 朱再满 周鸿铭 虞冉关键词:吗啡依赖 戒断 遥测 脑电活动 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伏隔核壳区遥测电活动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记录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大鼠伏隔核(NAc)壳区电活动变化,分析其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40只,于NAc壳区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后,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和吗啡诱导CPP组(n=20),后者制作吗啡依赖模型。利用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各组大鼠在黑、白箱停留、黑-白箱穿梭和白-黑箱穿梭时大鼠NAc壳区电活动变化,分析其各频段百分比的差异。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吗啡诱导CPP组大鼠黑箱停留时,左右侧NAc壳区电活动0-10 Hz频段百分比减少(P〈0.05),10-20 Hz与30-40 Hz频段百分比增加(P〈0.05,P〈0.01);白箱停留时,0-10 Hz与30-40 Hz频段百分比减少(P〈0.05,P〈0.01),10-20 Hz增加(P〈0.05,P〈0.01);黑-白箱穿梭时,0-10 Hz频段百分比增加(P〈0.05,P〈0.01),10-30 Hz减少(P〈0.05);白-黑箱穿梭时,0-10 Hz频段百分比减少(P〈0.05),10-30 Hz增加(P〈0.05),进一步将吗啡诱导CPP组大鼠穿梭时NAc壳区电活动与停留状态下相比较,白箱与白-黑箱穿梭比较其脑电无明显差异,但相对于黑箱停留,黑-白箱穿梭时左右NAc壳区电活动0-10 Hz与40-50 Hz频段百分比增加(P〈0.05),10-20 Hz和30-40 Hz频段百分比减小(P〈0.05)。结论:吗啡诱导CPP大鼠黑-白箱穿梭觅药时,NAc壳区电活动发生特异性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觅药行为的动机发生相关。 虞冉 叶政 李晶 李敏 白羽 潘群皖关键词: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 电活动 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颞叶联络皮层遥测脑电的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颞叶联络皮层(temporal association cortex,TeA)脑电变化与觅药行为产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大鼠脑立体定位技术对TeA区进行电极埋藏,通过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分别实时记录手术对照组(n=10)、海洛因诱导CPP组(n=20)大鼠TeA区黑、白箱停留状态、黑-白箱穿梭和白-黑箱穿梭时脑电变化,分析其各脑电波百分比差异。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在黑、白箱停留状态,左、右侧TeA区θ波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P<0.01);大鼠黑-白箱、白-黑箱穿梭时,海洛因诱导CPP组左、右侧TeA区δ波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β波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尤其表现为β2波显著增加(P<0.05,P<0.01)。与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黑箱停留状态比较,黑-白箱穿梭时右侧TeA区θ波百分比显著减少,β波百分比显著增加,尤其以β2波增加明显(P<0.01);与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白箱停留状态比较,白-黑箱穿梭时右侧TeA区θ波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但β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诱导CPP大鼠右侧TeA区快波(β,β2)频率增加,伴有θ波频率的相应减少,可能与海洛因诱导CPP大鼠觅药行为产生有关。 李敏 朱再满 李晶 潘群皖关键词:海洛因 条件性位置偏爱 吗啡依赖位置偏爱大鼠穿梭状态下内侧前额皮层的脑电特征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位置偏爱大鼠穿梭状态下内侧前额皮层(m PFC)脑电特征与觅药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吗啡PL组、盐水PL组、吗啡IL组、盐水IL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术在各组大鼠m PFC的边缘前区(PL区)或边缘下区(IL区)埋置电极,建立吗啡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大鼠模型,遥测分析各组大鼠建模前后穿梭时m PFC脑电各波百分比的差异。结果:吗啡PL组和IL组大鼠建模后戒断症状明显,在白箱活动时间和路程明显增加。吗啡PL组大鼠建模后与对照组相比,向白箱穿梭时,脑电δ波比例明显减少,β波比例明显增加;向黑箱穿梭时,上述脑波出现相反的改变。吗啡IL组大鼠建模后与对照组比较,向白箱穿梭时,脑电δ波比例明显增加,β波及α波比例明显减少;向黑箱穿梭时,各脑波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吗啡CPP大鼠穿梭状态下m PFC的PL区和IL区脑电改变不同,且向伴药箱穿梭与非伴药箱穿梭发生的脑电变化也不同,提示不同觅药环境线索在m PFC不同脑区产生的脑电改变可能存在不同机制。 李晶 潘群皖 朱再满 李敏 叶政关键词:吗啡依赖 条件性位置偏爱 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