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115)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孙臻李威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隔震
  • 3篇抗震
  • 2篇地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可靠度
  • 2篇隔震结构
  • 2篇BOUC-W...
  • 1篇弹塑性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震响应分析
  • 1篇动力弹塑性
  • 1篇动力可靠度
  • 1篇动力可靠度分...
  • 1篇性能设计
  • 1篇虚拟激励法
  • 1篇振动
  • 1篇振动台

机构

  • 8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建筑设...

作者

  • 8篇王曙光
  • 7篇刘伟庆
  • 6篇杜东升
  • 4篇孙臻
  • 2篇李威威
  • 1篇王海
  • 1篇章征涛
  • 1篇王滋军
  • 1篇王赟玉
  • 1篇陆伟东
  • 1篇孙国利

传媒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层隔震结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与动力可靠度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特性,运用虚拟激励法对高层隔震结构在非平稳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响应进行研究。采用Bouc-Wen模型与刚度退化的Bouc-Wen模型分别模拟隔震层与上部楼层的滞变特性,建立高层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化运动方程。运用精细积分法对每一时刻的响应进行求解,得到高层隔震结构在非平稳地震激励下各楼层响应的时变方差。基于首次穿越准则,研究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下各楼层与结构整体的可靠度。运用上述理论,分析某高层基础隔震结构在8度与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随机地震响应,隔震后上部结构各楼层层间位移方差较非隔震结构大幅减小。研究表明:结构的位移响应呈现强烈的非平稳性,且具有明显的时滞现象;高层隔震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各楼层可靠度较非隔震结构有很大的提高,说明高层隔震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运用可靠度理论进行分析亦能发现结构的薄弱部位,该方法对结构的性能设计与性态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孙臻王曙光王赟玉刘伟庆
关键词:高层隔震结构BOUC-WEN模型虚拟激励法动力可靠度
无锡苏宁广场北楼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无锡苏宁广场北楼为例,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多重目标,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和性能目标,利用弹塑性分析及评估软件PERFORM-3D建立结构的基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的弹性响应,并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然后利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判定结构的性能水准,从而确定结构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计算结果表明:无锡苏宁广场北楼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提出的各项抗震设防要求和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是对超限高层设计方法的有益探索。
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金如元龚任远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性能设计动力弹塑性抗震设计
苏豪银座层间隔震结构设计与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苏豪银座大底盘双塔楼这一特殊结构形式进行层间隔震设计与地震响应分析。将隔震层设置于裙房与塔楼之间,提出了隔震层设计的基本控制指标,并给出隔震层详细的布置方案。建立大底盘双塔楼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地震下塔楼和裙房的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大幅度减小,在罕遇地震下塔楼和裙房层间位移满足规范要求。理论分析表明,大底盘双塔楼层间隔震结构隔震机理清晰且效果显著,层间隔震技术应用于大底盘双塔楼结构是可行的。
孙臻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章征涛
关键词:大底盘双塔楼层间隔震非线性时程分析
考虑填充墙作用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填充墙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填充墙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目前对于带填充墙结构在地震下的弹性及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研究较少。利用非线性分析软件Perform-3D,基于纤维模型理论,采用等效剪切滑移失效模型和等效斜撑压缩失效模型来考虑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弹性及非线性行为,重点对含填充墙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以评价带填充墙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准下的抗震性能以及填充墙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利弊与程度。结果表明布置合理的填充墙对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下的抗震性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有利影响。
孙国利王曙光王滋军杜东升
关键词:填充墙抗震性能PERFORM-3D非线性
基于整体可靠度的隔震结构参数优化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隔震结构关键设计参数对其在地震作用下整体可靠度的影响,将隔震结构简化的两质点计算模型,隔震层采用Bouc-Wen模型来模拟,上部结构采用刚度退化的Bouc-Wen模型来模拟,建立了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结合虚拟激励法与可靠度理论,分析了隔震结构在不同周期比、屈重比与阻尼比下的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与动力可靠度。并以整体可靠度为目标,对隔震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选取。将上述理论运用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某隔震结构,分析了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峰值的随机地震响应,并计算了隔震结构的整体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周期比、屈重比及阻尼比的适当选取,能使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与上部结构位移响应均较小,从而使隔震结构整体可靠度较高。从整体可靠度的角度对隔震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隔震结构的合理设计及性态控制有指导意义。
孙臻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
关键词:隔震结构BOUC-WEN模型参数优化
群桩基础阻抗函数的集总参数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改进后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进行复数拟合,得到群桩基础阻抗函数可扩展精度的集总参数模型,以获取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群桩基础参数。基于薄层法求解得到半无限地基中群桩基础的阻抗函数,利用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式的比值表示地基的动力柔度函数,将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表示成部分分式的形式,最后将其等效为两种基本类型的集总参数模型。通过与薄层法求解得到的地基动力刚度阻抗函数进行比较,给出的集总参数模型能在很宽的频段上与弹性半空间解吻合良好,得到的集总参数可以直接运用到群桩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中。
刘伟庆王海王曙光杜东升李威威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群桩基础阻抗函数
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基础隔震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隔震建筑之一。对隔震层的布置方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建立了航站楼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反应分析。对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中模型结构的缩比为1/60,隔震层也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布置。试验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减振效果能达到50%。最后对原型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探讨了原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理论与试验证明,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隔震机理清晰且隔震效果良好,大跨结构应用基础隔震技术是有效的。
王曙光陆伟东刘伟庆孙臻
关键词:基础隔震建筑大跨结构振动台试验
基于Simulink的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反应谱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Simulink环境下对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并利用反应谱理论研究了SSI效应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采用集中参数模型考虑桩-土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上部结构简化为单质点模型,给出了桩-土-结构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模型状态方程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了不同场地条件下SSI效应对上部结构加速度谱与位移谱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位移谱基本保持着"刚性假定<Ⅰ类场地<Ⅱ类场地<Ⅲ、Ⅳ类场地"的规律;加速度谱受场地影响的规律不太明显,但在场地较软、桩基刚度较大时,加速度比刚性假定下的要小,而在其他情况下,加速度则比刚性假定下的要大。
李威威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
关键词:桩-土-结构SSI效应速度谱位移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