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C21051)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士荣吕强徐青鹤朱伟涛杜方芳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导航策略
  • 1篇寻径
  • 1篇移动机器人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人脸
  • 1篇人脸识别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伺服
  • 1篇伺服控制
  • 1篇伺服系统
  • 1篇图像
  • 1篇全方位图像
  • 1篇群算法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子目标
  • 1篇子群
  • 1篇自主导航

机构

  • 6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刘士荣
  • 2篇吕强
  • 1篇周国成
  • 1篇邱雪娜
  • 1篇仲朝亮
  • 1篇朱伟涛
  • 1篇刘斐
  • 1篇王凯
  • 1篇徐青鹤
  • 1篇杜方芳

传媒

  • 6篇杭州电子科技...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粒子滤波/Mean Shift的改进跟踪算法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单一特征所带来的跟踪不稳定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粒子滤波/Mean Shift的改进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中建立一种选择反馈机制,首先对目标同时进行基于纹理信息的粒子滤波和基于颜色信息的Mean Shift两种算法的跟踪,然后对两种算法的跟踪结果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较好的输出,并把结果反馈到粒子滤波与Mean Shift中作为下一帧处理的初始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单一特征所带来的跟踪不稳定问题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杜方芳刘士荣邱雪娜刘斐
关键词:目标跟踪粒子滤波
基于二维Gabor小波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高维、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Gabor小波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多分辨率的Gabor滤波,对得到的人脸Gabor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均匀下采样来降低特征空间维数,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进一步降低人脸Gabor特征向量空间的维数。接着把得到的人脸Gabor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进行训练获得人脸分类器。通过对ORL和Yale两个人脸库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识别率高和鲁棒性强的特点。
朱伟涛刘士荣
关键词:人脸识别小波特征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
基于Hough变换的全方位图像快速展开
2009年
针对全方位图像扭曲,不利于人眼正常观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全方位图像快速展开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Hough变换检测场景圆心及半径,然后根据半径确定展开图像的大小,最后基于圆心对图像进行展开。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实现全方位图像的展开,且减少展开图像的失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王凯刘士荣吕强
关键词:全方位图像
未知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主动寻径导航策略
2008年
针对纯粹反应式的导航算法有时会出现没有远见现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和路径子目标的主动寻径导航策略。该策略首先利用目标点和远距离传感器的信息生成可行路径子目标点,接着使用决策树实现快速的行为决策。仿真结果证明了有效性。
仲朝亮刘士荣
关键词:子目标自主导航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粒子群算法搜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一方面通过跟踪个体极值、全局极值和周围极值来搜索解空间的最优值;另一方面通过引入3种非线性递减函数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及更高的搜索精度。
徐青鹤刘士荣吕强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极值惯性权重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精度伺服系统补偿控制被引量:1
2009年
伺服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常规线性控制器无法获得高精度控制性能。该文通过在伺服控制系统的速度环中引入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补偿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模型参考补偿控制策略。该补偿控制器能够对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进行实时在线学习,对参数变化及扰动等因素进行实时补偿。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控制策略降低了参数变化和外界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达到了较高的跟踪精度,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即使在持续正弦信号干扰下也具有良好的性能。
周国成刘士荣
关键词:补偿控制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参考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