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A102)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陆菁菁金征宇梁文华王芳钟定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异位症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深部浸润型子...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脑脊髓
  • 2篇脑脊髓炎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浸润型
  • 2篇脊髓炎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机构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陆菁菁
  • 5篇金征宇
  • 3篇梁文华
  • 3篇王芳
  • 2篇冯逢
  • 2篇钟定荣
  • 2篇关鸿志
  • 2篇徐雁
  • 1篇朱朝晖
  • 1篇张云庆
  • 1篇秦明伟
  • 1篇史宏晖
  • 1篇蔡炯
  • 1篇郎景和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靶向磁性纳米粒子用于肿瘤的磁共振分子成像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靶向磁性纳米粒子用于肿瘤磁共振分子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靶向部分重组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成像部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连接形成靶向探针,无靶向物质的成像部分作为对照材料。利用体外细胞实验和荷瘤裸鼠体内实验探索探针的靶向结合作用。体外细胞实验采用靶向探针和敏感肿瘤细胞株A549共同孵育,非靶向材料和同种细胞孵育作为对照,细胞洗脱后裂解,磁共振成像测量细胞裂解液的T2值。体内实验将靶向探针和非靶向材料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荷瘤裸鼠体内,磁共振成像动态检测肿瘤局部组织的信号和T2值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实验和肿瘤体内实验均证实靶向探针与非靶向颗粒溶液相比,与体外细胞和体内肿瘤组织有更强的结合能力。结论肿瘤磁共振分子成像可使用靶向磁性纳米粒子作为探针,实现肿瘤的靶向成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陆菁菁王芳金征宇钟定荣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分子影像学肿瘤磁共振成像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我院2007-07~2011-08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总结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2例合并恶性肿瘤;2例为多发,3例为单发。多发肿块直径0.5~3cm,单发肿块直径5.5~9.5cm。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低、等、强回声,血流超声可有或无血流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渐进式强化。1例患者11C-乙酸盐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未见阳性发现。5例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由大小不等、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低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肿瘤细胞免疫表型CD31和CD68均阳性。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脾脏特有的、罕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临床常无特异表现,增强CT表现可提示其血管性肿瘤特征,确诊依赖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陆菁菁梁文华钟定荣张云庆朱朝晖秦明伟金征宇
关键词:脾肿瘤
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用豚鼠全脑脊髓匀浆诱导EAE大鼠模型(6只),观察其体重变化和临床表现,同时设对照组(6只)。在EAE大鼠发病后进行MR常规扫描、钆剂增强扫描,并静脉使用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24h后行USPIO增强扫描,扫描完毕立即处死大鼠取脑,行脑组织切片的HE染色、髓鞘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MRI和病理检肖的异常所见,并进行对照。结果EAE大鼠组在诱导后第8~9天开始体重下降,在第10~11天出现临床症状。MR常规扫描未见明确异常,钆剂增强后仅见脑膜弥漫增厚及增强,USPIO增强扫描可见T2WI上延髓实质内大片低信号区,T1WI可见对应部位的高信号。梯度回波T2 *^WI比T2WI显示住脯十病灶以外的小脑白质内低信号。临床评分高的大鼠其低信号范围也较大。对照组大鼠未见异常。病理检查发现发病大鼠脑白质内散在血管套袖,部分伴相邻区域的脱髓鞘改变。普鲁士蓝染色发现病灶内臣噬细胞胞质内有蓝染颗粒,沉积部位与T2WI上低信号对应。结论USPIO增强MRI可以揭示常规MRI和钆剂增强成像未能显示的急性EAE病变,活体显示EAE病灶内巨噬细胞的分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陆菁菁王芳金征宇徐雁关鸿志
关键词: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检查结果。结果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累及子宫骶骨韧带、阴道、子宫直肠凹、直肠,输尿管等亦可受累,其MRI主要表现为信号和结构紊乱、受累部位不规则增厚或结节形成、相邻组织和器官的变形牵拉,本研究中9例累及子宫骶骨韧带,12例累及阴道,3例位于子宫直肠凹,6例侵犯直肠,2例位于输尿管。结论对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MRI不但能准确定位,还能显示病变范围,是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方法。
梁文华陆菁菁冯逢金征宇史宏晖郎景和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磁共振成像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剂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增强磁共振(MR)检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病变的敏感性及其增强病灶的磁化传递率(MTR)的变化。方法11只EAE组大鼠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行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三维T1磁化传递、三维T1非磁化传递、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增强T1加权像及USPIO增强T2加权像扫描。计算USPIO及钆增强检出EAE病变的敏感性、EAE组大鼠第1次出现US-PIO异常强化的区域及前一次扫描相应区域的MTR。大鼠脑组织行HE及髓鞘染色。结果钆对比剂增强扫描未发现EAE大鼠脑内异常对比增强灶,USPIO增强扫描显示11只大鼠脑内均有异常沉积。EAE组大鼠USPIO异常强化区的MTR值与出现强化前同一区域的MTR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SPIO强化区可见炎细胞浸润及脱髓鞘改变,对照组大鼠MR平扫及增强扫描无阳性显示。结论USPIO增强MR检出EAE病变的敏感性高。与USPIO增强扫描相结合,磁化传递成像能够提示EAE病变的性质。
王芳陆菁菁金征宇徐雁关鸿志蔡炯
关键词:磁共振对比剂多发性硬化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宫腔外生长,出现反复周期性出血及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高达约10%,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按其组织发生学、临床表现及处理的不同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深部浸润型3种类型[2]。
梁文华陆菁菁冯逢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浸润型MRI诊断深部组织发生学育龄女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