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2738960314)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焦红梅焦新安潘志明殷月兰田华荣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免疫
  • 4篇S1基因
  • 3篇疫苗
  • 3篇沙门氏菌
  • 3篇小鼠肝炎病毒
  • 3篇减毒
  • 3篇减毒沙门氏菌
  • 3篇肝炎病毒
  • 3篇DNA疫苗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支气管炎病毒
  • 2篇免疫特性
  • 2篇免疫原性
  • 2篇鸡传染性
  • 2篇鸡传染性支气...
  • 2篇鸡传染性支气...
  • 2篇核表达
  • 2篇传染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潘志明
  • 2篇焦新安
  • 2篇焦红梅
  • 1篇孟松树
  • 1篇崔一晨
  • 1篇田华荣
  • 1篇殷月兰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的免疫特性分析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小鼠肝炎病毒的全长S1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焦红梅焦新安潘志明殷月兰孟松树田华荣孙林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减毒沙门氏菌免疫特性
文献传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免疫原性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RT-PCR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 41株的全长S1基因,并将其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经酶切、PCR及序列测定表明,获得的S1基因ORF全长为1 659 bp,与G enB ank上公布的IBV M 41 S1基因序列一致。将S1基因与真核表达质粒pVAX 1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 1-S1。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细胞S1蛋白的表达。同时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针对IBV S1蛋白的抗体(P<0.01)。这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焦红梅焦新安殷月兰黄金林潘志明孙林曾显营顾志强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真核表达免疫原性
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的免疫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小鼠肝炎病毒的全长S1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出S1蛋白的体外表达。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中,构建出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分别以5×108CFU、1×109CFU、2×109CFU剂量的重组菌口服接种6周龄BALB/c小鼠,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1×109CFU剂量的重组菌口服免疫小鼠,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二免后两周和三免后两周,重组菌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水平与SL7207(pVAX1)空载体免疫组间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三免后两周重组菌免疫组出现了较高水平的肠黏膜抗体。
焦红梅焦新安殷月兰潘志明孟松树王禹蒋金金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减毒沙门氏菌免疫特性
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小鼠肝炎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构建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小鼠肝炎病毒DNA疫苗,研究该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以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其诱导抗体产生情况;再将重组质粒pVAX1-S1电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中,构建运送S1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口服免疫BALB/c小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与pVAX1空载体对照组相比,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免疫组二免及三免后抗体水平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DNA疫苗SL7207(pVAX1-S1)诱导小鼠产生了特异性的血清抗体。结论: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这为进一步研制冠状病毒新型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焦红梅潘志明崔一晨田华荣焦新安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免疫原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核衣壳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真核表达被引量:8
2007年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W和C9001分离株完整的核衣壳(N)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2个IBV分离株核衣壳基因片段长度均为1230bp,编码409个氨基酸,彼此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0%和89.5%,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参考毒株相应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W株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广东分离株(AY646283)同源性最高,为94.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6%;与国内部分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6.1%~88.0%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8.0%~90.7%之间;C9001株与国内部分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6.4%~99.8%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8.0%~99.8%之间。从核衣壳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可见,W株与C9001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枝,亲缘关系较远。同时将核衣壳基因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COS-7细胞中,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出核衣壳蛋白的体外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BV核衣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焦红梅潘志明孟松树田华荣耿士忠焦新安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克隆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