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64)

作品数:24 被引量:575H指数:14
相关作者:强胜马波魏守辉李儒海韦继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杂草
  • 5篇稻田
  • 5篇除草
  • 4篇杂草种子
  • 4篇种子
  • 4篇草种
  • 3篇杂草群落
  • 3篇杂草种子库
  • 3篇水稻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马唐
  • 3篇草群
  • 2篇稻田杂草
  • 2篇稻鸭共作
  • 2篇多样性
  • 2篇叶绿
  • 2篇生防菌
  • 2篇施肥
  • 2篇通径

机构

  • 2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4篇强胜
  • 5篇魏守辉
  • 5篇马波
  • 5篇李儒海
  • 4篇韦继光
  • 3篇姜述君
  • 2篇孙明珠
  • 2篇潘根兴
  • 2篇王开金
  • 2篇李扬汉
  • 2篇朱晶晶
  • 2篇宋小玲
  • 2篇左然玲
  • 1篇胡金良
  • 1篇张成群
  • 1篇朱云枝
  • 1篇王凤良
  • 1篇王庆亚
  • 1篇金银根
  • 1篇邱多生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草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6
2005年
为明确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玉米小麦(MW )、大豆小麦(SW)轮作和原水稻小麦(RW)轮作方式下杂草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作物轮作显著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行玉米小麦或大豆小麦轮作2年后,杂草种子库密度分别比稻麦轮作降低2 7 16 %、4 4 4 4 %。在原水稻 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主要杂草为陌上菜、异型莎草、草、水苋菜、千金子等。玉米 小麦轮作使种子库中马唐、碎米莎草、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鸭舌草、水苋菜、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下降。而在大豆 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通泉草、马唐、鳢肠、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玉米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大豆 小麦轮作和水稻 小麦轮作,玉米 小麦与大豆 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作物轮作影响杂草种子库密度和种类组成的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压。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
关键词:作物轮作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轮作制水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被引量:67
2008年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群落的变化规律,于2006年10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a后对水稻-油菜轮作制水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试验区共记录到杂草11种,隶属于6个科。其中,节节菜(Rotala indica)、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等4种杂草在所有施肥处理区发生密度较大。莎草科杂草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只在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出现,而球穗扁莎(Pycreus globosus)和萤蔺(Scirpus juncoides)仅在不施肥区出现。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全年秸秆区的物种丰富度(7.3种)最小,不施肥区(10.7种)最大;不施肥区、常规区、秋季秸秆区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区;不施肥区和常规区Simpson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区;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Whittaker指数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猪粪对杂草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的影响最显著,化肥配施油菜秸秆和化肥配施油菜水稻秸秆次之,而纯施氮肥和化肥配施水稻秸秆的影响较小。S rense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结果也得到相似的结论。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平衡施用N、P、K肥)、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夏季、秋季和全年秸秆处理均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的组成,改变某些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从而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
李儒海强胜邱多生储秋华潘根兴
关键词:长期施肥杂草群落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被引量:67
2005年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中。耕作方式影响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从而间接影响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作物轮作使杂草的生存环境趋于多样化,能够限制某些对单一种植系统有着良好适应性的杂草种类的生长,作物轮作对杂草种子库种类组成和丰富度的影响要大于耕作方式;杂草管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田间杂草的结实,从而减小杂草种子库的规模。随着人们对除草剂使用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基于生态规律的杂草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了杂草种子库今后的一些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
关键词:杂草种子库耕作制度作物轮作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0
2006年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杂草中,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种群数量降低较快,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次之,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最慢。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性与稻鸭共作前相比逐年降低。说明稻鸭共作改变了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随着稻鸭共作的连年进行,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逐渐上升,4年后达99%以上。稻鸭共作是稻田替代化学除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陈建卫吴建强谢桐洲沈晓昆
关键词:稻鸭共作种群动态物种多样性
画眉草弯孢霉菌除草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测定被引量:15
2006年
为了分离鉴定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生防菌画眉草弯孢霉Curvularia eragrostidis菌株QZ-2000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评价该物质是否具有作为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利用生物测定为导向的色谱分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该菌分泌的毒素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利用种子萌发、胚根和芽生长的抑制及离体叶片针刺法测定了该毒素对马唐的毒害作用,并测定了毒素的专化性及毒素对马唐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桔黄色晶体,熔程为225~227℃,经质谱和NMR数据分析确定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0O5,并确定为长孺孢素(helminthosporin)。该毒素在150μg/mL浓度下,对马唐胚根生长抑制率达44.59%;当毒素浓度达到200μg/mL时,叶绿素含量下降18.41%;在500μg/mL浓度下,毒素对供试的23种杂草产生的毒害程度不同,其中小藜对毒素最为敏感,其次为马唐、篇蓄、茼草、藜和日本看麦娘等恶性杂草。在供试的5种作物中大豆、棉花和番茄对毒素不敏感,但玉米和小麦则较为敏感。上述结果表明,长孺孢素作为大豆和棉花田苗后生物源除草剂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姜述君强胜朱云枝
关键词:抗生素马唐除草活性
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4
2003年
经连续 5年对江苏省主棉区水旱轮作及旱连作两种种植制度下的棉田杂草种群密度及草害优势度级数进行定田调查 ,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统计分析 ,研究了棉田杂草群落演替趋势及草害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制度与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和草害发生程度紧密相关。在水旱轮作棉田中 ,随着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种植年数的增加 ,喜湿性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等优势度值逐渐减少 ,喜旱性杂草马唐 (Digitariasanguinalis)等优势度值逐渐提高 ,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旱连作棉田以喜旱性杂草为主 ,发生量较大 ,草害较重 ,年际间杂草群落变化较小。另外 ,水旱轮作和旱连作棉田之间的杂草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差异显著。
强胜沈俊明张成群邵耕耘胡金良王凤良
关键词:演替
江苏省不同稻麦连作区野燕麦群体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用动态聚类法比较分析江苏省不同稻麦连作区26个样点上的麦田不同野燕麦群体的株形特征,并用石蜡切片法解剖观察其颖果的结构。结果显示:江苏省稻麦连作区麦田野燕麦种群可划分为3个聚类群体,即白稃野燕麦群体、黄(褐)稃野燕麦群体和紫稃野燕麦群体。前两个群体的特征与陕西、新疆旱旱连作区麦田野燕麦群体的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紫稃野燕麦群体是在水旱连作区新出现的适应性群体;3种群体的野燕麦穗部和颖花的性状特征及颖果的形态结构(果毛颜色、角质层与子实皮厚度、淀粉充实度和胚乳细胞内空隙大小)均不同;野燕麦群体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pH值及土壤水分含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
金银根强胜王庆亚李扬汉
关键词:野燕麦多样性防除策略
综观以化学除草剂为主体的稻田杂草防治技术体系被引量:53
2004年
根据中国稻田杂草发生、分布特点和秧田、直播田、移栽田、抛栽稻田等不同水稻栽培环节或栽培措施 ,综述了以相应的化学除草剂种类、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以及田间管理措施形成的化除技术体系 ,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稻田除草剂新品种。
强胜马波
关键词:稻田杂草化学防除除草剂
稻作区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关系被引量:12
2007年
选择典型稻作区,对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并与田埂、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的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自然条件下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土壤杂草种子库及其他生境杂草群落间的相互关系。有14科21种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输入稻田,这些杂草种子主要隶属禾本科、报春花科、藜科、蓼科等。土壤杂草种子库中共检出19科41种杂草种子,含有所有其他生境中杂草的种子。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田埂上、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种子库的杂草群落间相似性较高,Sorensen指数均在0.5以上。
左然玲强胜李儒海
关键词:杂草种子
江苏麦田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江苏150个样点麦田草害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江苏省麦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江苏麦田杂草发生、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地带性气候+土壤性质因素。将150个样点划分为5个聚类群,即江南稻茬麦田、宁镇扬丘陵旱茬麦田、沿海旱茬麦田、徐淮旱茬麦田和沿江及苏北稻茬麦田聚类群,根据综合草害指数和发生频率明确了各聚类群相应的优势杂草,并就该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王开金强胜
关键词:生态因素主成分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