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25014)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强李涛马小红刘协和邓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6篇基因
  • 4篇转移酶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甲基转移酶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儿茶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 2篇易感性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全基因组
  • 2篇人格
  • 2篇人格特征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基因组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吉林省神经精...
  • 1篇四川省复员退...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成都市第一精...

作者

  • 9篇李涛
  • 9篇王强
  • 8篇马小红
  • 6篇刘协和
  • 5篇邓伟
  • 5篇王英成
  • 3篇孙锦华
  • 3篇郭兰婷
  • 3篇姚静
  • 3篇孙学礼
  • 3篇向波
  • 3篇李名立
  • 2篇蒙华庆
  • 2篇胡峻梅
  • 2篇赵连生
  • 2篇周为
  • 2篇谷晓楚
  • 1篇黄朝华
  • 1篇何宗岭
  • 1篇陈壮飞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Neuros...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小世界神经网络研究进展(英文)
2012年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combination of brain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and graph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networks in the brain have provided an exciting new platform for exploring the etiology of 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schizophrenia.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is work, focusing on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human brain networks - called 'small-world brain networks'- and on the disruptions in these networks in schizophrenia.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findings of reduced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schizophrenia both within local brain regions and globally throughout the brain is reviewed and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of these changes to cognitive and clinical symptoms is discussed. Finally we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李名立陈壮飞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网络图小世界大脑精神疾病拓扑性质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分裂型人格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分裂型人格问卷(SPQ)评定188例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321名正常对照个体的人格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高危组在SPQ中的阴性分裂型人格维度上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具有阴性分裂型人格特征,该人格特征可考虑做为精神分裂症候选的遗传“内表型”指标。
姚静郭兰婷孙锦华王强周为刘协和李涛
关键词:人格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因素。方法:将129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吸烟、尼古丁依赖程度(FTND)分为两组,对其年龄、职业、病程、城市生活年限等一般情况与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吸烟的主要因素中,年龄、职业、城市生活年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尼古丁依赖程度与某些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阴性症状有缓解作用。
李彩霞杨丽君黄堂辉王强杨彬
关键词: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选用14项神经心理测验对222例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及331名正常对照个体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与比较。结果在知识总分、算术总分、数字符号总分、木块拼图总分、即刻逻辑记忆分、延迟逻辑记忆分、即刻视觉记忆A分、即刻视觉记忆B分、言语流畅正确数、Hanoi塔计划时间、Hanoi塔执行时间、Hanoi塔总分、WCST分类数、WCST持续错误数和CPT反应时上,精神分裂症高危组的成绩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组在连线测验A完成时间上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所具有的持续注意和执行功能障碍,可考虑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指标。
姚静郭兰婷孙锦华周为王强马小红刘协和黄宣银李涛
关键词:神经心理学测验
家族性及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表面积的差异及其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ehizophTenia,SZ)的脑表面积损伤情况及其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n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的相关性,并探索家族性精神分裂症(familial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FPS)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sporad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PS)两亚型之间受损模式的差异。方法纳入98例首发及未治疗的SZ患者(58例SPS、40例FPS),78名正常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对受试者进行COMT基因分型。采集3.0T磁共振图像,应用Freesuffer软件分析sP和对照脑表面积的差异及其与COMT基因型的相关性。比较FPS、SPS和对照等3组的脑表面积。对多重比较结果进行Monte Carlo(P〈0.05)校正。结果SZ患者左前额叶和右枕叶脑区表面积减少,两组脑表面积与COMT基因型均无相关性。SPS患者左前额叶表面积低于FPS患者和对照;SPS患者右侧枕叶表面积低于对照。FPS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Z患者存在脑表面积损害,但与COMT基因型不相关。SPS患者受损大于FPS患者,提示两种SZ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李寅飞邓伟王强李名立李娜雷威雷威李喆马小红刘协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族史基因多态性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共同存在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并对22号染色体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的5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相关的遗传学分析。方法 采用14个神经心理测验(共29项)对2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22名未患病亲属(亲属组)和133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有关智力、注意、记忆、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评定,比较各组间的神经认知功能有无差异,并对上述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与COMT和PRODH基因的5个候选SNP进行定量性状的传递不平衡测试。结果 (1)患者组所有测验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而亲属组的记忆、注意、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界于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2)PRODH1 195G/A与即刻逻辑记忆测验(P=0.03)、言语流畅性测验的正确数(P=0.03)和连线测验B的犯规数(P=0.01)相关,PRODH1945G/A与数字符号测验(P:0.01)、连线测验A的错误数(P:0.02)、HANOI塔测验的总分(P=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总错误数(P=0.01)、WCST的非持续错误数(P:0.02)和WCST的总分类数(P=0.02)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记忆、注意、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方面存在广泛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
马小红王强孙学礼李涛邓伟蒙华庆胡峻梅王英成刘协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遗传学基因多态性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与22号染色体上可能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寻找精神分裂症相对独立的症状表现,并探索其与22号染色体上可能候选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23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定,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经PANSS评定后相对独立的症状因子,然后用QTDT软件对PANSS评定总分和各症状因子与COMT和PRODH基因的5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定量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 PANSS症状评定的方差最大化主因子分析,显示出4个主要因子成分:精神运动贫乏、瓦解症状、现实歪曲、抑郁及焦虑症状,未发现PANSS的总分、各因子分与PRODH和COMT基因有关,均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精神运动贫乏、瓦解症状、现实歪曲和情感症状4组相对独立的症状,这些症状与COMT和PRODH基因无相关。
马小红王英成王强孙学礼李涛邓伟胡峻梅蒙华庆刘协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22号染色体候选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找出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位点。方法对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采用HumanHap660BeadArray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共有464301个SNPs符合质量控制标准。以SNPs为分析因素,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瞬时记忆、延时记忆为数量性状,用PLINK软件分别对患病组和正常组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5个易感基因,包括RASGRF2(rs401758,P=8.03×10^-5)、PLCG2(rs7185362,P=4.54×10^-5)、LMO1(rs484161,P=9.80×10^-7)、CSMD1(rs2469383;P=2.77×10^-6)以及PRKG1(rs7898516,P=6.94×10^-5)可能与记忆功能障碍有关。结论5个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缺陷相关。这些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中所起重要的作用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向波吴俊瑶马小红王英成邓伟陈壮飞李名立王强何宗岭蒋丽君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记忆功能数量性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人格特征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分裂型人格问卷(SPQ)及三维人格问卷(TPQ)评定1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高危组)、321名正常对照个体(对照组)的人格特征。结果高危组SPQ阴性分裂型人格维度评分[(9.80±7.05)分]高于对照组[(8.42±5.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在TPQ寻求新奇维度评分[(15.60±5.62)分]、奖赏依赖维度评分[(17.41±1.13)分]与对照组[(14.20±2.83)分,(18.22±3.26)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高危组的阴性分裂型人格维度分数与寻求新奇维度、奖赏依赖维度分数显著相关(r=0.17和-0.2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具有阴性分裂型维度、寻求新奇维度、奖赏依赖维度的人格特征。
姚静李涛郭兰婷孙锦华王强马小红刘协和孙学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关系疾病遗传易感性人格
精神分裂症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缺乏关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执行功能以及注意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线测验评估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99名正常对照(对照组)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OMTVal158met各突变点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用SPSS13.0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COMTVal158Met多态性和执行功能以及注意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执行功能以及注意力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三组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MTVall58Met多态性和执行功能以及注意力无相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群的异质性。
王强杨振兴梁林辉谷晓楚黄朝华李名立邓伟马小红王英成赵连生向波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