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GL059)

作品数:102 被引量:1,472H指数:19
相关作者:张广海刘佳赵金金王新越于水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4篇旅游
  • 17篇旅游产业
  • 17篇旅游经济
  • 12篇中国旅游
  • 11篇影响因素
  • 10篇城镇化
  • 9篇产业结构
  • 8篇旅游产业结构
  • 8篇旅游业
  • 8篇面板数据
  • 7篇经济增长
  • 6篇旅游产业集聚
  • 6篇旅游经济增长
  • 6篇面板数据模型
  • 6篇空间自相关
  • 5篇新型城镇化
  • 5篇旅游化
  • 5篇旅游环境
  • 5篇滨海旅游
  • 5篇城市

机构

  • 101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青岛职业技术...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外国语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旅游职业...
  • 1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青岛工学院

作者

  • 43篇张广海
  • 42篇刘佳
  • 15篇赵金金
  • 7篇王新越
  • 7篇于水仙
  • 6篇王娟
  • 5篇李晨
  • 5篇杜亚楠
  • 5篇韩欢乐
  • 4篇李烨
  • 4篇李莹莹
  • 4篇李晶晶
  • 4篇高俊
  • 4篇陆菊
  • 4篇高旭
  • 4篇张琳林
  • 3篇张佳佳
  • 3篇乐洪发
  • 3篇吴宁宁
  • 3篇秦素贞

传媒

  • 11篇资源开发与市...
  • 7篇青岛科技大学...
  • 5篇经济与管理评...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经济地理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首都经济贸易...
  • 3篇商业研究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3篇北京第二外国...
  • 3篇无锡商业职业...
  • 3篇青岛职业技术...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软科学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地理科学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旅游论坛

年份

  • 5篇2018
  • 18篇2017
  • 26篇2016
  • 27篇2015
  • 15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30
2014年
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受传统城镇化影响严重,要加强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以及创新与研发方面的建设。2济南、青岛、威海、淄博为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东营为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烟台、莱芜为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泰安、滨州、日照、潍坊、枣庄为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济宁、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为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王新越宋飏宋斐红于世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分异
结构调整、承载力提升能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吗?——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以中国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沿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03—2012年三大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进行测度和评价,并从结构和承载力视角,揭示沿海三大区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分析和检验产业结构、承裁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2003—2012年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化,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长三角、珠三角波动较大表现出不稳定性,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波动趋势逐渐变小。各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略有提升,但旅游生态需求大于旅游生态供给,旅游生态处于赤字状态,旅游生态赤字越来越大;旅游生态承载力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产业结构的正向作用大于旅游生态承载力。
刘佳周长晓
关键词:沿海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耦合机理与演化特征——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沿海地区是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核心地带,认清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交互的耦合关系,对培育并形成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灰色关联模型、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以及灰色GM(1,1)模型,从时空演化角度揭示了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联和耦合协调的特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和空间合理布局的新契机。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之间存在互动耦合、协调促进的作用关系,并表现为波动增长、稳定下滑和良性发展三个动态发展阶段,经历了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与不断增强的耦合作用过程,而有效改变二者之间的协同模式和发展路径是推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和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刘佳赵金金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聚
环渤海沿海与腹地旅游空间联系与协同演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以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和27个内陆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改进的引力模型和Arcgis10.0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测度环渤海地区沿海与腹地旅游空间联系强度,揭示海陆旅游产业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时空演化态势。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城市,时序上海陆系统的联系逐渐增强,空间上呈现局部聚集和整体分异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基础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影响沿海与腹地旅游空间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跨区域产业融合和资源配置、优化旅游开发空间格局、建立整体营销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环渤海地区沿海与腹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刘佳李莹莹李晨
关键词:旅游产业海陆统筹环渤海
中国星级酒店业TFP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构建DEA-Malmquist模型,利用2001-2015年我国星级酒店数据(1),系统地分析我国星级酒店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状况及其时空特征;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广义距估计法(SYS-GMM)分析了TFP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整体看,我国星级酒店在研究期内TFP虽有时序波动,但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TFP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从省域尺度看,大部分省域星级酒店历年TFP亦为正增长,我国不同省域星级酒店TFP指数呈现了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通过对酒店自身因素和环境条件分析,信息化、产业集聚、旅游业发展、对外开放、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对TFP均为正向推动作用,资本投入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则为负向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并不一致,其中,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正向作用最为突出,而资本投入则负向作用明显。
张广海高俊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组织伦理氛围、价值契合度与酒店基层员工职业倦怠消除:如何让组织充满活力被引量:6
2017年
以11家酒店企业的337名基层员工为样本,分析了组织伦理氛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检验了个人——组织契合的中介作用和感知价值的调节作用,以此提出让酒店充满活力的管理建议。结果表明: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职业倦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个人——组织契合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规则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人——组织契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利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人——组织契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效应;感知价值较高时,个人——组织契合对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职业倦怠的作用机理,为我国企业情境下员工活力的提升提供新视角。
赵金金于水仙
关键词:职业倦怠感知价值酒店基层员工
名人效应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信息化推进,名人效应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名人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日益突出,因此,全国范围内人文旅游开发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以人物记录类资源为主体的人文旅游开发不仅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乃至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一、从旅游资源角度解析名人效应概念有学者认为,名人是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代表人物,是彰显地域人文特色、民俗风情的有效载体本文中的历史名人效应主要是指历史上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历史名人的名人效应。
李烨张广海
关键词:人文旅游信息化推进人文特色城市旅游形象当代画家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与极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2015年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旅游经济差异与极化现象日益凸出。本文基于2001-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相关差异系数和极化指数定量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与极化的演变过程和空间格局,并借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析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极化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差异与极化水平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与极化大幅下降但仍较为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与极化水平及其变化幅度均较小,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与极化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而四大区域间的差异与极化不断缩小;HH、LL、HL、LH 四种旅游经济极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较为明晰。
张广海尚修竹
关键词:旅游经济
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功能区划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我国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影响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将我国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归纳为传统型(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和非传统型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创意类和商务会展类)。根据资源的地域分布特征,进一步将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四类主要文化旅游区域(遗址遗迹类旅游区、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区、人文活动类旅游区和综合类旅游区)。最后探讨了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以推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李烨张广海
关键词:文化旅游功能区划文化产业
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差异时空演化及形成机理被引量:12
2015年
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以长三角地区11个沿海旅游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探讨2002-2012年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的空间总体差异、差异构成及其差异演变态势,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其滨海旅游经济差异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拟合分析,从时空视角揭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差异演变呈现波动变化特征,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趋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2)泰尔指数分解显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且变化幅度逐渐趋于平缓;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南部、中部、北部地带内沿海城市之间的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南部和中部地带内差异呈现逐渐缩小且趋于平缓的态势,北部地带内差异则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特点.(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基础设施条件、旅游规模与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显著,是其滨海旅游经济空间分异与动态变化规律形成的重要因素.
刘佳奚一丹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