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20)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7
相关作者:石士考宋会花王继业周济杨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主题

  • 9篇荧光
  • 8篇甲酸
  • 7篇配合物
  • 5篇均苯三甲酸
  • 5篇光谱
  • 5篇苯三甲酸
  • 4篇荧光光谱
  • 4篇荧光性
  • 4篇荧光性质
  • 4篇光性质
  • 4篇
  • 3篇水热
  • 3篇水热合成
  • 3篇热合成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3篇发光
  • 3篇苯甲酸
  • 3篇SR2CEO...
  • 3篇

机构

  • 21篇河北师范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1篇邯郸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石士考
  • 9篇宋会花
  • 8篇王继业
  • 4篇周济
  • 3篇梁青
  • 3篇韩士田
  • 3篇杨芳
  • 2篇张建川
  • 2篇徐丽娟
  • 2篇高元哲
  • 2篇李亚娟
  • 2篇钟少雄
  • 2篇张建军
  • 2篇栗俊敏
  • 2篇王瑞芬
  • 2篇张艳
  • 2篇王淑萍
  • 2篇康宏格
  • 2篇张彦
  • 1篇宫慧丽

传媒

  • 5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第11届全国...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发光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Journa...
  • 1篇Chemic...

年份

  • 6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微米级红色荧光粉NaEu(MoO4)2的水热合成及光谱特性被引量:14
2009年
The hyperfine red phosphors,NaEu(MoO4)2,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and subsequent heat-treatment processes.The NaEu(MoO4)2 phosphors show regular elliptical morphologies,and the particle sizes of 0.25~0.3 μm.The excitation spectra located at short-wavelength UV region belong to the interweave broad charge transfer bands of Mo6+-O2-and Eu3+-O2-,and the three sharp lines around 395 nm,465 nm and 535 nm are ascribed to the Eu3+ 4f excitation transitions.All of the samples can be excited with near-UV 395 nm light and exhibit the characteristic red emission of Eu3+ 5D0→7F2transition.The relative red emission intensities of the optimum phosphors reach two-fol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mmercial phosphors.The submicro-phosphors may be applied as red phosphors for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张艳宫慧丽石士考周济叶建平
关键词:荧光粉水热合成钼酸盐
均苯三甲酸铽掺杂(钇、钆)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被引量:7
2007年
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系列稀土掺杂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滴定,红外光谱等确定了其组成为Tb(1-x)LnxBTC.0.5H2O(Ln=Y,Gd,x=0,0.1,0.3,0.5,0.7,0.9)。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该类配合物均能发出Tb3+的特征荧光,并且不发光的Y3+和Gd3+的掺入使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得到了增强,这可能是由于分子内能量传递的结果。Tb3+受到敏化作用而使荧光增强,但发射峰的位置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在Tb3+的4个发射峰中5D4→7F5(544nm)处的发射峰强度最强,并在此条件下确定了掺杂离子的最佳掺入量,当Tb3+∶Y3+=0.5∶0.5,Tb3+∶Gd3+=0.3∶0.7时Tb(1-x)LnxBTC.0.5H2O(Ln=Y,Gd)的荧光强度最强。同时发现在最佳掺入量条件下Gd3+对Tb3+的敏化程度大于Y3+对Tb3+的敏化程度。
宋会花杨芳王继业石士考
关键词:均苯三甲酸配合物荧光光谱
铕(钆、钇)-均苯三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08年
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稀土掺杂的均苯三甲酸铕系列发光配合物Eu1-xLnxBTC.0.5H2O(Ln=Gd,Y;x=0,0.1,0.3,0.5,0.7,0.9),通过元素分析及化学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Gd3+,Y3+对发光的Eu3+均有荧光增敏作用,且Y3+的作用强于Gd3+.当n(Ln3+)∶n(Eu3+)=7∶3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在593 nm处Eu0.3Gd0.7BTC.0.5H2O和Eu0.3Y0.7BTC.0.5H2O的荧光强度分别为纯铕配合物的1.62和1.96倍.
杨芳宋会花王继业石士考
关键词:均苯三甲酸配合物荧光光谱
共沉淀法合成Sm^(3+)掺杂的Sr_2CeO_4的荧光光谱被引量:12
2005年
以(NH4)2C2O4为沉淀剂,用Sr,Ce和Sm的硝酸盐为反应物,制备了Sr2CeO4:Sm的前驱体。将此前驱体烧结后,得到了Sm掺杂的Sr2CeO4白色荧光材料。其荧光光谱强度与烧结温度和Sm3+的掺杂浓度密切相关,当烧结温度为1 050℃以及Sm3+的掺杂浓度为1 mol%时,峰值为470 nm的宽带以及Sm3+在608和654 nm的线谱发射最强。同直接在高温固相反应下得到的样品进行比较,其发射光谱强度大大提高。
石士考栗俊敏周济
关键词:共沉淀法SR2CEO4SM^3+荧光光谱
稀土Gd^(3+)的掺杂对Sr_2CeO_4∶Eu中Eu^(3+)发光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了Gd3+和Eu3+共掺杂的Sr2CeO4荧光体.当Eu3+浓度较小(掺杂浓度为2%)时,Gd3+离子对Sr2CeO4的蓝带发射及附着在其上面的Eu3+的特征跃迁起猝灭作用;而当Eu3+的浓度较高(掺杂浓度为8%)时,Gd3+离子对Sr2CeO4的蓝带发射及附着在其上面的Eu3+的特征跃迁起敏化作用,尤其是当Gd3+离子的掺杂浓度为3%时,Eu3+的5D0-7F2跃迁发射(615nm)增强为原来的132%.
石士考周济栗俊敏
关键词:发光
对羧基苯基膦酸的合成
2009年
以对氨基苯甲酸、亚硝酸钠、浓硫酸为原料,经重氮化、桑德迈耶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收率8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证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
李雅张彦韩士田石士考钟少雄张建川
关键词:发光材料
四苯基卟啉在改性磷酸锆层间的插入及荧光增强被引量:7
2007年
近年来.出于节约一次性能源的考虑.人们已经加大对太阳能等天然资源的利用.致力于模拟天然光合作用的研究.而光合作用中的捕光复合物又称为光子天线。光子天线中往往存在一种或几种猝灭剂.猝灭剂吸收光子后产生激发态的能量可以在不同分子或者同一分子的不同生色团之间转移.转移出能量的一方为能量给体.另一方为能量受体。为了使给体与受体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能量传递.并使得光子天线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将生色团插入到一种层状结构的载体中.这种载体为表面活性剂一磷酸锆自组装层状物。
石士考刘颖韩士田周济
关键词:四苯基卟啉荧光
4-碘-2-甲基苯甲酸的新合成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设计了一种合成4-碘-2-甲基苯甲酸的新方法,合成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确证。
张彦张建川韩士田钟少雄
均苯三甲酸Eu-Tb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以H3BTC为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均苯三甲酸Eu-Tb系列发光配合物Eu1-xTbxBTC.nH2O(H3BTC=1,3,5-均苯三甲酸,x=0,0.1,0.3,0.5,0.7,0.9,1.0;n=0,0.5),通过化学分析及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并就其荧光强度与两种稀土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该系列配合物(除纯均苯三甲酸Tb外)均发出Eu离子的特征荧光,而荧光强度随着Eu和Tb离子的不同发生了明显变化,发射峰位置基本不变;(2)系列配合物中Tb对Eu的荧光强度有敏化作用,Eu对Tb的荧光强度有猝灭作用;同时Eu离子的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强度较强,且均劈裂为两个峰(587,593 nm)及(611.2,618 nm),这是由于Eu离子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所引起的。
王继业高元哲王涛
关键词:均苯三甲酸荧光光谱
基于3,4-吡啶二羧酸配体的钆(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质(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pyridine-3,4-dicarboxylic acid(pydcH2),4,4'-bipyridine and GdCl3.6H2O yield a novel gadolinium coordination polymer {[Gd2(pydc)2(μ3-OH)2(H2O)2].H2O}n(1).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thermal analysis,IR spectr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analysis.The crystal of the Gd(Ⅲ) complex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1 with:a=0.796 25(16) nm,b=0.944 46(19) nm,c=1.262 1(3) nm,α=76.50(3)°,β=84.95(3)°,γ=83.04(3)°,Z=2,V=0.914 4(3) nm3,Dc=2.669 g.cm-1,μ=7.269 mm-1,F(000)=692,and R1=0.033 3,wR2=0.062 3.The crystal structure revealed that compound 1 has a 2D layer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1D Gd-O-Gd double chain,an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result in the former of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CCDC:669079.
李亚娟梁青宋会花贾密英石士考张建军
关键词:水热合成晶体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