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C2013010107)

作品数:12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姜爱丽胡文忠萨仁高娃陈晨何煜波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鲜切
  • 4篇单增李斯特菌
  • 4篇李斯特菌
  • 3篇乳酸
  • 3篇鲜切果蔬
  • 3篇黄瓜
  • 3篇果蔬
  • 2篇乳酸链球菌
  • 2篇乳酸链球菌素
  • 2篇食品
  • 2篇柠檬
  • 2篇柠檬酸
  • 2篇活性
  • 2篇储藏
  • 2篇储藏温度
  • 1篇亚硫酸钠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预测微生物学
  • 1篇植物精油

机构

  • 9篇大连民族学院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作者

  • 9篇胡文忠
  • 9篇姜爱丽
  • 4篇萨仁高娃
  • 3篇何煜波
  • 3篇陈晨
  • 2篇冯可
  • 2篇徐永平
  • 1篇田密霞
  • 1篇周泽宁
  • 1篇李佳慧
  • 1篇徐静
  • 1篇潘艳芳
  • 1篇陈丹

传媒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现代园艺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6篇2015
  • 6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测微生物学在鲜切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预测微生物学(Predictive Microbiology)是运用数学、统计学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对动态环境中主要致病菌或腐败菌的延迟、生长、残存和消亡情况进行快速评估。本文阐述了预测微生物学的发展和预测模型的分类,介绍了微生物预测模型在鲜切果蔬产品货架期、风险评估以及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冯可胡文忠姜爱丽徐永平萨仁高娃
关键词:鲜切果蔬预测微生物学病原菌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5年
鲜切果蔬由于具有营养、新鲜、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鲜切果蔬中致病菌和致腐菌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植物精油作为天然来源的抑菌物质,对鲜切果蔬产品具有防腐保鲜、维持品质等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并综述植物精油对鲜切果蔬产品防腐、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在鲜切果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植物精油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冯可胡文忠徐永平姜爱丽萨仁高娃
关键词:植物精油抗菌活性鲜切果蔬感官评价
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生理代谢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采用浓度为10、20、40 g/L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浸泡15 min,沥干后放入托盘,用0.1 mm厚的PE膜包装2层,在(5±0.5)℃温度条件下贮藏28 d,研究不同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能有效抑制红地球葡萄的失重和腐烂,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缓总酚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速率,抑制贮藏初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延长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期。其中较高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40 g/L)在贮藏后期会导致葡萄表皮轻微漂白,而20 g/L浓度处理可使红地球葡萄在(5±0.5)℃下贮藏21 d具有最佳保鲜效果。虽然各浓度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均会导致葡萄中总二氧化硫残留量上升,最大浓度处理的SO2残留量为0.63 mg/kg,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50 mg/kg)和美国FDA标准规定的限量(10 mg/kg)。
周泽宁姜爱丽胡文忠潘艳芳安琪琪
关键词:红地球葡萄焦亚硫酸钠浸泡处理生理代谢安全性
温度及乳酸链球菌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Matlab软件拟合Gompertz生长模型,研究了温度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5、10、50、100、150μg/m L)、p H(1、3、5、7、9)、温度(45、75、95、115、121℃)条件下的乳酸链球菌素对LM杀菌活性的影响,旨在为LM的监控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温的抑制效果明显,最大细胞密度减少了4.3455 lg cfu/m L;乳酸链球菌素浓度低于5μg/m L时能促进LM的生长,高于10μg/m L时,对LM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高于150μg/m L时,48 h之内几乎可以杀死营养肉汤中的所有LM;乳酸链球菌素对酸性有协同效应;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姜爱丽胡文忠崔晓亭陈晨萨仁高娃李佳慧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乳酸链球菌素温度PH
中国食品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食品品牌打造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就作为会展业的一个分支,中国食品博览会或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以下简称"食品会展业")发展现状、科学策划与实施、发展对策分析以及在食品品牌打造中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我国食品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等可行性建议。
徐静胡文忠姜爱丽
关键词:会展业食品品牌
生姜不同切割后的抗氧化成分及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对生姜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割伤害处理(分别切成片状、块状及末状),并在4℃的贮藏温度下于不同的放置时间(0,3,6,12h)测定其抗氧化物质含量,包括黄酮类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并且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测定脂溶性物质抗氧化能力和水溶性物质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切割伤害处理均使生姜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SOD活性以及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上升,但切割处理却使VC含量降低,切割伤害程度越大,VC含量下降的速率越快。生姜的脂溶性物质抗氧化能力远远高于水溶性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总体来说,切割伤害提高了生姜的抗氧化能力,且3种不同的切割伤害处理以伤害程度中等的块状切割最有利于生姜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李佳慧姜爱丽胡文忠崔晓亭陈丹
关键词:生姜抗氧化物质抗氧化能力
储藏温度对侵入鲜切胡萝卜、黄瓜内部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研究储藏温度对侵入鲜切蔬菜内部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以鲜切胡萝卜、黄瓜为原料浸泡接种大肠杆菌,分别置于4、12、24℃的条件下储藏,测定分析大肠杆菌在两种鲜切蔬菜中的侵入能力以及在储藏过程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能够侵入到鲜切胡萝卜、黄瓜内部。在4、12℃储藏过程中,侵入鲜切蔬菜内部的大肠杆菌数量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当储藏温度升高至24℃时,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侵入鲜切胡萝卜5~8 mm处的大肠杆菌缓慢下降,而侵入鲜切黄瓜内部不同深度大肠杆菌在储藏1~3 d无显著变化(p〉0.05),在第5 d时略有下降。通过比较两种鲜切蔬菜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发现,在三种温度条件下储藏过程中,侵入鲜切黄瓜内部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均优于侵入鲜切胡萝卜中的大肠杆菌。
刘文玲陈晨张瑞东胡文忠何煜波林昱汐
关键词:大肠杆菌鲜切胡萝卜储藏温度
清洗处理及储藏温度对鲜切黄瓜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分别采用自来水、乳酸链球菌素与柠檬酸复配溶液(N+C)清洗接种单增李斯特菌(LM)的鲜切黄瓜,将清洗后的鲜切黄瓜分别置于4℃、12℃、24℃的条件下储藏,分析储藏过程中LM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N+C清洗能显著降低(p<0.05)鲜切黄瓜中LM的初始带菌量。在4℃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N+C清洗的鲜切黄瓜中LM数量逐渐降低(p<0.05),自来水清洗以及未清洗的鲜切黄瓜中LM数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在12℃和24℃的条件下储藏过程中,3种处理方式的鲜切黄瓜LM数量均显著上升(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N+C清洗结合低温储藏能有效控制鲜切黄瓜中LM的生长。
林昱汐陈晨胡文忠邹宇刘文玲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储藏
Nisin和柠檬酸对纯培养及鲜切黄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杀菌效果被引量:9
2014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柠檬酸及二者复配对纯培养和人工接种到鲜切黄瓜上的单增李斯特菌(LM)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nisin和柠檬酸对纯培养及鲜切黄瓜上的LM均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其杀菌能力随着nisin和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当nisin浓度为100μg/mL时,作用5min可使纯培养体系中的LM低于检测限,使鲜切黄瓜中的LM低于检测限需要15min,当柠檬酸浓度为0.5%时,分别作用10min和15min可以使纯培养和鲜切黄瓜中的LM低于检测限。nisin和柠檬酸复配的杀菌效果要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当二者复配浓度为50μg/mL+0.3%(m/v)时,处理20min可以使纯培养体系中的LM降低到检测限以下,而使鲜切黄瓜中的LM低于检测限则需15min。结果表明nisin和柠檬酸复配可以用于控制鲜切黄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
陈晨胡文忠何煜波姜爱丽萨仁高娃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柠檬酸杀菌效果
乳酸钙处理对乳酸发酵型辣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新鲜红尖椒为试材,分别加入0.25%、0.5%、0.75%3种浓度的乳酸钙,并接种相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进行发酵,用以生产发酵型辣椒酱用原料。发酵条件为:30℃前发酵36h,后转入5℃条件下进行后发酵至60 h,研究0、12、36和60 h时发酵辣椒风味(总酸、挥发酸和乳酸)的变化和颜色及质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乳酸钙处理能有效增加乳酸发酵型辣椒中总酸、挥发酸和乳酸的产生,加速发酵进程,使发酵辣椒硬度增加的同时柔韧性也增加,并可保持较好的颜色。3种乳酸钙处理中以0.50%乳酸钙处理的作用效果好。可见,适量的乳酸钙处理在起到营养强化的同时有利于发酵型辣椒风味物质的合成,可用于发酵型辣椒的生产和其他乳酸发酵型食品的制备过程中。
姜爱丽胡文忠陈晨田密霞何煜波
关键词:乳酸钙乳酸发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