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363)

作品数:15 被引量:146H指数:6
相关作者:方桂珍任世学叶结旺王献玲艾青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碱木质素
  • 5篇催化
  • 4篇微晶纤维素
  • 4篇PD/C
  • 4篇PD/C催化...
  • 4篇催化剂
  • 2篇微晶
  • 2篇纤维素
  • 2篇木质素
  • 2篇聚乙烯亚胺
  • 2篇抗氧化
  • 2篇加氢
  • 2篇超声波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氧酸盐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铜
  • 1篇制备及稳定性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机构

  • 15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15篇方桂珍
  • 4篇任世学
  • 3篇叶结旺
  • 2篇马英梅
  • 2篇李志娜
  • 2篇刘宁
  • 2篇徐凤英
  • 2篇李宏振
  • 2篇艾青
  • 2篇赵银凤
  • 2篇李俊业
  • 2篇卑莹
  • 2篇马艳丽
  • 2篇王献玲
  • 2篇王春海
  • 1篇胡春平
  • 1篇郭元茹
  • 1篇金春德
  • 1篇金钟玲
  • 1篇李丽英

传媒

  • 4篇中国造纸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C催化下麦草碱木质素与氢气的还原反应被引量:15
2006年
以钯/炭(Pd/C)为催化剂,以氢气为还原剂与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反应,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用化学法测定了反应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的含量,并与环己烯还原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Pd/C催化剂负载量为3%、用量0.1g/g、氢气流速20mL/min、反应温度363K、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反应后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醇羟基含量分别为14.39%、4.21%和10.18%,较反应前分别增加了133.68%、27.96%和264.87%。与环己烯法相比,氢气还原法的催化剂用量明显减少,醇羟基数增加较为显著,酚羟基含量基本一致。氢气还原活化效果明显优于环己烯还原效果。
叶结旺方桂珍杜添川
关键词:PD/C催化剂碱木质素
超声波活化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07年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 was activated with ultrasonic wave. The changes in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structure of MCC were studied by XRD and SEM. The influence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accessibility and oxidation reactivity of MCC with periodate sodium was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the change of reactivity after ultrasonic treatment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ystalline type of cellulose was not changed an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rystalline size of cellulose were observed. However, after treatment with ultrasonic wave the crystallinity of cellulose decreased and morphology changes of the treated MCC was significant. These changes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WRV, which implied the increase of accessibility. The reactivity of MCC with periodate sodium was successfully improved after ultrasonic treatment. The aldehyde content of its oxidized products dialdehyde cellulose(DAC) was improved from 71.3% to 85.0%. As the increase of ultrasonic treating time the aldehyde content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王献玲方桂珍胡春平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可及度
CuO/C催化还原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征被引量:12
2007年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官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方桂珍徐凤英任世学刘凯
关键词:碱木质素化学结构
钯/炭催化剂对碱木质素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被引量:35
2004年
采用甲醛还原法制备钯 /炭 (Pd/C)催化剂 ,考察了以Pd/C为催化剂 ,以环己烯为氢给予体的催化体系对麦秆碱木质素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 ,用化学法对反应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 ,用FTIR、UV和1 HNMR光谱对木质素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Pd/C催化剂对碱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碱木质素总羟基含量增加了 46 95% ,酚羟基含量增加了 33 74% ,醇羟基含量增加了 63 93 % ;甲氧基含量降低了 1 7 73 % ,羧基含量降低了 53 41 % ,总酸性基变化不大 ,木质素的苯环结构稳定 ,活性官能团增加 ,反应活性提高 ,Pd/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活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方桂珍李丽英任世学
关键词:碱木质素PD/C催化剂羟基含量羧基含量总酸麦秆
聚乙烯亚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脲酸的吸附性能被引量:5
2009年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基团、以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将PEI接枝到MCC上,制得功能高分子吸附材料聚乙烯亚胺/纤维素(PEI/MCC)。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对PEI/MCC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对脲酸的吸附性能。PEI/MCC的合成条件:在N2保护下,环氧化纤维素(EC)与PEI的质量比为1∶6,碳酸钠0.047mol,1,4-二氧六环20 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EI/MCC对脲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含氮量与吸附容量成正比,对脲酸的最大吸附容量为9.53 mg/g。
李宏振方桂珍马英梅李俊业马艳丽金钟玲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聚乙烯亚胺
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为模板剂制备多孔氧化硅材料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探索以木质素为模板剂制备无机多孔材料的方法,提高木质素产品附加值,以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焙烧脱模法制备多孔氧化硅材料。结果表明: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存在于煅烧前的复合物中,煅烧后得到的多孔氧化硅材料中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吸收峰消失,但具有SiO2特征吸收峰;多孔氧化硅材料孔隙发达,孔径随模板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SiO2颗粒以无定形状态存在;多孔氧化硅材料比表面积随模板剂用量增加而变小,最大可达354.5m2/g,孔径主要分布在2.7~5.6nm,平均孔径为21.4nm;多孔氧化硅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600~800℃时骨架不发生分解。
王春海李志娜赵银凤卑莹任世学方桂珍
关键词:木质素模板剂溶胶凝胶法
Pd/C催化微波法合成氢化碱木质素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提高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以Pd/C为催化剂,采用微波法进行了碱木质素与H2的还原反应。运用1H-NMR分析了碱木质素的结构变化,且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碱木质素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较佳的碱木质素加氢还原反应条件是负载量为3%的Pd/C催化剂用量为10%、温度为95℃、时间为30min、氢气流速为20mL/min。1H-NMR分析显示:羰基和羧基含量减少,代表酚羟基和醇羟基的质子吸收增加。GPC分析显示:反应后碱木质素的分子量降低,而多分散性增大。元素分析显示:C和H含量在反应后都有所增加,而O含量则降低了,表明碱木质素发生了还原反应。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法合成有利于提高酚羟基含量,缩短反应时间,而在提高碱木质素的总体反应活性方面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效应。
叶结旺方桂珍金春德
关键词:微波法PD/C催化剂碱木质素加氢
不同活化方法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1
2007年
分别采用超声波与碱润胀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活化,比较了两种方法对微晶纤维素(MCC)超分子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高碘酸钠的反应分析了不同活化方法对微晶纤维素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后微晶纤维素的晶型没有发生改变,晶粒尺寸基本不变,但是超声波能使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受到破坏,结晶度下降,结构变得疏松,表面和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比表面积和可及度增大,反应活性提高;碱润胀后,微晶纤维素的晶型发生了改变,为纤维素Ⅰ型和Ⅱ型的混合体,但碱润胀有消晶的作用,使晶区发生破裂,晶粒尺寸大幅度下降,比表面积显著增加。两种活化方法都能显著提高纤维素的选择性氧化性能,超声波和碱润胀活化后氧化纤维素(DAC)的醛基含量分别由未活化时的71.3 %提高到85.0 %和88.8 %。
王献玲方桂珍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超声波处理
没食子酰微晶纤维素酯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阐述了没食子酰微晶纤维素酯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醋酐作为没食子酸的乙酰化试剂,用SOCl2作为酰氯化试剂,制得三乙酰基没食子酰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微晶纤维素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三乙酰基没食子酰纤维素。最后除去乙酰基即得没食子酰微晶纤维素酯。产物有清除烷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其DPPH·清除率达到80%以上。分别考察了高温、紫外线照射及不同pH值等因素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在40℃以下、pH为3.0~9.0时DPPH·的清除率比较稳定,且紫外线照射对产物的DPPH·清除率影响不大。
刘宁方桂珍
关键词:抗氧化剂稳定性
木质素磺酸钠-壳聚糖聚电解质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3
2012年
以碱木质素和壳聚糖为原料,依据静电作用原理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壳聚糖(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XRD)表征了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化学结构、形态特征,测定了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的氨基发生质子化形成NH3+,木质素磺酸钠的磺酸基阴离子和壳聚糖的NH3+基团发生中和反应形成了聚电解质复合物,经过反应后,壳聚糖的无定形峰减小,SLS-CS高分子排列更加有序化,分子间作用力增强;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对铜离子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5 h,饱和吸附容量为12.5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ich方程。
王春海艾青赵银凤卑莹方桂珍
关键词:木质素壳聚糖木质素磺酸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