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8B01) 作品数:19 被引量:162 H指数:9 相关作者: 李院生 孙波 杨元德 鄂栋臣 晁定波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武汉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机械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南极冰架研究现状与埃默里冰架研究展望 被引量:11 2008年 南极冰架是揭示南极地区气候变化机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研究区域之一。概述了20世纪以来针对南极冰架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分别从冰架物质平衡过程、冰架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结构监测、冰架海底海洋岩芯的沉积特征和冰架附近海域生态系统演化等方面总结了冰架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中国近几年在东南极洲埃默里冰架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并依据南极冰架研究的国际未来计划提出了中国在埃默里冰架即将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 唐承佳 李院生 陈振楼 周丽娅关键词:冰架 利用卫星测高雷达回波波形确定南极海冰密集度 被引量:2 2010年 海冰密集度是描述海冰的重要参数之一.海冰现场数据采集受观测环境和观测范围的限制,难以用于大范围海冰密集度的研究,而测高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和长时间观测等多种优点,可弥补现场观测手段的不足.本文利用测高卫星雷达回波波形与反射面反射特性的关系,进行回波波形的波形分类,提出了利用测高卫星雷达回波波形确定南极海冰密集度的算法.以南极普里兹湾为实验区域,采用该算法由ERS-1/GM回波波形确定其一年和各季节的海冰密集度,并与SSMRSSM/I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海冰空间分布范围和极大海冰密集区一致,因此提供了监测海冰的一种新方法. 杨元德 鄂栋臣 汪海洪 晁定波 黄金维 李斐 艾松涛关键词:南极海冰 SSM/I Glacier Extent and Volume Change(1966~2000) on the Su-lo Mountain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China 被引量:10 2008年 The topographic maps of 1:50,000 scales,aerial photographs taken in 1966,one Landsat image taken in 1999,and SRTM data from 2000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losses in area and volume of the glaciers on the Su-lo Mountain,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The total glacier area decreased from 492.9km2 in 1966 to 458.2km2 in 1999.The volume loss of the studied glaciers reached 1.4 km3 from 1966 to 2000.This agrees with documented changes in other mountain glaciers of the whole Tibetan Plateau. WANG Yetang HOU Shugui HONG Sungmin HUR Soon Do LIU Yaping基于GRACE资料研究南极冰盖消减对海平面的影响 被引量:35 2009年 利用5年的GRACE重力数据,计算了南极1°×1°等效水量时间序列,得到每个格网的趋势项,结果表明在西南极Amundsen区域有明显的负增长,超过-80 mm/a,南极半岛存在着负增长,东南极Enderby Land地区质量增长;计算得到2002年7月到2007年9月南极、东南极和西南极冰盖的等效体积变化分别为-78±37 km^3/a,-3±46 km^3/a和-75±50 km^3/a,对应海平面变化的贡献为0.21±0.1 mm/a,0.008±0.127 mm/a和0.2±0.14 mm/a.该结果与国际最新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发现冰后回弹是影响利用GRACE研究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 鄂栋臣 杨元德 晁定波关键词:GRACE 雪冰中痕量高氯酸盐的在线富集方法 2012年 利用一维离子色谱建立了高氯酸盐的在线富集方法,以期为建立定量检测南极雪冰中痕量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奠定基础.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IonPac AS20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以淋洗液自动发生器在线产生的KOH作为淋洗液,等梯度淋洗.考虑到南极雪冰样品量十分有限,选定5 mL为富集体积,对应的富集时间为10 min.高氯酸盐质量浓度在0.5—50μg.L-1范围内,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以S/N=3计)为0.05μg.L-1.将浓度为0.5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11次富集进样,所得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以人工配制的仅含有高氯酸盐的溶液实施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5%—108%之间. 姜苏 李院生 潘广文 王越关键词:高氯酸盐 离子色谱 南极DomeA地区109.91m冰芯气泡封闭深度及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7 2008年 2004/2005年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冰盖最高区域—Dome A(或称Dome Argus)地区,钻取了一支109.91m的冰芯.冰芯CH4浓度测试结果以及粒雪化模型模拟结果一致表明,该冰芯在约102.0m处气泡被完全封闭,并根据粒雪化模型计算气泡被完全封闭处冰的年龄约为4.2ka.根据冰芯碎屑样品的氢(δD)、氧(δ18O)稳定同位素分析资料,结合东南极冰盖其他内陆冰芯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东南极内陆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状况较为稳定(气温波动幅度约为±0.6℃),且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Dome A冰芯中过量氘的值较高(平均值为17.1‰),是南极雪冰中过量氘的高值中心,这可能与过饱和环境下降雪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动力分馏效应有关,另外Dome A冰芯过量氘(d-excess或d=δD-8δ18O)自晚全新世以来的升高趋势主要反映了水汽源区位置向赤道方向的总体迁移.研究结果为开展Dome A地区深冰芯研究奠定了基础. 侯书贵 李院生 效存德 庞洪喜 徐建中关键词:冰芯 稳定同位素 非质量氧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0年 非质量氧同位素分馏效应(mass independent oxygenisotope fractionation)研究为一些重大地质科学问题的解释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简要介绍非质量分馏理论后,重点评述了非质量氧同位素分馏效应的研究进展,包括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成因机制、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建立及其在环境地学领域的应用。并对非质量氧同位素分馏领域未来研究趋势作了进一步探讨。 马红梅 李院生 姜苏 安春雷NEEM计划2537.36m透底深冰芯的钻取与成果概述 被引量:11 2011年 NEEM(格陵兰北部Eemian冰芯钻取)计划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冰芯研究计划,来自14个国家超过300名的科学家参与,目标是获得130~115ka BP甚至更古老的Eemian间冰期的透底冰芯和气候信息;此冰芯长达2 537.36m,最后2m冰芯含有数十万年的基岩和其他物质.介绍了NEEM计划深冰芯的钻取背景和NEEM计划概况,以及NEEM计划获取的成果,并详述我国科学家在2010年度深冰芯钻取过程中取得的认识. 王士猛 效存德 谢爱红 李传金 任贾文 秦大河 张通关键词:格陵兰冰盖 东南极冰盖中山站至DomeA断面冰雷达探测初步结果:冰厚和冰下地形 被引量:8 2010年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24,2007-08)期间,通过车载冰雷达对东南极冰盖中山站至DomeA断面的冰厚和冰下地形进行了探测,测线总长1170km,其中在82%的测线上成功探测到冰岩界面,实测数据的水平分辨率<5.6m.测量数据经过处理生成沿断面走向的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起伏曲线.结果显示,断面上的平均冰厚为2037m,低于东南极冰盖平均厚度,730km处冰厚最大,冰盖边缘位置冰厚最小(891m),内陆1020km位置冰厚略大于冰厚最小值,为1078m;冰下地形平均海拔728m,远高于东南极冰下地形高程平均值,其中1034km处海拔最高,达到2650m,765km处海拔最低.内陆深处900~1170km范围内冰下地形海拔较高,与该段位于Gamburtsev冰下山脉区域有关.除900km位置冰下地形的剧烈升高在冰面造成明显的地形抬升外,总体上,冰下地形对冰面地形的影响不大.在冰雷达探测到冰岩界面的部分,小尺度的冰厚和冰下地形变化相对密集且剧烈,表明沿断面的冰床粗糙度较大,认为是冰流运动、冰下环境和冰下地质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冰雷达未能探测到冰岩界面的部分,冰厚明显较大.此外,由于该段冰流运动较强,增加了冰盖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冰雷达信号在冰体内传播的衰减严重. 崔祥斌 孙波 田钢 唐学远 张向培 蒋芸芸 郭井学 李鑫关键词:冰盖 DOME 冰厚 南极冰盖10m深度处粒雪温度空间分布 被引量:6 2010年 系统收集整理目前已有的南极冰盖粒雪温度资料,经过数据质量评估建立了南极冰盖10m深度处粒雪温度(近似等于年平均气温)数据库.根据主要分冰岭和高分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南极冰盖进行分区,以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各分区内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与经度、纬度和高度的内在关系,建立了南极冰盖气温与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定量关系模型,并结合大气环流、微地形等气温空间变化影响因素,生成了10km分辨率南极冰盖10m深度处粒雪温度栅格图.该图反映了气温随经纬度海拔高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体现了气温在空间上的微观变化,其结果可用作南极冰盖数值模式的气温边界条件,可用于与空间变化有关的研究,以及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结果、卫星遥感反演数据等验证. 王叶堂 侯书贵关键词:南极冰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