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邓勇志杨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内膜
  • 1篇新生内膜增生
  • 1篇血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闭塞
  • 1篇抑制剂
  • 1篇增生
  • 1篇制剂
  • 1篇内膜
  • 1篇内膜增生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血
  • 1篇静脉血栓
  • 1篇干预
  • 1篇干预防治
  • 1篇阿司匹林

机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杨雪峰
  • 1篇邓勇志

传媒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局部干预防治移植静脉血栓和新生内膜增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将阿司匹林局部用于大鼠移植血管周围,观察不同时间静脉移植血管血栓及新生内膜增生情况,并分析NO与ET-1等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D大鼠颈静脉分支-颈动脉间置模型,于移植后不同时间获取移植血管进行组织学和α-SM-actin及CD-34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获取血液标本对NO及ET-1进行测定。实验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局部用药组、口服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结果术后7dHE染色,联合用药组血栓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对照组新生内膜厚度大于局部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P<0.05)。α-SM-actin免疫组化显示术后7d对照组和口服用药组α-SM-actin+细胞增生较为明显,并向新生内膜迁移,而局部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其增殖及迁移情况较轻。CD34免疫组化显示术后7d局部和联合用药组血管内膜CD34+细胞较其余两组明显。术后7d治疗各组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治疗各组NO水平升高(P<0.05)。结论阿司匹林局部应用或局部口服联合应用可能通过增加NO及降低ET-1发挥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与对移植静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并可能抑制平滑肌样细胞增殖,从而减轻新生内膜增生。
杨雪峰邓勇志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新生内膜增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