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2-W1)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军曾锡之孙献平魏达秀刘买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七量子位D-J算法和精确受控相移门的NMR实验实现被引量:1
- 2003年
- 首次报道通过液相核磁共振(NMR)实验实现七量子位D.J(Deutsch-Jozsa)量子算法和精确受控相移门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表明:使用不同脉冲序列实现了七量子位D-J算法中的Uf变换,只对Uf变换进行一次评估就可以判断所执行的变换中函数f的性质.此外,提出了实验上简单可行、设计精确、任意相移的受控相移门的实验方法.所得结果将有助于解决多量子位NMR信号的灵敏度变差问题,由于他用大量选择性脉冲序列而增加的实验复杂性问题和由于选择性脉冲的不完善使得实现逻辑门的误差增加的问题.并且,可以应用于多量子位和更复杂的算法(例如量子Fourier变换和Shor算法).
- 魏达秀罗军孙献平曾锡之杨晓冬刘买利丁尚武
- 关键词:NMR量子计算机
- 三方量子超密编码的核磁共振实验实现被引量:3
- 2003年
- 报道了使用液相核磁共振(NMR)实验技术,利用三个量子位实现三方量子超密编码的实验过程.实验表明:根据龙桂鲁等人和Crudka等人提出的多方量子超密编码的方案,三量子位的量子超密编码只需要传送两个量子位便可以完成传送三个经典位信息的任务.因此,量子超密编码具有比经典通信更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
- 魏达秀杨晓冬罗军孙献平曾锡之刘买利
- 关键词:量子通信量子信息处理
- 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的实验实现被引量:2
- 2001年
- 简要介绍了液相核磁共振 (NMR)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综述了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的实验实现的进展情况和目前所遇到的主要困难 。
- 罗军曾锡之
- 关键词:核磁共振NMR量子计算信息处理量子力学
- 低场流动系统中激光增强液体^(129)Xe的辐射阻尼信号
- 2002年
- 通常只有当样品的自旋浓度很大 (如水中的质子 ) ,强磁场和使用高分辨率谱仪的条件下 ,辐射阻尼现象才能被观测到 .但是我们利用激光增强原子极化的方法 ,使液态12 9Xe极化度提高到1 .45 % ,相同条件下比未激光极化的极化度增强 5 0 0 0倍 ,因此我们能在低磁场流动系统中观测到液态12
- 周欣罗军孙献平曾锡之
- 关键词:辐射阻尼
- 激光增强固态1HCl质子的NMR信号
- 由于基于液态核磁共振的量子计算,信噪比随量子位增加指数下降,利用现有的核磁共振设备,人们能建造的最大量子计算机将约有10个量子位。因此 NMR 量子计算机向多量子位扩展遇到困难,解决的主要方案就是利用激光极化增强 NMR...
- 周欣罗军孙献平曾锡之刘买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