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613-01-02)

作品数:2 被引量:68H指数:2
相关作者:施立志吴海波吴河勇林铁锋王始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油气运移特征
  • 1篇油水
  • 1篇油水界面
  • 1篇运移
  • 1篇运移特征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储层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盆地
  • 1篇流体
  • 1篇流体势
  • 1篇构造油藏
  • 1篇古流体
  • 1篇古流体势
  • 1篇扶杨油层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篇王卓卓
  • 1篇童英
  • 1篇王始波
  • 1篇林景晔
  • 1篇林铁锋
  • 1篇吴河勇
  • 1篇吴海波
  • 1篇施立志
  • 1篇王新江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庆长垣砂岩储层构造油藏油水界面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大庆长垣构造上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藏是砂岩储层背斜构造油藏,油藏东、西两翼的油水界面深度不一致,过去有水动力及地应力等许多种地质成因解释。利用构造油气成藏重力分异的物理学原理,根据毛管力与浮力平衡理论推导出能够刻画油水界面分布规律的毛—浮方程,指出油藏内任意位置的油水界面深度是由该处储层的孔隙结构,即由排替压力所对应的孔隙半径(rd)大小决定的。rd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由于储层非均质(岩性因素)存在,一般背斜构造油藏的油水过渡带(段)表面(油水界面)是波状起伏、厚度有变化的锥柱形。
林景晔童英王新江
关键词:油水界面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特征被引量:38
2007年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扶杨油层从嫩江组沉积末到现今的古流体势,并以明水组沉积末期为例,对流体势分布特征及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进行了分析。以古流体势的分布为主要依据,综合生烃和排烃、输导体展布及盖层、圈闭发育特点等因素,预测出了扶杨油层的有利含油气区带。
施立志吴河勇林铁锋吴海波王始波王卓卓
关键词: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油气运移古流体势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