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4NG020-015)

作品数:5 被引量:242H指数:4
相关作者: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禄吴婕卿明福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秸秆
  • 5篇还田
  • 4篇秸秆覆盖
  • 3篇秸秆覆盖还田
  • 3篇覆盖还田
  • 2篇稻田
  • 2篇熟制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库
  • 2篇利用效率
  • 2篇免耕
  • 2篇秸秆还田
  • 1篇稻田保护性耕...
  • 1篇新三熟
  • 1篇新三熟制
  • 1篇三熟

机构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彭山县农业局

作者

  • 4篇朱钟麟
  • 3篇吴婕
  • 3篇姜心禄
  • 3篇郑家国
  • 1篇谢红梅
  • 1篇谢红梅
  • 1篇刘定辉
  • 1篇朱波
  • 1篇卿明福
  • 1篇胡世忠
  • 1篇陈永华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山地学报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4
2005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探讨了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油菜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土壤有明显的抑蒸保墒作用,其效果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 cm),稻草覆盖对小麦的保墒效果大于油菜的保墒效果.小春阶段与对照相比,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土壤储水量增加13 560~33 360 m3·hm-2,麦油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5.9 %~26.9 %.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关键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水库水分利用效率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与稻田新三熟制的农产品服务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四川省传统稻田种植模式为稻麦(油)轮作,中稻收后到小麦、油菜播栽前尚有2个月左右的休闲期,该时段的温光时资源占全年的20%左右,利用潜力大。经多年研究集成了以秸秆覆盖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的“水稻-蔬菜-小麦”、“水稻-秋马铃薯-油菜”、“水稻-蔬菜-春马铃薯”稻田新三熟种植模式,对三种新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稻田新三熟显著提高了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稻-芋/油”三熟新模式比传统“稻-油”两熟模式的生产力提高115.2%,产值达到42218.4元/a;“稻-菜-麦”和“稻-菜-芋”三熟新模式分别比传统“稻-麦”两熟模式生产力提高92.3%、168.3%,周年公顷产值达到35798.9元、49952.2元;“稻-油”保护性耕作两熟模式与传统“稻-油”农作模式相比,虽然生产力相当,但由于降低了生产成本,年农产品服务价值每公顷增加904.0元,增加8.7%,“稻-麦”保护性耕作两熟模式与传统“稻-麦”农作模式相比,年农产品服务价值每公顷增加5341.5元,增加57.5%;“稻-芋/油”三熟新模式比传统“稻-油”和保护性耕作两熟模式年农产品服务价值每公顷分别增加18006.2元、17102.2元;“稻-菜-麦”和“稻-菜-芋”三熟新模式分别比传统“稻-麦”两熟模式农产品服务价值增加16835.5元、25063.8元,比保护性耕作模式分别增加11494.0元、19722.3元。
刘定辉朱钟麟胡世忠陈永华
关键词:稻田新三熟秸秆覆盖
紫色土NH_4^+、NO_3^-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试验在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紫色土NH4+、NO3-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对NH4+、NO3-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相关性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低浓度时,NH4+、NO3-的等温吸附线斜率较大;在高浓度时,等温吸附线趋于平缓;土壤吸附态NH4+、NO3-的解吸曲线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度高,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Langmiur方程拟合较差;通过K吸附和K解吸值的大小比较,找出了土壤NO3-比NH4+更易于流失的根本原因。
谢红梅朱波朱钟麟
关键词:紫色土NH4^+解吸土壤流失
南方丘区两熟制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稻田生态效应被引量:17
2005年
本文针对四川省两熟制稻-麦(油)秸秆资源丰富,但处理难的现状,研究了在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下,秸秆还田种类(麦秸、油菜秸)和还田数量(全量、半量)的稻田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麦秸、油菜秸全量还田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4.84%、6.20%;秸秆还田节水效益不明显,麦秸水分生产效率未得到改善,油菜秸还田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增加,油全、油半处理灌溉水分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048、0.045、0.039、0.032;秸秆还田能有效培肥土壤,土壤全N、P、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土壤速效氮麦全、麦半处理分别增加14.5、18.1mg/kg;此外,秸秆全量还田投入/产出值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秸秆的高效循环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郑家国谢红梅姜心禄吴婕
关键词:稻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土壤肥力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探讨了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油菜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土壤有明显的抑蒸保墒作用,其效果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cm),稻草覆盖对小麦的保墒效果大于油菜的...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关键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水库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传递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6
2006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秆覆盖对川中丘陵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1相比,秸秆覆盖可使土壤总孔晾度增加2.88%~5.76%,土壤容重降低1.86%~3.73%,并且各生育期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比对照高,并且秸秆覆盖还田对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具有较大作用,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同时秸秆覆盖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培肥地力。试验表明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作物增产效果越明显。
吴婕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禄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理化性质田间定位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